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5日 · 本地首屈一指的傳統名校喇沙小學,是許多男生家長心儀的學校,多年來培育了大批人才,「喇沙仔」遍布各行各業。 每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喇沙小學校門外都聚集了遞交申請表的家長,學位競爭激烈,即使父親是校友都未必能入讀。 喇沙小學黎月兒校長分享學校的教學優勢如何教出具良好品德的小紳士。 喇沙小學黎月兒校長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才能。 (湯致遠攝) 九龍城區41校網的喇沙小學創校於1957年,黎月兒校長(Chandni Nair Rakesh)自2016年上任至今6年多,她形容喇沙擁有獨特的傳統及悠久的歷史,具備前瞻性及創新性。 學校有很多適合男生的教學策略,黎校長表示︰. 男生天生比較好動、有競爭心,也愛冒險,我們將這些特質融入在他們的學習經歷中,並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

  2. 2023年7月7日 · 傳統名校喇沙書院校長唐煥星退休喇沙書院法團校董會及校監宣布委任副校長梁浩然出任喇沙書院校長由新學年9月1日起生效。 校方指新任校長梁浩然擁有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的哲學碩士(化學)學位,於1999年加入.

  3. 2015年2月15日 · 1. 一年生產46億粒金莎朱古力. 費列羅集團這個全球甜食巨企是世界第四大朱古力生產商,主打朱古力榛子產品,旗下除了港人熟悉的金莎朱古力(Ferrero Rocher),還有榛子朱古力醬Nutella、Kinder朱古力及Tic Tacs,在全球大受歡迎,集團每年營業額逾90億美元(約698億港元)。 費列羅集團一年所消耗的榛子果仁佔全球產量20%,集團每年生產46億粒金莎朱古力,銷售往全球逾130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每2.5秒就賣出一瓶榛子朱古力醬Nutella,比人類誕生的速度 (每8秒誕生1個人)還要快。 全球每2.5秒就賣出一瓶Nutella榛子朱古力醬。 (相片來源:法新社) 2. 金莎靠榛子醬起家.

  4. 2019年4月30日 · 腹膜本身可以有原發癌,但最常出現的癌症是從大腸、胃、卵巢、闌尾或其他腹部器官轉移至腹膜。 在過去30年,外國針對合適個案,使用手術給合腹腔化療,更成功為部分病人根治癌症。 但近一兩年,香港才開始實行。 看不到的癌細胞 傳統療法難清除. 本港每年大腸癌患者有5000多個,癌細胞轉移去腹膜的比率約為10%。 由於每種癌症患者人數不同,轉移比率也不同,每個腫瘤本身的惡劣性也不同。 他表示:「胰臟癌、卵巢癌、胃癌轉移去腹膜的比例較高。 大腸癌患者較多,腹膜轉移的個案也最多。 其中以胰臟癌最難處理。 本港每年約有1100名胃癌患者,腹膜轉移的比率逾50%;卵巢癌患者的轉移比率約為70%。 梁醫生不諱言,早年為病人開腹,若發現癌細胞轉移,很可能已擴散至整個腹部。

  5. 2017年6月8日 · 前香港中銀集團副執行總裁王仕雄(David)指自己曾經是一名嚴父,自從有了宗教信仰後便學懂如何待人謙卑寬容,無形中亦拉近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他在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所出版的《吾係好爸爸》的訪問文章中提到對子女態度軟化後,他們亦較願意跟自己分享心事, 就像幾年前二兒子失戀,剛好我亦在新加坡,所以便跟他談了一整晚的man-to-man talk。 子女能夠跟父母像朋友相處,實在難能可貴! 以下為訪問原文: 王仕雄(David),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精通英語、普通話、廣東話和閩南話四種語言,前香港中銀集團副執行總裁,光聽職銜便想像到他在職場上剛強的形象。 訪問當天甫見David,本以為正經八百的他,卻笑容滿面,剛與妻子逛完街買完餸,猶如一個溫柔的住家男人,與心中所想事業型男士的強硬形象剛剛相反。

  6. 2019年6月18日 · 安樂死議題具爭議性,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公開影片,採訪了一名長年為病人執行安樂死的比利時醫生。 他在影片開始介紹了瓶裝針劑,稱只要注射至靜脈內,就可令病人1分鐘內無痛離世。 他表示並不認為自己在殺人,而是在減輕病人痛苦。 影片中紀錄了醫生與病人見面情形,其中一名即將接受安樂死的82歲癌症病人就向醫生道謝,感激他讓自己能有尊嚴地離世。 Yves de Locht認為自己是在紓援病人臨終前的痛苦。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BBC在6月14日公佈一段8分多鐘的影片《Euthanasia doctor: ‘I don’t call it killing'》,內容環繞在比利時執行安樂死的醫生Yves de Locht及他的病人訪問。

  7. 2023年12月1日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病毒,影響肺部和呼吸道。 直至目前,RSV是其中一種常見而未有疫苗及針對性藥物的呼吸道感染。 在成年人中,RSV感染通常較輕,但仍然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隨著年齡增長而導致免疫力下降,或同時患有其他長期病,長者有很高的嚴重疾病風險。 RSV會令慢阻肺病、哮喘和慢性心臟衰竭等疾病惡化,並可能導致嚴重的結果,如肺炎、住院和死亡。 每年,RSV感染在高收入國家6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導致超過470,000次的住院及33,000人死亡。 在香港,超過80%因RSV感染而住院的成年患者,有一種或多種併發症,並且在住院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老年人中,它是第二大致命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