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6日 · 明報專訊彭博社新能源財經 (BloombergNEF)最新發佈的一份全球排名顯示,加拿大在2023年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電動車鋰電池生產國。 這是中國首次在彭博社整理的四次排名中被取代。 彭博社新能源財經追蹤了30個國家的情況,將加拿大列為參與未來全球鋰電池供應鏈的最佳國家。 雖然加拿大目前幾乎不生產任何電池,但是加拿大原材料行業的實力,最近建造的大型電池製造廠,以及加拿大國內對電池不斷增長的需求,都幫助推動了加拿大的發展。 彭博新能源財經金屬和礦業主管Kwasi Ampofo說:「這並不是說加拿大總體上比中國好,我們的意思是,從2023年的角度來看,加拿大的表現比中國好。 這個排名反映了這個國家未來6到10年的潛力。

  2. 2024年2月6日 · 明報專訊彭博社新能源財經 (BloombergNEF)最新發佈的一份全球排名顯示,加拿大在2023年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電動車鋰電池生產國。 這是中國首次在彭博社整理的四次排名中被取代。 彭博社新能源財經追蹤了30個國家的情況,將加拿大列為參與未來全球鋰電池供應鏈的最佳國家。 雖然加拿大目前幾乎不生產任何電池,但是加拿大原材料行業的實力,最近建造的大型電池製造廠,以及加拿大國內對電池不斷增長的需求,都幫助推動了加拿大的發展。 彭博新能源財經金屬和礦業主管Kwasi Ampofo說:「這並不是說加拿大總體上比中國好,我們的意思是,從2023年的角度來看,加拿大的表現比中國好。 這個排名反映了這個國家未來6到10年的潛力。

  3. 2024年2月4日 · 【明報專訊】近年全球掀起人工智能 (AI)熱潮,警方接獲一家跨國公司香港分行的財務職員報案,稱上月中分別有同事收到假冒英國總部首席財務官的釣魚信息,對方聲稱要做機密交易,分別邀請各人加入有4至6人參與的視像會議,其間指示各人,共分15次把共2億元轉帳至5個本地銀行戶口。 由於「與會者」與現實樣貌一致,各人不虞有詐,其後向公司總部查詢後揭發事件及報案。 警方罪科署理高級警司陳純青稱,案件反映深偽技術 (deepfake)騙案由以往「單對單」,演變成上會議亦使用相關技術,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多人開會 取公開影片AI配聲. 警方表示,此為至今單一損失金額最大、涉以人工智能詐騙的案件。

  4. 2023年10月20日 · 【明報專訊】根據知名市場調查公司J.D. Power在本周四 (19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多達28%的加拿大銀行客戶感覺自己的財務狀況比一年前更加糟糕。 當他們面對銀行徵收的意想不到或無法解釋的費用時,額外的財務壓力令他們對銀行的滿意度降低。 上述報告指出,更多的加拿大人為他們的銀行帳戶的簡單維護付費,諸如最低余額收費或透支費等。 這些收費導致了客戶對於大銀行的滿意度在過往一年來降低了10個百分點。 就在上述報告發表的同一周,聯邦政府已指示加拿大金融消費者服務局 (FCAC)與銀行合作,提供更多低成本或零收費的銀行帳戶。 聯邦政府還正在任命一名銀行服務和投資監察官,作為一個獨立、非牟利的機構,來受理有關銀行業的投訴。

  5. 2022年12月23日 · 創科藍圖提「新型工業化」 擬發展新晶片新能源車產業. [2022.12.23] 發表 推文.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昨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盼製造業佔本港GDP由現時約1%增至2030年5%。. 孫稱目標是「進中求穩」。. (林靄怡攝). 【明報專訊】政府昨公布《香港 ...

  6. 2024年4月4日 · 美國財經媒體示警,由於台灣是先進晶片的最大生產地,如果晶片廠有狀況,將牽動全球科技業和晶片供應,影響涵蓋AI、智慧手機及電動車等。 美國官員早意識到,將全球最先進半導體生產的重鎮放在飽受軍事威脅與地震衝擊的台灣上,實在非常危險。 外界關注這次地震對科技業的影響,根據工商時報報道,台積電昨晚發表聲明,指在地震發生後僅10小時內,晶圓廠設備的復原率已超過70%,新建的晶圓廠 (如晶圓十八廠)的復原率更已超過80%。 台積電強調,雖然部分廠區的少數設備受損並影響部分產線生產,主要機台包括所有極紫外 (EUV)光刻設備皆無受損。 工商時報指出,除了台積電之外,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均表示有預防性停機,目前都已恢復,粗略估計影響不大,但實際影響情況各公司仍在確認中。

  7. 內容分析. 有人說好學、力行和知恥都不難做到,於是指出所謂「三達德」倒也輕鬆平常,可以手到拿來。 果真這樣嗎? (1) 好學:不僅僅於好好學習,還要有不斷探索的動機,廣博學習的過程和終身學習的堅持,更重要的是「擇善而從」的本領。 (2) 力行:不僅僅於努力實行,還要把對父母、兄妹、朋友、妻兒以至所有人的愛顧關懷,都具體實踐出來,而且懂得為什麼去愛,怎樣去愛和如何貫徹始終去愛。 (3) 知恥:不僅僅於知道自己的不足,還要具備深切反省的能力,發憤圖強的鬥志和應付一切挑戰的決心。 應用與感悟. 好學求知、用心待人、內省求進,都必須與道義相配合,方能促使一個人不斷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