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東華三院健康天地. 主頁 › 機構簡介. 手法治療 (Manual Therapy) 手法治療是利用不同的手法包括關節舒整治療 (Manipulation)、關節活動 (Mobilization)、牽引 (Traction)、伸展 (Stretching)、促進法 (Facilitation)、筋膜鬆弛 (Myofascial release)、 姿位鬆弛 (Positional release therapy)、肌肉能量治療 (Muscle energy technique)及醫療性按摩 (Massage Therapy)等。 主要目的是協助患者鬆弛緊張的肌肉,改善關節的活動障礙,以減輕痛楚及恢復患者正常活動等。 東華三院健康天地.

  2. 上醫館的成立,目的是從三個層面 提供治未病服務,亦涵蓋亞健康問題,包括「未病先防」,為未病人士進行認識自我體質,進行調養保健,預防疾病發生;「既病防變」及「瘥(音釵)後防復」,對已病及病癒的人士提供適當的診治指引、建議或保健調養

  3. 骨質疏鬆症是骨質流失與密度下降所導致隨着年紀愈大和更年期荷爾蒙變化受破壞的骨質愈難重生令骨骼易脆髖關節脊椎及手腕骨折的風險更高。 一項調查顯示,四成五十歲以上的港人患有骨質疏鬆症,當中男士約佔7%。 近年,本港六十五歲以上男士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髖骨骨折的病發率顯著上升,由2001年每十萬人有少於六百人病發,增加至2006年超過六百人。 預計到2030年,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會比2001年大幅上升兩倍以上,男女比例亦會由1:3變成接近1:2。 廣華醫院今年處理了六宗因骨質疏鬆引致非創傷骨折的個案,當中就有半數是男性患者。

  4. 物理治療師除透過儀器為梁小姐紓緩疼痛外,更利用運動治療、力治療及姿勢矯正等方法協助她。經過六次的治療後,她的頸痛及背痛的情況已有接近八成的改善。物理治療師指出,若痛症患者能夠及早求診,除了可增加康復的機會外,亦會加速復原的時間。

  5. 蠟療 適用於部關節等凹凸不平的身體部位。蠟的熱力能止痛,降低肌肉痙攣,改善關節活動幅度,促進受傷組織癒合。常用於治療慢性關節病,如關節炎、關節扭傷、腱鞘炎、肌腱炎,關節僵硬等病症。

  6. 身體因長期勞損意外受傷或病患引致活動能力下降這些疾病並非一般藥物能夠迅速及全面地根治而復康治療服務是具有實證可以增強患者的活動能力從而減低疾病對其造成的不便。 透過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評估服務,治療師會因應個別痛症的情況,為患者擬訂合適的療程。 治療師亦會到安老院舍及日間中心,提供評估、小組訓練及治療等服務。 為促進患者的康復進度,治療師可以為職員或照顧者提供度身訂造的講座及訓練課程。 此外,中心內亦設有復康用品銷售及訂購,為顧客提供合適的復康器材,輔助日常生活,有助提升有需要人士的獨立自理能力。 21-04-2022 2022年4月21日起中心恢復營業. 01-01-2022 求診人士須知. 01-02-2022 新春期間復健中心的營業安排. 01-01-2020 物理治療儀器添置

  7. 隨著香港老年人口增加及壽命延長,認知障礙症患者數目亦不斷上升,更衍生了照顧需求與問題。 如何妥善及有規劃地為病患長者提供最適切的照顧服務,並同時減輕照顧者負擔,尤其值得關注。 東華三院早前 (2016年1月22日)舉辦「心身機能活性運動療法成效研究發佈會」,邀得日本「心身機能活性運動療法」創辦人小川真誠先生、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博士及黃大仙醫院顧問醫生繆家瑩醫生擔任講者,而高錕慈善基金會主席高黃美芸女士亦蒞臨致勉,並以照顧者身份分享心得。 自2011年10月起,東華三院從日本引入「心身機能活性運動療法」,並於轄下8間長者服務單位推行療法。 「心身機能活性運動療法」以運動為主要介入點,透過專門的器材,配合系統性的訓練程序,以改善患者的認知及心身機能為目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