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9日 · 香港大學校委會校政風波持續。 昨校委會會議突然審議並通過多個副校長人事變動,包括6個「暫任(Interim)」副校長的新安排,當中較觸目是增設兩個新副校長職位,分別主理健康、商業範疇,由現時醫學院長劉澤星、經管學院長蔡洪濱暫任,新頭銜分別為「Vice-President (Health)」和「Vice-President (Business)」,即時生效。 據港大校委會會議資料,昨人力資源政策委員會(HRPC)向校委口頭匯報後,校委會通過多個副校長人事變動安排。 新加入港大管理層的包括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田之楠,他會暫任行政及財務副校長,副校長(學術發展)由工程學者顏慶雲暫任;現任副校長(學術發展)的宮鵬則調為副校長(環球事務)。 新的港大首副校長,將由化學系講座教授任詠華擔任。

    • 公眾的傷健共融意識非常高
    • 推動立法 規定提供「合理遷就」
    • 傷健共融步伐和進程有待改進
    • 平機會致力移除殘疾人士的障礙
    • 官商民通力合作 建構傷健共融香港

    毫無疑問,在政府、社福機構、自助組織和其他機構包括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的推廣下,近年社會對殘疾人士權益的關注提高了不少。今年8至9月在東京舉行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更成了催化劑,市民透過電視熒幕看到殘疾運動員展現出頑強意志,克服自身限制、戰勝逆境,無不被打動和感到鼓舞。 今年11月平機會公布的《平等機會意識公眾意見調查2021報告》結果便顯示,公眾的傷健共融意識非常高。在1501名受訪市民中,有相當高的比例(68%)知道現時有法例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在工作方面,76.4%的受訪市民認為在同等工作要求下,殘疾與非殘疾員工應得到相同的工資及待遇。至於教育方面,近六成(58.9%)認為殘疾學生入讀主流學校較特殊學校更為理想。另外,61.2%受訪市民不介意在自己屋苑附近設立精神病康復者中途宿舍。

    對於未來有關平等機會的工作範疇,最多公眾認為非常或頗重要的項目是推動修訂法例,明確規定要為殘疾人士提供合理遷就或便利(註),達92.5%之高。這明確顯示公眾對於修訂法例有強烈的共識,認同應透過法例來保障殘疾人士的權益。 事實上,平機會在2016年向政府提交的《歧視條例檢討意見書》中,已將此列為優先處理的法例修訂建議。究竟什麼是「合理遷就」呢?根據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第2條,「合理遷就」的定義是:「根據具體需要,在不造成過度或不當負擔的情况下,進行必要和適當的修改和調整,以確保殘疾人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享有或行使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殘疾人權利公約》第5(3)條亦訂明,「為促進平等和消除歧視,締約國應當採取一切適當步驟,確保提供合理遷就」。 「合理遷就」沒有既定模式,要因應個別殘疾人士...

    鑑於以上公眾的意見,平機會希望政府能切實考慮修訂有關法例。事實上,香港在傷健共融的步伐和進程還有待改進,仍需各方努力。根據統計處的《2013年香港殘疾人士貧窮情况報告》,介乎18至64歲的適齡工作殘疾人士達17.99萬人,但從事經濟活動的比例只有39.1%,較整體人口的比例(72.8%)低得多。殘疾人士的就業問題一直嚴峻,即使是高學歷的殘疾人士求職時亦面對不少困難,有些更被迫接受低技術低薪酬的工作。 在暢通易達方面,香港不少舊建築物均缺乏無障礙設施。根據目前法例,建於1997年前的樓宇不須強制設有無障礙設施,亦因此令殘疾人士的活動受到限制,不能暢通無阻地前往每一個公共空間,享用各種設施。香港復康會最近公布「殘疾人士社會參與和共融研究調查」結果,受訪的殘疾人士認為香港社會的無障礙設施仍有待改善...

    平機會非常關注殘疾人士面對的障礙。我們認為,殘疾人士享有平等權利獨立生活、充分參與生活各個領域,在無障礙的情况下進出建築物、使用道路、交通工具、各種公共設施及服務,還有接收資訊。無障礙環境是殘疾人士接受教育、工作以至參與社會的先決條件。 多年來平機會透過各方面的工作,致力移除殘疾人士的障礙,促進他們的平等機會。我們進行調查、介入調停、安排各方協商,促成屋邨的街市出入口安裝斜道、聾人居住的公屋單位安裝火警閃燈,還有港鐵放寬每班列車只向一名使用輪椅的乘客提供活動摺板協助上落列車的規定,改為可向兩名同行的輪椅乘客提供活動摺板協助,讓他們可一起乘搭同一班港鐵列車。此外,我們製作無障礙航空指引,又進行無障礙的士服務的研究。 對於改善舊建築物的無障礙情况,平機會建議政府考慮立法,規定所有1997年前建成...

    當然,殘疾人士面對的障礙並不止環境的障礙。香港復康會的調查便顯示,受訪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在使用社區設施和參與社區活動時,感到不受歡迎、遇到不友善對待,其中有27.2%更表示因為殘疾而感到被高度歧視。調查發現,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社會參與度不高,自覺被社會邊緣化,對社區歸屬感低。 誠然,要改變社會的觀念和態度,建設無障礙環境,讓殘疾人士平等參與社會,須靠不同界別群策群力,以及多管齊下的措施。除了政府制定政策、加強法例的保障,還需社福機構、自助組織提供到位服務和社區教育,以及企業採納多元共融政策,僱用更多殘疾員工。只有官商民通力合作,才能建構真正傷健共融的香港。 註:自2015年起,《殘疾歧視條例》內的「遷就」已修訂為「便利」

  2. 2021年4月18日 · 1. 華麗杜鵑為半常綠灌木,高可達3米,花呈紫紅、粉紅至淡粉紅色,花瓣帶紫紅色斑點。 華麗杜鵑的花會在新葉長出前綻放,花序只有一朵花,其幼枝、葉、葉柄、花梗、花萼及果實均密被鏽色毛。 2. 紅杜鵑是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分枝較多。 紅杜鵑的花呈鮮紅色,花瓣帶暗紅斑點,其小枝、葉柄、花梗及花萼都密被棕褐色的扁平糙伏毛。 3. 南華杜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 南華杜鵑的花初時呈粉紅至玫瑰紅色,逐漸轉淡為白色至粉紅色,花瓣帶黃色至粉紅色的斑點。 而經常強烈反捲的葉緣,以及初時被灰色或淺黃褐色薄層毛被的葉背,都是南華杜鵑的形態辨認特徵。 4. 毛葉杜鵑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多分枝。 毛葉杜鵑的花呈白色至淡粉紅色,花瓣帶黃色斑點,是全部原生杜鵑花中最大及最芳香的杜鵑花。

  3. 2024年4月16日 · 原告為死者黎紹康的遺產管理人何燕惠,被告分別為外科專科醫生劉邦茂和前稱「尚正外科手術及內窺鏡中心有限公司」的天行外科有限公司。 入稟狀指,死者於2021年6月10日死亡,原告認為是由兩被告的疏忽或違反違反照顧責任及或違反隱含的契约條款導致,故入稟追討賠償。 翻查報道,死者生前因胃氣問題而求診,被診斷患胃痛、打嗝及排便不規律,並於6月10日接受食道胃十二指腸及大腸內視鏡檢查。 家屬同日接獲通知,死者於檢查期間休克,經搶救後送院,同日不治。 死者妻子曾召開記者會質疑事件或涉醫療失當,並已向醫委會及護士管理局投訴。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法庭.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4. 2024年4月30日 · 「屠龍小隊」隊長、已認罪的黃振強任控方證人作供,他指本來打算在某次行動使用另一涉案同謀吳智鴻所給予的手槍,但後來吳智鴻和黃討論使用炸藥和槍殺害警員的大計劃時,吳智鴻叫「屠龍小隊」屆時負責「引警方出嚟」,並提醒小隊於同年11月24日前不要用槍。 被問到這日子是否有特別意思,黃表示記得當日是區議會選舉。 7名被告張俊富、張銘裕、嚴文謙、李家田、賴振邦、許湛榮及劉佩凝,否認「串謀犯對訂明標的之爆炸」等罪。 黃振強作供指,於2019年11月16日,張銘裕和李家田隨涉案被捕者吳智鴻去西貢試槍和彈藥,吳把一支槍給予李家田。 翌日黃與屠龍小隊成員開會,聽取兩人匯報試槍情形,並商討如何處理該槍,黃叮囑李家田收妥那把槍。 黃解釋Telegram對話用語,例如「啪狗」指攻擊或射殺警察,「眼鏡」是槍的代稱。

  5. 2024年2月22日 · 本港不同地區櫻花陸續盛放,位於沙田城門河畔的安景街公園,福爾摩沙和染井吉野櫻花綻放,花瓣隨風飄動。 馬鞍山恆明街休憩處的河津櫻似已花開至尾聲,昨(21日)尚有一棵河津櫻樹開花。 明報電子平台組記者以短片展示兩處櫻花美態,供讀者欣賞。 (拍攝及剪接:黃子希) 康文署賞花(櫻花)最新情報. 其他短片賞櫻: 東涌櫻花|機場櫻花園蝶舞花間. 相關字詞﹕ 賞櫻 櫻花 編輯推介 熱門HOTPICK.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本港不同地區櫻花陸續盛放,位於沙田城門河畔的安景街公園,福爾摩沙和染井吉野櫻花綻放,花瓣隨風飄動。 馬鞍山恆明街休憩處的河津櫻似已花開至尾聲,昨(21日)尚有一棵河津櫻樹開花。

  6. 2020年9月25日 · 可惜本地傳統燈籠紮作行業式微,面對大量從內地入口的燈籠,歐陽秉志堅持人手做的傳統燈籠獨一無二,與外面一式一樣的燈籠相比,傳統燈籠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