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4日 · 經濟. 財經快訊. 四大內銀跌至7厘息 撈底時機到? 專家:瞌埋眼長揸呢兩隻股. 撰文:姚卓然. 出版: 2021-07-14 19:30 更新:2021-07-15 14:16. 為進一步刺激實體經濟,中央再要求內銀讓利,加上市場擔憂中國債務問題,令一眾內銀已跌至多個月低位,惟四大內銀的股息率已超過7厘。 目前是否撈底機會呢?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推出降費措施,涵蓋銀行賬戶服務、人民幣結算、電子銀行、銀行卡刷卡、支付賬戶服務等5方面,將於今年9月30日起正式實施。 人行等機構在對近5萬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進行調研的基礎上,提出12項降費措施。

  2. 2021年4月16日 · 財經快訊. 沈嘉偉成功私有化I.T(999) 公司4月30日撇銷上市地位. 撰文:黃祐樺. 出版: 2021-04-16 19:35 更新:2021-04-16 19:37. 26. I.T(0999)今日(16日)舉行股東會就私有化方案表決,若獲通過便會結束其16年上市地位。 聯同私募基金CVC提出私有化的創辦人兼大股東沈嘉偉,亦親自到場督師。 當在場一眾記者問及會場內情況,沈嘉偉保持一貫低調作風,僅表示多謝大家支持,希望順利,不過都等緊結果。 最終I.T的私有代方案獲大比數通過。 於計劃會議上,贊成無利害關係股東親自或通過委任代表在計劃會議上表決的生效計劃股份數目為246,774,879股或99.99189%,反對為20,015股或0.00811%。

  3. 2020年3月27日 · 本港最出名的ETF莫過於盈富基金每手500股股價大約是當日恒指點數除以1,000總資產淨值1年跟蹤偏離度約0.1%基金更會每半年派發一次股息。 以3月26日收市為例,恒指收報23352點,盈富基金便報23.6元,成交額16.64億元。 玩法與盈富基金大不同. 另一邊廂,市場上也有基金發行商發行一些涉及槓桿,甚至是逆向的ETF,追蹤不指同指數表現,包括恒生指數、國企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指數等,槓桿倍數介乎1至2倍。 例如近日熱炒的7500,便是其中一隻逆向ETF,價格與恒生指數表現成反向,涉及2倍槓桿。 舉例說,3月18日恒指收市跌971點,跌幅為4.18%;當日FI二南方恒指(7500)收報9.62元,升9.3%,升幅大約是恒指跌幅的2倍。

  4. 2024年3月8日 · 東瀛遊盈喜股價急升逾13% 料去年轉賺逾7000萬元|港股異動. 撰文:黃文琪. 出版: 2024-03-08 09:56 更新:2024-03-08 09:56. 3. 東瀛遊 (6882) 發盈喜,預期去年虧轉盈,收入急升6倍。 東瀛遊股價升逾13%報0.67元早段高見0.71元。 東瀛遊預期,去年將錄得純利約7,170萬元,而2022年虧損約7,430萬元;收入為13.66億元,按年升約5.95倍。 東瀛遊指,業績扭虧為盈主因去年收益的大幅增長,旅遊業從疫情的負面影響中重大復甦,令集團旅遊相關業務及酒店業務出現大幅反彈。 東瀛遊又指,隨著香港解除檢疫隔離措施以及考慮到近年來積壓的旅遊需求,香港的出境遊市場自2022年年底開始再次變得活躍起來。

  5. 2024年2月23日 · 1. 濰柴動力 (2338.HK) 於昨日以15.4港元收市,全日上升 0.86 港元或5.91%。 集團過去5年的平均Beta值為1.07,系統性風險高於大市。 52周最高位曾見15.42 港元,而最低位則曾見 9.36港元,股價於過去52周累計上升14.67%,由年初至今計算,股價表現跑輸標普500指數9.49%,以現價15.4港元計,濰柴動力的股價較 50 天線高出 14.2%,另外,現價亦較 200 天線高出28.94%,股價或會先行作出整固後,再進一步上升。 集團之前 5 年的年複合盈利為倒退 15.87%,不過,隨著內地經濟回復增長,往後的 5 年的年複合盈利增長率會轉為 3.08%。

  6. 2023年11月29日 · 財經快訊. 港股連跌4日累挫逾900點 再失萬七關 美團績後瀉12% 撰文:張偉倫. 出版: 2023-11-29 16:45 更新:2023-11-29 16:45. 12. 美國股市於周二(28日)重拾升勢,三大指數升幅介乎0.1%至0.3%。 亞太區股市今日(29日)早段偏軟,其中日股跌44點,韓股亦輕微下跌。 商品市場方面,油價及金價於亞洲交易時段均上揚。 匯市方面,美匯指數向下,歐元及英鎊兌美元均上揚,美元兌日圓及韓圜更分別貶值近0.5%。 【16:44】 港股延續上日高開低收之勢,連跌第4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逾900點,更跌穿17000點。 於周二(28日)已公布第3季業績的美團(3690),今日成為投資者沽貨對象,全日瀉12.2%,股價只能險守90元。

  7. 2021年7月27日 · 這股太空熱亦傳到港股說的是今年4月剛易主的香港航天科技1725),由於具航天太空概念公司股價在短短三個月內由2元水平一度升空至高見50元升幅接近25倍! 香港航天科技知名度未算很高,但成功引入多名政商界名人加入董事會,包括行會成員兼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數碼港董事局主席林家禮等,大股東幕後還找來院士級人物撐場。 在見到火箭升上太空前,公司股價率先如火箭般升空,背後動力又是什麼? 香港航天科技原稱恒達科技,原來業務欠缺想像空間,主要從事電子製造服務,涉組裝及生產印刷電路板組裝及全裝配電子產品。 到了今年4月,恒達科技賣盤予文壹川後,公司改名做香港航天科技,擺明車馬轉型發展近日熱爆的太空業務,其中衛星業務最貼近太空,其餘業務則屬智慧城市、大數據等「貼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