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0日 · 小貼士: 除了日常生活需要注意防濕、防潮工作以外,應盡量保持運動,每天最好抽一個小時左右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周身氣血流暢;有明顯濕重症狀者,可嘗試到正規醫療場所拔火罐或做溫針灸。 回南天一到,濕度過高,會誘發或加重原有關節疾患。 (圖片:Unsplash) 【皮膚病和婦科病】 回南天潮濕,真菌生長速度快,容易引發真菌、黴菌感染,是濕疹、手足癬(香港腳)、過敏性皮膚病等皮膚疾病和婦科疾病高發季節。 小貼士: 避免身體大量出汗,保持皮膚清潔乾爽,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病情復發。 潮濕悶熱天氣最有利於螨蟲生長,宜加強換氣和保持環境乾爽。 【心腦血管疾病】 回南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血管收縮強烈,造成血壓強烈波動,易誘發心腦血管病發作。

  2. 2024年3月20日 · 本期“健康通”為讀者整理麻疹症狀、潛伏期、預防方法。 (Unsplash圖片) 麻疹是什麼? 麻疹是由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麻疹有何症狀? 麻疹初期症狀與感冒很像,前驅期症狀包括發燒、鼻炎、結膜炎(畏光、流眼淚、眼睛發紅)、咳嗽等。 在前驅症狀3到4天後會出現紅疹。 臨床上少數個案也可能沒有出疹或出疹型態不典型。 麻疹有哪些傳染途徑? 麻疹傳染力很強,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 麻疹潛伏期為多久? 據香港衞生署資料顯示,麻疹屬高傳染性疾病,潛伏期一般為7至18天,但可長達21天。 感染麻疹後,傳染力可以持續多久? 一般來說,麻疹病人在出疹前、後4天內都具有傳染力。

  3. 2023年1月19日 · 今天一片全揭曉。 【同期】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 崔俊明. 撲熱息痛是全世界用得最多、最安全退燒止痛藥,服用撲熱息痛最需要注意就是不要過量。 一般來說,一個成人每天最多吃四克,大約八顆藥丸,因為一顆藥丸是500毫克。 什麼時候會傷肝? 就是你一次性吃20顆,就開始傷肝,還沒那麼快死,如果你再繼續吃就會死,就會肝衰竭而死亡。 當然,你不要吃過量,盒子上面會寫,每天吃四次,每次一到兩顆,這是第一。 第二,可以止痛退燒藥物,還有消炎作用就是布洛芬。 在香港售賣不需要醫生處方。 但是需要你到藥房一定要藥劑師在現場賣給你。 如果有售貨員賣給你,他已經是犯法了。 布洛芬有什麼不同? 布洛芬是一些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它止痛功效會強一些,退燒也會快一些。 那麼哪些人吃時候需要小心注意?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8月15日 · 香港天氣潮濕、居住環境不夠通風,體內長期吸入外界所帶來濕氣,未能排出,就會凝聚成“痰”;再加上都市人一日三餐食無定時或暴飲暴食,喜歡吃味濃油膩食物,加重脾負擔;如果經常熬夜、運動量太少,便容易影響脾胃化濕能力,使身體多餘廢物以及水分無法代謝。 一旦氣血津液運化失調,久而久之造成痰濕型體質。 香港天氣潮濕,都市人作息生活不定時,導致身體普遍積聚濕氣。 (圖片:Unsplash) 鄺靖瑤中醫師指,痰濕型多為身形浮腫、腹部鬆軟,且多見中央肥胖(俗稱“大肚腩”),“中醫裡面都有一個講法叫做‘肥人多濕’,簡單來說,就是痰濕積聚。 濕本身是一種很難消除物質,因此痰濕型屬於比較難醫肥胖。 如果遇到一些頑固性痰濕型病人,我們會用射頻熱療儀輔助,加強腹部減脂。

  6. 2023年1月9日 · 不要回來! ””叫已移民英國馬仲儀(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前會長)幫你啊”。 更有網友反諷“英國什麼也好,怎麼可能會生病呢! ”“自由空氣,能醫百病”“還是香港差點,就算在香港咳,也吸不到自由空氣嘛”“是身體把自由民主空氣吸進來,身體一定越來越好,皮膚越來越白,好快變英國人,最重要是不要回來! 根據資料顯示,英國現正面臨新冠疫情、冬季流感、甲型鏈球菌夾擊,公營醫療系統崩潰,氧氣筒及床位嚴重短缺。 據當地傳媒報道,每周有約300至500名患者因延誤醫治在醫院急症室離世,有病人更要在急症室等待99小時,即超過4日才獲安排醫院床位。 除了公營醫療服務外,當地亦出現“搶藥潮”,多地店鋪感冒和流感成藥短缺,令情況雪上加霜。 【編輯:孟宜君】

  7. 2023年7月13日 · 在家中, 病人可嘗試自行檢查。 方法很簡單,患者須配戴原有老花或近視眼鏡,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 (Amsler grid)。 這是一張方格表,可在光線充足環境下,放在眼前30厘米,輪流遮蓋左右兩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黑點,如發現格線有扭曲情況需立即就醫。 飲食上,可減少紅肉、增加進食綠葉蔬菜 。

  8. 2023年3月9日 · 香港中通社圖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流感樣(體溫38℃以上,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病例中,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在近幾周明顯上升。 從2月初0.7%,上升至2月底25.1%,且繼續呈上升態勢,預計還要持續數周,以甲型流感H1N1、H3N2為主。 2009年,香港曾遭受甲流侵襲,即使重症及死亡率遠低於SARS及COVID-19,但仍給當時醫療系統帶來不小衝擊。 香港今年會否再次暴發甲流?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對中通社記者表示,香港今年季節性流感程度未必太活躍,未來兩周是繼續觀察期。 若到三月尾都沒有流感暴發,今年大概率也是平靜度過。 梁子超解釋,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根本區別是,流感病毒傳播率接近1,新冠病毒遠超1。 意味著流感病毒傳播可能受氣溫、戴口罩等外界因素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