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3日 · 廣華病人呼吸機甩喉險死 揭醫護做漏儀器接駁程序. 【明報專訊】廣華醫院內科隔離病房一名五旬肺結核男病人,2月初其呼吸機喉管鬆脫卻未被察覺,一度失去意識及無心跳。. 廣華醫院昨公布根源分析報告,確認事主維生指數監察儀器與護士站中央監察系統並 ...

  2. 2024年2月27日 · 蕭毅晃稱,自兩地通關後,來自香港的患者比例急速上升,由原先約1%急增至目前逾20%,當中逾半為65歲或以上長者。 他說,香港患者主要涉及體檢及牙科服務,屬「輕治療」,若有需要會轉介至不同專科如婦科及泌尿外科等跟進。 他認為隨港人北上消費如按摩及「飲飲食食」等趨勢,預計享用醫療服務的港人亦會繼續上升,故醫院預計今年港人患者將增至約30%至40%。 蕭續稱,港人患者尤其長者若沒有定期體檢,有病亦往往較內地患者「拖得更耐」,醫院將更着力發展適合香港患者的治療方案,甚至專為港患者「度身訂做」。 目前醫院已在不同方面做好準備,如醫院處方的藥物會同時備有中英文名稱,有需要時可便利兩地醫生為病患診治。 續增港人醫生 聘粵語職員.

  3. 6 天前 · 【明報文章】上月公布的2024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港大牙醫學科被評為全球第三位,這個驕人成績成為政府「說好香港故事」的例子,特首李家超上周四出席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致辭,稱本港大學多個學科在全球排名首10位,第一個提及的就是牙科。言猶在耳,政府日前發出3000字長文,引用牙管 ...

    • 中醫醫院的運作模式
    • 中西醫的互動模式
    • 中醫未來在公營醫療系統的角色
    • 中醫人力資源及執業考試
    • 中醫專科發展

    2014年,時任行政長官於《施政報告》中提出政府將會興建中醫院,過去幾年政府成立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積極推動中醫醫院發展事宜;並預計於2024年底分階段投入服務,採用公私營合作模式,由政府興建,及後由非政府機構營運。 不過,中醫醫院的運作模式在業界一直備受關注,其中主要涉及3個問題,一是在運作時所使用的治療方法,焦點在於中醫醫院應該是使用純中醫治療,還是中西醫合作治療,如果是中西醫合作應該是何種方式的合作;二是中醫醫院的功能定位,焦點在於中醫醫院應該是一間全功能醫院,還是一間專科醫院,也涉及中醫醫院應該以哪些病種為主要診療方向;三是中醫醫院的人才培訓,包括現階段香港是否具備中醫醫院需要的專業醫療人員及管理人員。

    中醫成為一個專業後,和西醫的互動愈來愈密切。中醫未來在香港整體醫療系統不同層面的醫療服務中,和西醫有怎樣的合作和互動,卻是一重大課題。有醫師認為未來中西醫結合是中醫發展的大勢所趨,但不少中醫師擔心香港未來的中西醫合作模式,會參考中國內地的做法,即中醫院裏同時提供中醫及西醫服務,或者中醫師可以使用西醫的療法,如進行手術及開西藥。 亦有中醫師對內地的中西醫結合經驗持有強烈的批判態度,認為內地中醫院以西醫主導的經驗破壞了中醫的傳統價值,而香港則因為政策限制,反而保持純粹的中醫價值及治療方法。雖然本地大學的中醫課程涵蓋現代生物醫學的知識,但香港現時的醫療法規不允許中醫使用現代醫療儀器及轉介檢驗,中醫師的權限和內地有所不同,故此未來的中西醫合作模式也可能和內地有所不同。

    公共醫療是政府施政的重要部分,市民對公營醫療的需要日益增加,但中醫服務在公共醫療系統裏的比重還是有限。政府在過去10多年內相繼成立18間三方合作教研中心,但診所並非全面獲得政府的資助,且由非牟利組織營運,而非衛生署或醫院管理局管理。故此營運及資助模式經常備受業界人士議論,認為只有公營之名而沒有公營之實,無法如一般公營診所提供全面的資助服務予市民。 業界也相信把中醫納入公營醫療系統,有助紓緩現時醫護人手不足的壓力問題。近年每逢流感高峰期,當公營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就有業界人士聯署,呼籲政府讓中醫加入前線抗治流感的隊伍,更自發組織私營中醫診所延長服務時間,藉此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雖然如此,中醫服務的滲透率仍然偏低,政府雖然呼籲中西醫一同對抗流感,但似乎更多是呼籲私營中醫,而還未有探討中醫應該在...

    中醫人力資源的供求問題以及如何評核專業資格,也是近年備受討論的議題之一。2017年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指出中醫短期內會出現人手過剩,在內地修讀中醫本科課程的本港學生人數也會對中醫人手供應構成潛在影響。上述報告在業界裏引起不少討論,業界人士紛紛對未來中醫人力資源過剩表示擔憂,認為會影響整體中醫行業發展。 過去10年中醫求診率開始放緩,可見私營市場對中醫師的需求,可能已經開始接近飽和,但潛在的中醫師供應卻可能繼續增加。本港難以控制內地30所認可大學的中醫學收生名額,相對容易的方法是從考試評核來調整,成為合資格執業者的門檻。對於如何保障行業健康發展,和怎樣控制供求比例的合理性,是要限制內地收生名額,還是調整執業試的難度以提高入行門檻,業界內出現了不同聲音。再者,內地的中醫制度...

    最後,專科發展是目前業界除了上述議題以外,較為重要的一個議題。雖然仍未在公共政策層面及業界受到廣泛談論,但有醫師已經開始嘗試推動中醫專科化發展。同時,中醫醫院的發展及與西醫的互動,必然會涉及中醫專科發展的討論。中醫目前的分科是否合適,日後進一步專科化應該參考西醫的分科,還是根據中醫特色來分科,都是有爭議的。有中醫師認為專科化發展可以提升中醫師的整體水平,也能提升市民對中醫的認可,但有中醫師認為中醫專科化發展必須非常謹慎,不可以隨便參考西醫現行的分科方法,否則會和中醫的核心精神有衝突。 按照我們的觀察,中醫業界對上述五大議題,眾說紛紜,不同背景中醫師的觀點,在業界內形成了非常明顯的分歧。如果業界不容易形成共識,政府也不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話對象,如此長遠對業界的發展有障礙。究竟中醫業界的主要聲音對...

  4. 2024年1月8日 · 研究團隊指,該成果可作為漸凍人症治療的潛在藥物靶點,目前正在篩選新的候選藥物並測試在細胞和果蠅模型中抑制神經細胞死亡的功效。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中大博士後研究員陳哲凡表示,本次研究針對有致病基因C9ORF72的漸凍人症患者,他們的細胞出現了正常細胞沒有的RNA聚集體,導致轉錄因子YY1蛋白的定位發生改變,進而激活信號通路,令脊柱運動神經元死亡,引致「漸凍人症」。 團隊續指,致病基因C9ORF72佔全球漸凍人症的四至五成,多數集中於歐美地區,本港只有2個病例。 雖然目前並無有效治療方法治癒患者,但研究成果能更好地理解漸凍人症的發病機制,及為開發新候選藥物提供指引,可作為潛在藥物靶點。

  5. 2022年11月21日 ·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醫護流失加劇,政府正研究強制醫護專業人員在公營醫療機構服務一定年期,掀起爭議。伊利沙伯醫院護士A擔心會觸發更多人離職及更少人入行,「護理是一門講心講愛的職業,強迫去愛一件事,非常之係『香港』」,又以低息置業貸款為例,批評管局留人措施藥石亂投。

  6. news.mingpao.com › ins › 熱點news.mingpao.com

    2024年4月8日 · news.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