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1日 · 坐落新邨料2023開學 設STEAM空間 大埔新校擬引芬蘭樣式. [2019.11.11]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大埔醫院北面的大埔第9區,預計2023年有新公屋落成,邨內預留地方興建一間全新資助小學。. 教育局將校舍分配予五旬節聖潔會香港總監督,該會回覆本報稱,新校擬取名 ...

  2. 2016年4月3日 · 10年前代表加拿大政府向鐵路華工道歉並接受這枚6吋長鐵路釘的前總理哈珀,對於鐵路釘如今的去向則拒絕回應。 當年有份推動聯邦政府平反人頭稅的人權律師吳瑤瑤表示,「這枚鐵路釘象徵着我們社區的歷史,而這又與華工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有關。 小說《最後一枚鐵路釘》的作者伯頓 (Pierre Berton)從一個工會手中得到了2枚鐵路釘,而這些道釘是來自太平洋鐵路的最後一段工程。 1885年11月7日,太平洋鐵路最後一段工程完工,在最後一枚鐵路釘被敲進鐵軌時,對鐵路修建作出巨大貢獻的1.5萬華工,卻無一人在鐵路竣工現場。 勞苦功高的華工非但沒有被視為功臣,反而在鐵路竣工的同年,面臨加拿大政府的歧視性稅收。

  3. 2019年5月13日 · 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 學生皆在職 「非為拿證書」. 他稱,對民院能夠重開感到高興,自己亦非常欣賞民院的理念。. 他說,目前教學體制下,傳統的學院已不能夠發揮讓學生純粹追尋知識的初衷,「教學理想都已經走了樣」,最終他選擇提前退休。. 後來 ...

  4. 2021年10月16日 · 【明報專訊】勞福局長羅致光日前提及,將探討鼓勵巿民將強積金一筆過資產轉化成退休後定期領取的年金,他昨再在電台節目解釋,稱要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並不可行,「香港人是不會接受」,目前看不到強制轉換的可能,但不排除社會日後對年金看法有變。 他說退休後會購買年金,稱若可保證每年5%回報,「無理由不參與」,暫時計劃用300萬元購買。 羅致光昨於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澄清,受訪時的言論是年金制度已推行3年,須考慮與強積金銜接,方法包括鼓勵更多人購買、自動轉換或強制,但部分新聞標題只提「強制」,故公眾產生錯覺、以為政府考慮強制轉換。 羅致光強調,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並不可行,目前看不到可能性。 參考新加坡 自動轉年金准拒絕.

  5. 2021年12月9日 · 【明報專訊】回答角色題型時,學生或會發現難以定義持份者角色,建議可從持份者對該議題的立場、看法及行為模式歸納其角色。下文將拆解此題型,並輔以題目例子說明。 資料A 政府於2021年11月3日公布第三針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安排,合資格的免疫力弱病人和較高感染風險者,由11月11日起可 ...

  6. 2017年12月27日 · 昔日新聞. 目錄. 明報 > 新聞 > 要聞. 同區曾發生兇殺自殺案 韓裔男殺妻兒轟動一時. [2017.12.27] 發表 推文. 溫島橡樹灣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兇殺自殺案。 2007年9月,一名韓裔男子Peter Lee被指潛入妻子家中,捅死妻兒岳丈外母後,再自戕身亡。 該宗兇殺自殺案轟動一時,共導致5人死亡,包括只有6歲的男童。 2016年7月,高貴林也發生倫常慘案,一名22歲女子被發現倒斃在Eagleridge Drive一戶住宅中。 警方其後在Buntzen Lake發現年長女疑犯的屍體。 警方相信,該案是一宗謀殺自殺案。 親友稱兩人是母女關係。 近年發生的亞裔家庭倫常慘案包括﹕.

  7. 2019年10月1日 · 故事講述李心潔飾演的記者阿玲質疑同是記者的男友被殺,卻被警方及報社描繪成交通意外,於是請求曾當差的黃秋生及陳冠希飾演的攝影記者基仔幫忙追查,事件其後牽涉富商兒子與名模女友的地下情,更因名模的死亡意外被警方淡化而似有煙幕。 在主角眼中,警方與報社收下富商利益,隱瞞真相,因而製造了多角不信任關係。 片中還有梁家輝飾演令主角懷疑他隱瞞的報社老總,今天的梁家輝出席撐警活動同樣受質疑,陳嘉上也北上發展,成為愛國者。 (題外話一則,此片當年在《明報》編輯部取景,攝製隊凌晨時分才到公司「動工」,拍到翌日離開,基本上動過哪位置的擺設都會歸位,完好無缺。 《明報》頗受電影界歡迎,比《A1頭條》更早來取景的還有邱禮濤執導的《反收數特遣隊》,講述一群債台高築警察的故事,片中警署的飯堂正正是本報的飯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