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日 · Ryan認為財務自由以後應該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或事業,有很高的自由度控制個人的時間,例如每年的某個月不需要在寫字樓工作、可以去海外生活一個月,每年都在工作但同時也有退休生活。 相信大家也想知道是次的主角如何以在30歲已經擺脫打工仔生活,成功在30歲前達成財務自由,更擁有逾千萬資產。 要讓個人的財務自由,當然早起步也是非常重要,Ryan早於大學時間已深明此道理,未畢業已有一連串的投資及儲蓄目標。 大學畢業後,他以7年時間透過創業、高儲蓄及穩健股票投資等,向理財目標進發。 剛畢業時,他創業時採用高儲蓄來準備投資的資金,每個月以七成收入用作儲蓄,以這個比例的儲蓄金額,盡早儲得一筆投資金額。 投資要懂基本分析. 投資絕對不可以人云亦云,所以他亦花時間研究企業的前景,認為找到合適的股票便立即入手。

  2. 2020年6月1日 · Ryan Scribner自設網站更會推薦理財產品。 Ryan估計,許多千禧世代認為傳統的財富管理專家已過時,這類諮詢服務所需的費用也較高,因此這類千禧世代較喜歡使用投資應用程式(App)。

  3. 2021年3月4日 · Rain出身基層,16歲已開始工作,其後一直做不同類型的Part-time工作,以支持自己的生活費、學費等。 後來在跨國大型銀行工作,接觸不同的有錢人,這些經歷同時也改變她對人生的想法。 投行的工作忙碌,日日與債券及IPO為伴,Rain漸感生活日復日營營役役,無個人生活可言。 不過尤幸她懂得為自己投資及理財,已經成功達到財務自由,更辭去投行工作,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 Rain於去年開設YouTube頻道 RainIsHere ,分享個人投資及理財經驗,加上外形標緻,在短短不足1年,已有逾7萬人訂閱。 愈早學理財 更能助改變命運. 頻道於去年5月成立,內容由講解何謂股票、甚麼是股票市場等簡單概念,到分享個人理財心得、個人投資組合、分析美股等,配合市況而且亦多元化。 至於為何要開設頻道?

  4. 2024年3月30日 · 美國男子Ryan Hogue現年34歲,是前高級網頁開發人員和兼職教授。 他辭掉這兩份工作,投入經營自家電子商務業務、兼創辦YouTube頻道分享賺取被動收入心得。 如今,Hogue已經掌握十多個被動收入來源,包括多個電商品牌、前述頻道和一間線上學校,每月共帶來約4.9萬美元( 約38.3萬港元 )的 被動收入 ... 開闢了大量被動收入瘋狂賺錢,Hogue從原本對商業一竅不通的IT人,在創業路上學到了很多關於如何創建一間盈利公司的知識... 創造被動收入必須杜絕. 3大誤導性迷思. 對於想像似Hogue般建立成功的副業和被動收入流的朋友,他建議大家需要 停止相信以下三個神話 ,其中一個是「打跛腳不用做」... 你需要大量前期投資. 被動收入 = 不勞而獲. 要請一班人幫你手做.

  5. 2021年9月30日 · 1. 別放棄錢滾錢投資機會. 在37歲退休後,Chris Reining決定不再專注於儲蓄,而是想辦法錢滾錢。 他認為,雖然擁有大量現金可帶來安全感,但更好的是方法是,假設將資金投資於平均年回報率約為10%的股票市場,那麼25,000美元(約19.4萬港元)的資金,30年後就有機會可增長至約40萬美元(約311萬港元)。 他認為,若為了安全感而損失375,000美元(約292萬港元)的潛在回報,年輕退休人士或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月薪1.6萬元滾出千萬身家 龔成分享財務自由致富秘方(一按即睇): 按此 】 2. 發展副業增加被動收入. 專欄作家JP Livingston於28歲退休,離開從事了7年的企業財務工作。

  6. 2021年6月24日 · 科斯托蘭尼最知名的理論是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中提到的「雞蛋理論」,此理論與巴菲特名句「別人恐懼我貪婪」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認為股市不論升跌都是由3個階段組成,分別是修正階段、調整階段及過熱階段。 這3個階段會不斷循環,交易的成功關鍵就是逆向操作。 在股市處於過熱階段,投資者情緒仍亢奮時,應該離場或沽空。 在股市存於調整階段時,保持耐性,待到了跌市末段及下一個升市之初大手入市。 【索羅斯「反其道」投資哲學 大鱷偏向虎山行: 按此 】 雞蛋理論的運作 . 點擊圖片放大. +4. 怎樣去判斷股市處於甚麼階段呢?

  7. 2021年8月30日 · 3歲已開始做Youtuber. 據福布斯去年底公布的數據9歲的Ryan Kaji已連續3年成為全球賺錢最多的YouTuber,單靠YouTube已賺得盈利2,950萬美元(相當於2.3億港元)。 其在YouTube的追蹤者達4,170萬,累計瀏覽量達122億,影響力非同小可。 雖然Ryan Kaji年紀輕輕,只得9歲,但他在3歲時已開始成為玩具KOL,在頻道Ryan's World(前身為Ryan Toys Review)開始拍攝玩具開箱的視頻。 據了解,Ryan在小時候就受到其他玩具評論頻道啟發,並開始模仿這些KOL,他的父母因而開始將此拍成影片,並上載到YouTube。 過了一段時間,內容就不再是Ryan去玩具店買玩具,而是數百家玩具公司都將玩具寄到Ryan家中,想他為產品拍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