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葡萄牙移民 相關

    廣告
  2. Hotel + Car + Itinerary + GPS + Roadbook + Guidebook + Helpline + Bookings. Request Quote. Travel Independently and Visit Top Destinations In Portugal. Tours made by Local Experts

    Economy - From 199,00 €/day - View more items
    • What You Will Get

      Choose Your Preferred Option To

      View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 How It Works

      Read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To Know How It Works!

    • Travel Guide

      Select Your Preferred Travel Guide

      To Get Valuable Insights.

    • Tour Ideas

      Browse Through Our Tour Ideas

      To Discover Helpful Information.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8日 · 由於新移民和少數族裔在適應香港的生活時有不少困難社會應從教育和福利方面入手制定政策協助他們。 透過加強本地學生的公民教育,能漸漸 ...

  2. 2013年10月19日 · 本港社會所瀰漫的對內地新移民個人遊旅客雙非兒童家長的排斥情緒終於闖進校園使內地留學生成為箭靶。 針對這一問題,本報在採訪中發現,不少人認為,香港本來就在推廣「兩文三語」,因此文化磨合不可泛政治化,大學校園更應多元共融。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鈺朗. 「兩文」代表中文、英文,「三語」分別是粵語、英語、普通話。 「兩文三語」並存,是目前香港語言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政府一直倡導的語言融合方向。 據有份修讀課程的本港學生透露,今次發生在城市大學的「普粵雙語教學」風波,其實早在事發首周就已經解決,陳學然教授也一直依據規定,以粵語授課,只在關鍵處以普通話強調。 媒體偷拍到有關陳學然教授普通話教學的視頻,其實是他針對內地留學生學術導修報告的點評。

  3. 2012年12月1日 · 目前新移民若想申請綜援其中一個條件是住滿一年的要求但有些人感覺一年的居住要求太寬鬆很容易被新移民濫用有一些專門照顧新移民適應社區的福利開支亦受這批心胸窄的港人批評基於以上利益考慮一些針對新移民的歧視言論亦不時在傳媒流傳。 (3)少數人煽動所謂抗拒「大陸化」 香港的年輕人特別是80後與90後的本土意識很強。 從「保護天星碼頭」到近日的「反國教」事件,清楚見到本地年輕人,包括90後存在較強烈的本土意識。 「反國教」顯示年輕人對內地存在誤解;所謂「光復上水」事件更凸顯小部分港人的「排內意識」,而反對新界東北新發展規劃的人提出「割地賣港」的口號,更明顯帶有非理性的抗拒「大陸化」色彩。 抗拒「大陸化」的人擔心若香港變成內地一個普通城市,香港會被邊緣化。

  4. 2020年8月21日 · 2020-08-21. 忠告做英倫移民夢港人看清形勢 免淪「低端新移民」 受「脫歐」以及疫情雙重夾擊,原本已十分疲弱的英國經濟,更是奄奄一息,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早前預測,失業率正直逼10%大關,或多達340萬人失業,明年開始接受BNO持有人移民申請之時,也難望有起色。 面對如此嚴峻的經濟環境,早年已回流香港的朱太說:「好彩走得快! 」她忠告正作「英倫移民夢」的港人睜大眼睛看清形勢,以免淪為「低端新移民」,她感慨說:「英國經濟真係好差,好難搵工,失業率高,稅率又高,去之前要計清楚自己的身家,無幾千萬(元)都唔好諗。 」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朱太一家三口2009年因為要讓女兒接受更佳的教育,毅然賣樓、賣車舉家移民英國,「希望阿囡到英國後,能打好英語底子,有助發展自己的事業。

  5. 2020年9月28日 · 這場戰爭看似微不足道,但意義卻十分深遠。 首先荷蘭人因而將眼光轉向台灣台灣亦因此被佔領開始歷時38年的荷屬時期其次葡萄牙人因不能擅自建造軍事設施而遭到荷蘭人的攻擊此後葡萄牙人便以此為藉口不顧明朝反對在澳門建立起完整的防禦系統有興趣的讀者經過澳門可以遊覽得勝花園有一大理石碑命名為戰勝荷蘭紀念碑》,正是葡人紀念此戰而立。 布安東(歷史系博士,興趣遊走於中西歷史文化及古典音樂。 讀文匯報PDF版面. 仁大開講:儒家情感較含蓄 大喜大悲易傷身 古道今談 :謙謙君子 有而不居 古經今品:有修養就有自信 毋須理別人看法 燦爛的中國文明:心中有善 因而愛人 中華經典名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6. 2021年1月31日 · 2021-01-31. 一身衰嘢纏身嘅英國,今起開放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嘅申請,中方亦從今日起唔再承認所謂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同埋身份證明。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十分明白英國所作所為無非係為咗賺取經濟利益同埋搞政治炒作,但始終都會有啲「黃絲」執迷不悟,以為呢個係難得嘅「機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搵到一啲已經持BNO護照去英國嘅「先行者」個案,發覺無論係工作生活,定係子女教育都困難重重,有人更直呼被呃,後悔移民,仲日日夢見香港,加之英國民眾擺明唔歡迎持BNO護照港人同佢哋爭食,心水清嘅人實睇得出人生是否應該喺呢度落注。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杜思文、倪思言、文根茂. 居英唔包發圍 「幾代人捱返嚟」

  7. 2020年1月16日 · 小彬紀念基金會和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紀佩雅聯合進行關於少數族裔的研究調查,訪問了253名年齡介乎16歲至24歲的香港少數族裔青年。 結果顯示,約三分之二(64%)的受訪者在香港出生,其餘的出生地有巴基斯坦(11%)、尼泊爾(9%)、菲律賓(6%)及印度(3%),大部分人來自低收入家庭。 生活雖愉快 近半想離開. 在受訪的少數族裔青年中,84%的人表示對香港的生活感到愉快,但同時有達43%的人相信自己將在10年內不會在香港生活。 對於「少數族裔」這個稱謂,只有7%的受訪青年表示喜歡,不喜歡的有18%,72%的人表示「可以接受」;他們更喜歡被稱為「香港人」。 紀佩雅說,雖然大部分少數族裔青年在香港生活開心,但有43%的人想在10年內離開香港,主要是因為語言障礙、就業困難、遭受歧視等種種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