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27日 · 明修表示,中油想要雙贏,就是盡快展開轉向台北港的計畫,對於能源局表示台北港腹地比較小,還要再填海、還要拉管、且恐怕遭遇大台北密集人口的抗議,時間上會來不及的說法,鄭明修反批是中油自己浪費了一年的時間,且之前他審台北港的環 ...

  2. 2021年5月25日 · 明潭電廠則以日月潭為上池、明潭水庫為下池,有6部發電機組,裝置容量約1600MW,是世界第十大的抽蓄水力電廠,發電後的尾水貯存於明潭水庫,再回抽到日月潭,或透過水里機組發電後排放到水里溪,再與濁水溪匯流至集集攔河堰,替濁水溪下游地區 ...

    • 明報1
    • 明報2
    • 明報3
    • 明報4
    • 明報5
    • 2025年前必須「碳達峰」 再快步邁向淨零排放
    • 少換手機、大眾運輸...「生活轉型」占七成 累積可觀減量
    • Ipcc揭「淨零能源系統」 學者:高再生能源占比是關鍵
    • 減碳效益大於成本 對gdp有正面影響

    IPCC此次發布《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是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的第三工作組報告(WG3),探討氣候變遷減緩的科學、技術、環境、經濟和社會文獻,評估全球最新的減碳技術與趨勢。 報告指出,綜觀全球溫室氣體年均排放量,2010~2019年是人類歷史最高,不過速度已經放緩,預計最遲在2025年之前達到高峰。也就是說,無論是升溫1.5°C或2°C的選擇,人類都必須在2030年後,迅速和深入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最終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且在達到淨零之後,繼續邁向淨負二氧化碳排放。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5年以後繼續上升,將導致2100年全球升溫3.2°C。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5日舉辦記者會,邀集多位國內專家學者解析報告重點。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表示,有別以往,IPCC在這份報告更強調「需求面」(demand-side)的解方,以專章闡明消費行為的調整,如何能達到減碳貢獻。 根據報告,人們習以為常的減少肉食、搭乘大眾運輸、資源回收再利用、生活節能行為,累積起來可以達40~70%的減量貢獻。「更重要的是,這些作為的減量成本是負的,也就是說,個人的行為不僅有減碳的效益,還可以節省生活支出。」 趙家緯強調,需求面的解方不只是出自道德的訴求、也不只是透過氣候政策的設計,更須仰賴社會氛圍的營造,以及App等數位工具的輔助。 然而報告也警示,數位技術雖然可以幫助減緩氣候變遷,但越來越多人使用數位設備商品和服務,卻可能減少或抵...

    報告指出,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風能、鋰電池等技術的單位成本持續下降,太陽能降幅為85% ,更具成本效益,提高了低排放能源轉型的經濟吸引力。 趙家緯說明,IPCC報告提出「淨零能源系統」的組成,包含了「淨零碳排電力系統」、能源系統電氣化、大量削減化石燃料使用、氫能、氨能與生質能,以及搭配提升能源效率和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以控制升溫1.5°C的路徑來看,2050年全球的風能和太陽能占比,就須高達60%~70%、碳捕捉與封存(CCS)低於10%、核能低於10%。「高再生能源占比的電力系統,是達到淨零碳排的必要選項。」 趙家緯表示,台灣在淨零排放路徑中,預估再生能源占電力供應60~70%,也是必不可少,還應該強化儲能、系統整合、電網等配套規劃。而相較於碳捕捉與封存技術,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

    至於減碳的經濟成本是否衝擊國內生產毛額(GDP),蕭代基認為,減碳的經濟效益會大於成本,再加入碳稅費的收入和應用所產生的效果,甚至對GDP有正面的影響。 蕭代基指出,根據IPCC報告,若採用每噸減碳成本低於100美元的措施,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可降至2019年排放量的一半,每年對GDP的影響只比基準情境少0.04%~0.09%,「而且這項預測還沒有考慮到,因氣候變遷衝擊而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就是沒有納入減緩氣候危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蕭代基也認為,我國發布淨零排放路徑儘管值得肯定,但具體策略過於保守,也沒有納入低經濟成本的減碳措施。 IPCC報告顯示,經濟誘因工具可以促進各界採用低成本的減碳措施,但蕭代基指出,在我國,有些部會甚至是把自己「藏起來」,財政部就在淨零路徑中缺席。「森林...

  3. 2024年5月24日 · 南投眉溪流域大範圍魚群暴斃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至埔里鎮觀音瀑布的眉溪河段,25日起陸續傳出魚群集體暴斃情形,魚屍遍布溪床,不分種類、大小全都無法倖免,還不乏中華爬岩鰍等珍貴魚種。 經縣府環保局初... 閱讀全文. 2024-05-24 10:19. 新竹廢木材堆置場悶燒7天、西班牙4月綠電占比逾6成、俄在南極發現大量石油儲量. 5月23日 台中霧峰后溪底排水側溝倒40公尺 農民憂釀災盼修復 有農民發現台中霧峰區后溪底排水系統側溝大面積崩塌、長度約40公尺,憂心再不修復、颱風雨季恐淘空路基釀災,向民代陳情;農田水利署霧峰工作站今天表示,損壞側溝為取回歸水... 閱讀全文. 2024-05-23 10:10. CIP彰芳西島風場完工、全球半數紅樹林面臨崩潰風險、候鳥避烏俄戰火改變遷徙路線.

  4. 2022年12月28日 ·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國發會今(28)日公布2050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提出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NDC)減排目標為24%,12項具體策略如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必須在2030年達到45.46~46.12GW,氫能發電891MW、節電量達345.7億度等,還要搭配碳匯、碳捕捉利用等,達成減碳目標。 國發會今(28)日公布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 攝影:李蘇竣. 2030年減碳目標「24%±1%」 環保署:已是最大可能性. 總統蔡英文2021年宣示我國將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國發會於今年3月公布淨零路徑,包含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等「四大面向」,共12項關鍵戰略。

  5. 2023年8月11日 · 地球沸騰:歐盟監測機構證實2023年7月是史上最熱月份 海洋溫度也創高. 7月熱浪跟野火席捲全球,各地傳來高溫災情。.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8日確認,2023年7月全球平均氣溫是有紀錄以來最高的月份 ...

  6. 2021年7月13日 · 「地球模擬器」與氣候變遷. 台灣在2021前半年面臨嚴重的乾旱,中南部水情見紅,讓在地居民相當憂心。 這次乾旱是否就是氣候變遷的結果?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許晃雄特聘研究員指出,氣候系統極端複雜,不宜驟下結論。 那麼,科學家是如何評估氣候的? 首先需要處理複雜運算的「地球模擬器」,而許晃雄就是「台灣地球系統模式」的主要推動者。 如何用氣候模式看待乾旱? 透過研之有物專訪一起瞭解。 「長期來看,未來下雨的情況,台灣的水資源、自然災害的情況都容不樂觀。 」許晃雄認為,依據氣候變遷推估的情境,雖然本次為號稱百年一遇的大旱,但未來類似的旱象極可能更加頻繁。 圖片來源:iStock(CC BY-NC-ND 4.0) 未來還會有乾旱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