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6日 · 一,用一頁筆記,管理職場所有專案與雜事. 我會建立「一頁筆記( Page )」,就在這一頁筆記中,延伸多個層次,來管理所有職場上的事情。 為什麼所有職場上的事情,都從「一頁筆記」開始延伸管理,而不是一開始根據專案分成多頁筆記呢? 我的想法如下: 雖然職場上的專案、任務非常多, 但既然都是「同一個公司內」的工作,彼此也會有相關。 做為一個工作者來說,要安排的就是公司內「所有工作」的流程與時程, 所以應該統一管理,並且可以排程。 應該有一個自己在職場上的總目標 ,然後才延伸出各種專案、任務。 所以,我先在 Notion 建立一個[ New Page ],然後在這頁筆記中,把這個年度,職場上的 目標願景、關鍵成果 ,用簡單的筆記功能列舉出來。 二,不同類型專案,用不同資料庫管理.

  2. 2017年5月5日 · 酷音輸入法的選字、詞庫與標點符號使用技巧教學. 作者: Esor Huang 5月 05, 2017. 我以前有陣子很喜歡研究輸入法的工具,那時候在手機上還比較了好幾款注音輸入法的優缺點,像是: 讓 Google注音輸入法 成為最高效率中文輸入法10個必學技巧. IQQI快注音 2.0 與 超注音, Android 智能注音輸入法比較. 免費中文語音輸入法實測:訊飛, Swype, Google 語音輸入誰好用. 而最近因為重新在電腦中安裝了 「新酷音輸入法」最新 1.0 RC 版本 ,用著順手之際,也紀錄了自己使用上的幾個用得到的設定與技巧,雖不是新聞,但或許剛開始想試用新酷音輸入法的朋友不一定有時間研究,我便將其分享出來給大家參考。

    • Marc Cucurella1
    • Marc Cucurella2
    • Marc Cucurella3
    • Marc Cucurella4
  3. 2017年3月13日 · 四大流程深入淺出,從利用雜事收集,把自己的腦袋清空並且釋放壓力,再到行動清單,如何利用行動創造價值而非瞎忙,更進一步使用進攻行事曆,讓自己有全盤掌握的信心,最後使用覆盤系統讓自己不斷優化,並且保持衝刺的節奏。 整個系統聽來 一氣呵成 ,卻又 深入淺出 ,真的人躍躍欲試。 在課程後半段的分享時間,我告訴大家,下週的某一天我的行動清單的1是要好好睡滿八小時,我不再覺得是浪費時間,因為我知道這對我有幫助,是我自己決定,要專注完成,而且有立即成效的事情,希望我有理解課程的精髓,而且也正視自己的需求與價值。 雖然老師自謙短期間沒有成為職業講師的打算,不過有很多教學方法值得效法。

  4. 2022年11月25日 · 開啟時鐘內建的番茄鐘工作法模式. 讓我們先在 Windows 內建的應用程式中搜尋「時鐘」,打開這個內建工具。 如果有更新到正確版本後,就能在「時鐘」裡看到這個「專注工作階段」的分頁。 在「專注工作模式」鬧鐘裡,可以設定 15 分鐘、 30 分鐘、 一個小時等等不同的專注時間,按下計時,就會幫助我們進入專注提醒模式。 如果設定的專注時間很長,還會自動幫我們進行休息時間的規劃。 我們還可以在「每日進度」中,設定每天想要達到的專注時間總長度 ,搭配上述的專注計時功能,可以讓我們追蹤每一天的工作時間利用。 在專注計時器的右上方有一個「彈出置頂」按鈕 ,點擊後,可以把計時器常駐在桌面最上方,這樣我在使用其他軟體工作時,也能隨時看到目前要保持專注時間的提示。

  5. 2017年6月25日 · 1. 中華語文知識庫:兩岸差異詞典. 在「中華語文知識庫:兩岸差異辭典」裡,透過兩岸學者專家的共同收集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台灣與大陸差異用語,並且每個詞條都有兩岸對比的解釋。 在詞典中,以文字「主題」來分類,例如這是生活用語、科技用語、藝文用語、娛樂用語等,你也可以直接瀏覽來認識兩岸用詞的不同文化。 例如「房車」這個用詞,在台灣通常指的是小台轎車。 但是在大陸的「房車」指的則是大台的可以當臨時住家的露營車。 這樣一個同名詞彙,在台灣與大陸就有完全不同的解釋。 或者當你遇到疑惑的詞彙,也可以利用「兩岸差異用詞辭典」來直接搜尋,把關鍵字丟入搜尋欄,就會找出這個詞彙在台灣與大陸有哪些解釋,這時候「點擊詞彙」,可以看到更詳細說明。 2. 萌典:兩岸詞典.

    • Marc Cucurella1
    • Marc Cucurella2
    • Marc Cucurella3
    • Marc Cucurella4
    • Marc Cucurella5
  6. 2018年2月9日 · 什麼是番茄鐘工作法? 如何實踐? 短時間專注衝刺真的有效嗎? Watch on. 而他們的網站上,提供登陸郵件後,就可 免費下載「 Productivity Planner (生產力計劃表)」紙本範本 的服務。 我自己實際下載嘗試後,認為「 Productivity Planner (生產力計劃表)」主要有兩大特色: 結合番茄鐘,讓你關注任務的累積時間 。 而非只是單純勾選完成。 簡單易用,要事第一 。 幫你把時間投注在最能創造你的價值的事情上。 這兩點都非常符合我的時間管理原則,例如我昨天才寫過「 新年拯救沒時間的第一個推薦練習:時間數據化 」,正是提到優質時間累積的具體工具和技巧。 下面讓我來分享「 Productivity Planner (生產力計劃表)」的填寫心得。

  7. 2016年11月9日 · 這個步驟我結合了「 GTD 」的方法,第一步要先清空大腦,把大腦裡想做的任務、要做的任務都收集起來,變成 Trello 收件匣列表裡的一張一張卡片。 4. 先根據重要與緊急的「直覺」,把事情放入四個象限列表. 收件匣列表裡收集了很多任務後,就開始把任務一一排入後面四個列表中,也就是放入重要與緊急的四個象限。 至於要怎麼放? 我建議第一階段先「根據直覺」來放,什麼是重要? 什麼是緊急? 我相信字面意思大家都懂,所以就根據這個直覺的判準,來把任務放進去。 當然,這樣擺放後,通常還沒有抓住「時間管理四象限」真正的精髓:「要事第一」,所以還需要下一個步驟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