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重點分析.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現行小一派位機制的第一階段這文章將詳細分析申請時要注意的一些重點。 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這階段,全港所有官立/資助小學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能在這階段成功獲取錄,關鍵在於你所申請的小學的競爭率,及和你一起競爭的學生是不是比你較有優勢。 閱讀這篇文章. 分析小一統一派位的重點.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分為兩個階段:「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及「統一派位」階段。 每所小學可將其全部小一學額的大約 50% 作為自行分配學位之用,餘下 50% 學額則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當你的子女未能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取得任何學位時,你便需要為子女申請「統一派位」了。

  2.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教育局制定的升中程序。 如果你的子女想升讀政府資助的中學,便要參加這套辦法。 程序分為「自行收生」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各中學把大約三成的學位作為自行分配,學校自行決定收生準則及取錄學生。 在第二階段,各中學餘下的學位將用於「統一派位」。 派位程序雖然複雜,但主要是根據學生所在校網、派位組別、選校意願、及隨機編號分配學位。 閱讀這篇文章. 中學自行分配學位重點分析. 在中學「自行分配學位」這個階段,全港每所參加派位的中學(包括官立、資助、及部分直資中學),會把大約三成的學位作為自行分配,學校自行決定收生準則及取錄學生。 另一方面,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不多於兩間中學,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如何選擇適合子女的中學? 如何決定申請的中學? 如何知道心儀中學的收生準則?

    • 如何帶領下屬1
    • 如何帶領下屬2
    • 如何帶領下屬3
    • 如何帶領下屬4
  3. 部署日誌. 升中選校部署日誌. 如果你的子女將要 2024 年 9 月升讀中一,你應該早於 2023 年 6 月之前便要準備。 以下列出升中選校的重要日誌、注意事項及要做的事情,希望幫助你及早部署入讀理想的中學。 如果你想了解整個升中派位機制的概要,請閱讀: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 想了解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如何決定申請的中學? 如何知道心儀中學的收生準則? 如何分析每間學校的競爭形勢? 你的機會有多少? 請閱讀: 自行分配學位重點分析 。 想了解在第二階段「統一派位」,請閱讀: 統一派位重點分析 。

  4. 其他人也問了

    • 爭逐自行分配學位,先了解自己的優勢
    • 然後分析每間學校的競爭形勢
    •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歷年統計資料
    • 分析總結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中所收取的學生有兩大類,分別為「必收類」和「計分類」。 什麼是「必收類」:根據現行制度,官津小學甄選學童,必須先錄取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這類學童的申請,必然會被取錄,所以叫「必收類」。因為這個原因,這類學生又被俗稱為「世襲生」。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所收取的「必收類」學生,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如有不足之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什麼是「計分類」:學校小一學額的 20% 至 50%,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所計得的分數,去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簡單來說,分數愈高,被取錄的機會愈大,用這個方法錄取的學生,叫「計分類」。 以下列出教育局規定的「計分辦法準則」的計算方法。請在甲類條件及乙類條件各選一項,便會知道你子女所得的分數。 計分結果:根據上...

    在解釋如何閱讀個別學校的競爭形勢之前,先舉幾個例子,確保你明白以上說明。假定一間小學有 100 個小一學額,按規定「自行分配學位」便有 50 個,而「統一派位」有 50 個,以下有三個實際例子。 例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有 200,其中「必收類」有 10 人,那麼便要從餘下 190 人中,以「計分辦法準則」甄選學生,最後錄取 40 個「計分類」學生。這樣,該小學用完了「自行分配學位」全部 50 個學額,但還有 50 個學額供「統一派位」使用。 例二:「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有 200,其中「必收類」有 40 人,由於「必收類」多過該校小一學額 30%,那麼 30 個學額從「自行分配學位」中取得,另外 10 個學額需由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餘下的 160 個申請人中,要以「計...

    我們收集了所有官津小學歷年的「自行收生」及「統一派位」數據,方便你分析每間學校在「自行收生」時的競爭形勢。 每年九月教育局會公布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這些學額是全部學位的 50%。「自行收生」結束之後,大約到了翌年一月,教育局會公布每間小學的暫定統一派位學額。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學校在「自行收生」時的競爭情況。 例子一:某小學自行分配學額是 75,這表示該小學總共有 150 個學額。「自行收生」結束後,教育局公布該小學只有 56 個學額留給統一派位用,這表示該小學已取錄和預留學額共 150-56=94 個,這也說明該小學在「自行收生」時競爭激烈。 例子二:某小學自行分配學額是 50,這表示該小學總共有 100 個學額。「自行收生」結束後,教育局公布該小學還有 85 個學額留給統一派...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全港官津小學會各自拿出一半學位給「自行申請」,而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表面看來,每名申請者都有一半機會獲取錄,但這是錯誤的理解。就拿 2016 年入學的派位數據來分析,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總人數是 53,678,可供申請的學位總數是 24,273,結果 22,888 (43%) 人獲派此類學位,當中有 11,430 (21%) 人是「必收生」,餘下 11,458 (21%) 人則是按「計分辦法準則」獲取學位,最終還有 30,790 (57%) 人失落於「自行分配」,需要透過稍後的「統一派位」獲派小一學位。由此可見,表面上是 53,678 人競爭 24,273 個「自行學位」,但這些學位有約一半是留給「必收生」的。扣除這些學額,每名申請者實際成功率可能少...

  5. 統一派位乙部是處理住址所屬學校網的學校選擇每所學校會派出總學額之 45%申請者必須選擇自己住址所屬學校網的小學。 這是整個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最後階段,由於可供派位學額多而要填選的學校又多,選校策略更加重要。 填寫乙部選校時,重點應放在首五個選擇上。 首先,把最心儀的學校放在第一選擇;跟隨把次心儀學校放在第二及第三選擇;之後,把一些較多學位,但你仍能接受的學校放在第四及第五選擇;到最後,把餘下沒有填選的學校,全部填上便可。 最後,再提示大家:甲部抽先,但機會少;乙部抽後,但機會大。

  6. 全港接近九成小學要使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分為自行分配學位統一派位兩個階段每所小學將其全部小一學額的大約 50% 作為自行分配學位之用,餘下 50% 學額則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當你的子女未能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一所學校取錄,你便要參加「統一派位」了。 在填寫「選擇學校表格」時,可於甲部填寫全港任何官立或資助小學;而在乙部則必須填寫住址所屬學校網的「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內的學校。 以下是校網 34 在「統一派位」可供選擇的學校名單。 學校總數 17 所,合共提供 830 個學位供統一派位用。 在統一派位欄,括弧內是統一派位學額佔小一學位總額的百分率,百分率少於 50% 者,表示該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用盡名額,即申請人數超越名額,屬於較受歡迎的小學。

  7.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教育局制定的升中程序。 如果你的子女想升讀政府資助的中學,便要參加這套辦法。 程序分為「 自行分配學位 」和「 統一派位 」兩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各中學把大約三成的學位作為自行分配,學校自行決定收生準則及取錄學生。 在第二階段,各中學餘下的學位將用於「統一派位」。 派位程序雖然複雜,但主要是根據學生所在校網、派位組別、選校意願、及隨機編號分配學位。 下圖簡介將於 2024 年升讀中一的小六學生會經歷的各個階段。 申請自行分配學位. 申請日期為 2024 年 1 月 2-16 日。 你會收到《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內有參加派位的中學名單,你可向不多於兩所中學申請。 中學進行面試甄選學生. 各中學按本身的辦學理念,自行取錄適合的學生,他們會公布收生準則及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