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5日 · 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表示,要分辨因睡姿或勞損引起的痛症,可觀察睡醒時或睡醒後的情況,「如果瞓完起身周身痠痛,但到下午至晚上已經無事,就是因睡姿引起的痛症」。 仰睡最好 趴睡較差. 她表示,仰睡是最好的睡姿,因身體重量平均分布在較大面積上,令脊椎能處於自然的位置;側睡亦是較多研究認為是適合的睡姿,但睡覺時或因四肢活動令睡姿變成半趴睡,因而增加腰脊的扭力,對髖關節造成影響,建議愛側睡的人士,可選用較高的枕頭,雙腳微屈曲並在雙腳間夾上枕頭,維持脊椎的自然弧度。

  2. 2022年4月22日 · 專欄. 發佈時間: 2022/04/22. 最近開展了新冠肺炎的遙距視像診症,發現很多患者的症狀都十分接近,大多以喉嚨痛、咳嗽、發燒、流涕為主要的症狀。 根據患者的發病和康復經過,可以分為前驅期,發病期和康復期. 前驅期. 很多患者在前驅期的時候症狀非常輕微,只有輕度的,舌燥,口渴,輕微的鼻塞,少量流涕,覺得體力下降,身體沉重。 在這個時候很多病人完全沒有咳嗽,頭痛,周身骨痛,發燒等症狀,所以他們都不認為自己已經感染,對自己的身體仍然是充滿信心的,繼續慣常活動,而且自我快速測試的結果很多時候為陰性。 在這個時候,很多患者仍然如常生活,接觸不同的人,去不同的地方。

  3. 最新焦點. 【若善健談】 健康專欄. 生活健康. 飲食及運動. 中醫養生. 腫瘤及癌症. 心臟健康. 腸胃保健. 兒科百問. 健康. 以毒攻毒|劇毒砒霜當解藥 醫生「以毒攻毒」救人 反助血癌患者重獲新生. 健康. 遊日注意|千葉縣外海「慢地震」 3天震6次震度僅3級 專家:月內恐現6級地震. 廣告. 健康生活|背部刺痛誤當熱痱 女子求醫證實「生蛇」 揭一個都市人壞習慣惹禍. 膽石偏方︱女子患膽石腹痛難眠 跟偏方連吃2種食物逾月 堅信膽石已排出被指造假|附6大飲食貼士改善膽石. 健康. Healthy Life|每日10次! 2個簡單動作放鬆下腰背+屁股肉 眼睛乾無精神1招提亮雙眼. 健康. 飲食攻略︱熬夜1個月=飲65樽可樂熱量 營養師揭致肥3要素 做足3重點瞓住瘦. 健康.

  4. 2023年5月19日 · 最令人害怕的疾病,莫過於癌症。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Patricia)自小已視「醫生」為她最敬仰的職業,成為醫生的一刻更承諾要貫徹行醫之道,除了為病人提供生理上的治療外,也希望能透過藝術幫患者

  5. 港聞. 發佈時間: 2022/03/09. 確診個案屢創新高,本港醫療系統爆煲,不少輕症患者只能留家隔離「自救」。 有中醫師表示,近來每日平均有近20名確診者求診,患者主要出現發燒、喉嚨痛、鼻塞等症狀,中醫較常用具發汗解表、散風祛濕的藥方,如防風、甘草、生薑等,直言體質好的人士亦會中招,但一般症狀輕微,痊癒較快,一般用藥3日已有好轉。 註冊中醫師林婉珺表示,現時每日為15至20名確診者做視像診症,一般患者症狀包括發熱、頭痛、周身痠痛、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口乾、咳嗽伴痰、精神疲累、胃口欠佳,更有人伴有嘔吐或腹瀉。

  6. 2022年10月19日 · 醫管局會成立神經系統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綜合醫療中心,為需要跨專業支援的患者提供綜合服務。 另建立「不常見疾病資料庫」,促進與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及香港基因組中心交流合作,以及成立中毒控制中心,優化中毒防控和救治工作。 8.推「十年醫院發展計劃」 全力推動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未來五年增加約4,600張病床和約80間手術室。 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會包括「北部都會區」醫院網絡建設。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 立即體驗 】 內容標籤. 治療. 健康問題. 施政報告. 李家超.

  7. 2023年10月2日 · 健康習慣助延壽. Karl提醒隨著年齡增長,應做更多針對靈活性的肌力訓練和體能活動,例如瑜伽、普拉提和太極拳,以盡可能保持關節靈活,每天喝足夠的水以保持水分,並服用補充劑以減少發炎。 另外,專門研究長壽科學的醫生Peter Attia博士表示,每周運動3小時不僅能改善健康,亦可將早逝風險降低一半,「為延長生命和提高生命質量,運動是我們所能做而最未被充分利用的改變」。 他建議將肌力訓練和心血管健康納入日常運動中,攝取足夠蛋白質也很重要, 「你要確保覆蓋所有範圍,這意味要舉重,因為力量是與長壽最相關的特徵之一,還要鍛煉心肺健康。 40歲養成8大習慣 能延壽24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