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0日 · 透明天花板欣賞文物古井 設通道5分鐘到九龍城 港鐵屯馬 宋皇臺站和土瓜灣站將於本月27日開通啟用,站內設施已準備就緒。

  2. 2021年3月16日 · 半島酒店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五星級酒店1970年在主樓和副樓半島閣之間興建了一條人行天橋那時候城市人行天橋還不普及用於連接建築物更為罕見這個設計獲得巨大成功當年就有建築雜誌用作主題封面旋即引人模仿三年後位於中環的康樂大廈現名怡和大廈與太古大廈現名遮打大廈之間的人行天橋落成橫跨於車水馬龍的干諾道上空。 正是半島酒店的人行天橋創意,預示了香港天橋系統的功能將更多地體現在商業性、社區性乃至審美性上,而不限於它的交通性。 商廈、食肆、寫字樓、居民區、休憩場地,被四通八達的天橋串聯起來,形成一個自我循環的世界。

  3. 2018年1月5日 · 2018-02-02. 柏天心. 買樓、入宅、裝修等等,許多人都會擇吉日進行。 其實何為擇日呢? 一般是按通勝去看那一天宜忌等,以前有所謂御用(即皇家用)六十七事,民用三十七事,分成兩本書,但至今已合併為一本書,由當中選取六十件事。 以前叫通書,但因為「書」與「輸」同音,所以改叫「勝」,亦即今天廣泛應用的「通勝」。 通書內容中列明每天宜忌吉凶,包括 「祭祀、祈褔、求嗣、納財」等,亦有「入學、 結婚姻、納采問名、嫁娶」。 不過,現今世代已很少再仔細分開,一般看見婚姻、嫁娶,便會作為結婚吉日看待。 此外,「拆卸、起基、架馬、動土、蓋屋、豎柱上樑、作灶、作廁、修造」等等,都是於建築或裝修時使用,「移徙、入宅、置產、買宅受田」等等則與買樓入伙搬屋有關。

  4. 2020年10月2日 · 2020-10-02. 廣東各大高速公路迎來報復性出行,不少路段大塞車。 香港文匯報記者方俊明 攝. 從9月30日下午開始,「塞車」成了朋友圈吐槽現象,不少廣東車主都感歎可能遇到創下多年紀錄的「瘋狂塞車」。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從9月30日晚至10月1日早,廣東省內多條高速公路均出現大塞車,從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向外出的路段,擁堵情況最為嚴重。 有市民在朋友圈上發出提示:「帶孩子的,要多帶紙尿褲,塞車到不知何時。 」也有市民感歎:「幸好帶足糧水,現在就擔心車的油夠不夠了。 」市民黃先生表示,9月30日晚從珠海開車往梅州五華,原本5小時左右的車程,足足開了超過15個小時,「到家後感覺整個人都空了。

  5. 2019年4月27日 · 2019-04-27. 葉 輝. 話說秀茂坪山中有一間廟宇,每年神誕日吸引大批中外傳媒採訪,歷數十年而不絕,附近的木屋區更套用其名稱為村名,廟宇即秀茂坪標記,此間廟宇就是供奉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大聖佛堂;佛堂建於山谷大平台之上,由多座建築所組成,當中包括大聖佛堂山門牌坊、大聖寶廟、三太子廟、天地父母龕、福德廟、三官大帝廟;廟內有三座碑,刻上1987年、1994年及1998年重修廟宇善長芳名。 佛堂的廣場可容納近千人,乃秀茂坪每年做神功戲及拜神的主場地。 廣場末端有一口水井,應為以前居民之遺物,已乾涸。 供奉大聖佛祖、天地父母、觀音大士、豬八戒、沙僧、三太子(哪吒)、三官大帝、華光大帝、福德老爺、譚公仙聖、玄天上帝、趙太祖師、達摩祖師、財帛星君及葉公元帥夫婦等。

  6. 2020年1月12日 · 行山女攀天門棧道失足墮崖亡 - 香港文匯報. 2020-01-12. 飛行醫生送院時仍不斷替墮崖女子作心外壓急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中年女行山客昨偕友挑戰大嶼山鳳凰山難度達10級的險要路徑步至天門棧道險要路段時疑不慎失足墮崖頭部重創昏迷由於地勢險要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趕抵將她救起直送港島東區醫院惜仍因傷重不治。 親友聞訊趕抵聞噩耗傷心不已。 墮斃女子姓施 (42歲),她意外墮崖後全身多處受傷昏迷,頭部更重創流血,由直升機救起時已奄奄一息,隨機飛行醫生一直施心外壓急救至進入醫院急症室,惜搶救後仍因傷重終不治。 難度列第十級極危險. 施女於昨日偕友到大嶼山攀登鳳凰山,據知所經路段部分極險要,遠足客將難度列為極危險的第十級。

  7. 2018年10月1日 · 2018-10-01. 潘國森. 先前此間文化界、「寫字界」(作家之謂也)大老岑公(「山今老人」岑逸飛)要筆者到他老人家在電台的「個人意見節目」談談蔡伯勵大師與《通勝》,鄙人與蔡大師無緣識荊,不過術數小常識倒是可以提供一鱗半爪以資助談。 此時此地,我們可以說︰「蔡伯勵即是通勝,通勝即是蔡伯勵。 」其一枝獨秀若此! 「開咪」前問網友希望聽我講些什麼? 有人問「通勝」所載每日行事吉凶宜忌的資料是怎樣推算出來? 大哉此問! 當日來去匆匆,未可細談,不如借本 欄 補充 一二。 先當一下「文 抄 公」,看看蔡大師寫的〈通勝說明〉: 通勝乃俗稱,正名應該是曆書,乃記載年月日時之書,算日月度所歷,數節氣之道,計朔望早晚,以為一歲之曆。 曆書於舊社會最為重視,曩者編纂工作出自欽天監之手,而頒行全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