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5日 · 星之谷地產首席按揭顧問, 「按揭達人」作者,多份報章專欄作家。. 如對本文章有任何問題請電郵: notfish@starpagency.hk. 樓市火熱,成交宗數出現報復式反彈,加上按揭優惠越來越吸引,銀行處理按揭呈「塞車」狀況。. 有意打算買樓朋友,若果想食正 ...

    • 物業「 甩名 」可被追稅
    • 「 分批轉名 」難過關
    • 被追收印花稅的例子
    • 律師樓要求先繳稅?
    • 關於我們

    上週筆者的專欄《小心被追印花稅差價 2種物業甩名情況 會有手尾跟》提及,倘若業主「分批甩名」規避印花稅,或會被稅局以「一系列交易」為由追討欠款。以夫婦持有價值800萬元聯名物業為例,丈夫分兩次「甩名」予妻子,每次「甩」200萬元業權,印花稅理論上僅200元。 不過,倘若被稅局電腦系統識穿,這兩次交易有機會被視為同一項交易,因而將被追討印花稅差額,除非業主能提出讓稅局滿意之解釋。「分批甩名」時間愈短,稅局追討的機會愈大,即使是以繼承資產為理由,例如母親將800萬元物業權益,短時間內,先後平均「甩」給四名子女,理論上每人只須繳100元印花稅,但實際上難逃過稅局法眼,最終須以800萬元計稅。

    本週筆者探討稅局的另一追稅理據——「不代表自己行事」。舉例假設夫婦持有聯名物業,丈夫將一半業權「甩名」給妻子,回復首置身份後,再買另一層樓,最終兩公婆一人持有一個物業,在法律上絕對可行。 不過,假設丈夫把最新入手的物業再「轉名」給妻子,回復首置身份後,再以低印花稅買第三個物業,如此不斷輪迴,又是否可行?根據稅局規例,如想豁免15%印花稅,購買物業要以自己身份行事。 在上述例子,假設丈夫不斷買樓,然後不斷「轉名」給妻子,再不斷買樓,在稅局角度,可以懷疑丈夫「不是代表自己行事」,真正買家是妻子。由於妻子已經有不少物業在身,稅局確認事實後,便會開始追收稅款,除了第一個物業「甩名」物業不獲追究外,丈夫過去買入再「轉名」給妻子之物業,均會被追收15%印花稅差額。

    再舉另一例子,假設丈夫名下三個物業皆「轉名」予妻子,由於屬近親轉讓,三個物業都可以免去15%印花稅,只用舊稅率進行。這種做法不會被稅局抽秤,原因是兩夫妻均是「代表自己行事」,而近親可以免去15%印花稅項。 當丈夫回復首置身份後,再買入新一個物業,繼續是「代表自己行事」,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當這一個物業再「轉名」給妻子時,稅局便可以質疑他「代表妻子行事」,然後徵收15%重稅。 或許有業主認為,稅局只會抽樣,不會所有個案一一細查,但其實按揭律師樓看到疑似「不代表自己行事」個案,已經會把關,主動向客戶收取15%稅項,然後交予稅局,因為物業印花稅一直是經律師樓交予稅局。

    不過,有時候律師樓會極端保守,筆者早前處理一宗個案,丈夫將名下聯名物業「甩名」給妻子,雙方簽署臨約後,丈夫便回復首置身份,然後再買第二個物業,惟律師樓竟然要求他先繳15%稅項,往後再向稅局申請退稅。 這是非常不合理,該對夫妻簽署臨約後,在法律上,丈夫已經是首置身份,購買第二個物業毋須繳付15%稅率,但有時律師樓行事保守,才會有這些要求。遇上這種情況怎麼辦?不必氣餒,直接炒這間律師樓,轉去另一間律師樓便可。 子非魚 https://www.edigest.hk/article/109915/%e5%b0%88%e6%ac%84/%e7%94%a9%e5%90%8d-%e5%8d%b0%e8%8a%b1%e7%a8%85-%e9%a6%96%e7%bd%ae-%e7%89%a9%e6%a5%ad...

  2. 2018年10月19日 · 2018-10-19. 很多新樓露台傾向採用全景玻璃幕牆。. 驗樓 時對此 (住宅玻璃幕牆)用料鑑定驗收是有一定安全要求。. 一般行內標準是每平方米玻璃可接受8條以下細花痕。. 如如果有一條花痕是超過100毫米就不能接受,必需必需必需 (重要講三次)要求發展商更換 ...

  3. 2023年9月19日 · 首先簡單講一下什麼是 Web3。 Web3 可以理解為一個 umbrella term,然後將Crypto, Blockchain,Metaverse 等概念通通放在同一把雨傘下。 這次事件源起,就是跟當中金融關聯最多區塊鏈部份有關。 其實在今年香港電腦節,知名KOL也有表明轉行做 Web3 顧問,並自稱是「區塊鏈教父」、「炒幣教父」。 那時大部分業內人士也把他所做看成是像其他 Web3 公司一樣,開設投資班教炒幣,怎麼分析市場,怎麼選擇幣種。 這些項目就像是把炒股群變成炒幣群。 至於參加者能不能賺錢,就看自己運氣和判斷了。 如果知名KOL以及他團隊只是這樣做,並不足以令他們被起訴。 後來事件持續發酵,就發現原來問題是出自知名KOL及其團隊自稱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是合作伙伴。

  4. 2021年3月22日 · 2021-03-22. 繼「黃事件」後,又一專做樓宇買賣的大型律師樓——王潘律師行發生 狀況 。. 雖然今次嚴重性比上次低得多,暫時未出現資金被凍結的悽慘個案。. 但準業主無時無刻要注意——律師樓原來可以危機四伏,必須緊記自救方法。. 去年底香港律師會因 ...

  5. 2021年6月24日 · 今年經濟新聞某程度上被社會事件蓋過,否則放寬按揭保險政策,可謂香港樓市一個歷史性時刻。按保新規容許1,000萬元以下物業敘做高達8成至9成按揭,實施至今逾兩個月後,第一批申請結果已經出爐,當初準業主顧慮難關一一通過。

  6. 2019年8月26日 · 另一個「保平安」方法是把現契樓重按,整份樓契交由銀行保管。 由於現契樓重按不需要入息證明,可以借4成按揭,兼享有按息掛鈎存款戶口(Mortgage-link)。 假設業主套現400萬元貸款額,只要將一半金額(200萬元)放入高息存款戶口對沖利息,另一半(200萬元)開立 高息港元定期存款 ,便可以對沖餘下利息開支。 由於重按可獲得貸款額2.4%現金回贈,扣減輕微利息支出,2年來反而有錢落袋;之後每2年罰息期過後再轉按一次,樓契便可以免費由銀行代為保管,避免缺契或無契風險。 不過要注意一點,假如在將來重按時仍希望以資產水平方式評估的話,由於核物業已背上了按揭並成為了債務,到時需要有其他資產才能通過按揭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