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奈良 相關

    廣告
  2.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5日 ·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並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傑出貢獻。 同時也展示小規模新石器時代社會向具有等級制度、禮儀制度和玉器製作工藝的大型綜合政治單元的過渡,代表了中國在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傑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世界遺產從無到有,類型不斷豐富,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現悠久歷史和多元文化的生動窗口,在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2017年4月10日 · 2017-04-10. 青山禪院,坐落於屯門青山山麓上,已有逾千年歷史。 青山禪院又別稱普渡寺、杯渡寺,其中有一段香港佛教史上重要的傳說。 相傳南北朝劉宋時代(420年-479年)有位佛教僧人「初出冀州,如清狂者」,常常背着一隻大到可容納人的木杯,每次渡水,都會坐在杯內漂浮過江。 《佛祖通載》謂「渡水必乘之」,故此人人稱呼他為「杯渡禪師」。 元嘉五年(428年),這位僧人向一眾善信說道:「貧僧當向交廣之間不復來也。 」交廣,就是當時的交州、廣州,即今日的廣東、廣西與越南北部。 杯渡禪師後來果真如昔日之言,來到今日香港的屯門,再也沒有回去北方。 根據《東莞縣志》(今日香港曾屬於東莞縣、新安縣治下,故《東莞縣志》亦記香港史料)記載,杯渡禪師「渡海憩邑屯門山」,後人也因此把這座山命名為「杯渡山」。

  3. 2016年7月9日 · 巫少棠據說乃蒲台島的孤兒,十多歲就到市區打工,於1933年才回到故島,繼而興建巫宅大屋,既作安身之所,亦作祖祠。 大門前的橫額經歷了超過80年滄桑風雨,「保乂流芳」四個字猶依稀可辨。 荒宅當然有說不完的故事,話說某年天后誕,巫少棠前往天后廟觀看神功戲,及至曲終人散後,回到大宅發現曾遭劫掠,驚覺孤島可能有海盜出沒。 大宅並非安身立命之所,便漏夜乘船離去,從此不敢再踏足此島了。 巫氏大屋就此淪為荒宅,其後更被以訛傳訛,乃成「鬼屋」...... 蒲台島地處「我城」南極,此島曾有很多奇石,曾有鮫人寄居,曾有漁民子弟學校,曾有一些奇人奇事,曾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是的,蒲台島的石頭猶在,客家人和蜑民的故事猶在,然而即使如今港人生逢一個失憶而喧嘩的年代,這些故事難道就該被遺忘得一乾二淨嗎?

  4. 2018年11月28日 · 行孝可以分為多個層次︰「孝養」、「孝敬」及「孝承」。. 孔子的學生喜歡向其問孝,因材施教的孔子往往能給學生一些新的衝擊。. 只養不敬 ...

  5. 今日文匯,香港文匯報。 採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技術的德國製藥商CureVac昨日表示,後期臨床試驗的初步分析顯示,他們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 ...

  6. 2019年10月8日 · 2019-10-08. 禪悟居士,正職與玄學、術數無關,信奉藏傳佛教,自初中開始在「玄學發燒友」父親耳濡目染下接觸面相、紫微斗數、八字等知識,再經父介紹認識了教授佛法之恩師,除學習佛學之外,恩師亦傳他文王卦及陽宅風水至今35個年頭。 2013年通過禪定,悟得前所未有的契悟,終明白了五行與際遇實相之間的關聯性,像石破天驚一樣,整合了一套獨一無二、與宇宙本體相應的禪悟姓名學,依此因緣,祈以公開部分千古未傳姓名學之奧秘,望有緣人得到裨益! facebook: 禪悟-千古未傳姓名推命學. 佛經云:「六道輪迴」,而人道這個境界屬善惡參半的境界,只要有「我」就很容易,事事由自己「一點」的立場做出發點,變得自私,以偏概全,我大心!

  7. 2017年6月14日 · 2017-06-14. 在孔門弟子中,有所謂四聖與十哲,能兼此二譽的,僅顏回一人而已。 顏回,是四聖中的「復聖」,意為「復見聖人」,用現代語言說之,則是「複製的聖人」,可見其譽之高。 顏回又是十哲之首,儒門第一,以德行睿智、沉默如愚、安貧樂道見稱。 三月不違仁 不重複犯錯. 孔子對他的印象是:「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去之後,他懂自我反省,對所學的又能進一步加以發展)。 回也,不愚。 」孔子對魯哀公稱讚顏回:「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說他從未見過如此學生,三月不違仁,又從不遷怒於人,不犯重複錯誤。 有時,父母在辦公室、子女在學校遇上不快的事,回家後或會找身邊的人出氣,做成家人牽連受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