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孟子指出讀書人在窮困時不可喪失道德的底線,顯達時也不可背棄做人的原則。. 窮困時缺失仁義,所以能自得其樂;得志時不離正道,所以人民. 1. 中華經典名句( 中學) 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善天下。. 出處與釋義. 上面的經典名句,出自《孟子‧盡心上》,目的是 ...

  2. 出處與釋義. 上面的經典名句,出自《論語‧公冶長》,目的是勉勵學生勤勉好學,敢於發問。 「敏」,聰明敏悟。 「不恥」,不以為恥。 「下」,指地位、身份或知識不如自己的人。 全句的意思是:天資聰敏而好學,謙虛地向地位、才學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而會認為是羞恥。 體悟與應用. 學習一門知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聰敏的人總沒耐性慢慢學習,就像龜兔賽跑故事中的兔子,牠跑得特別快,於是驕傲輕敵而睡大覺,結果讓堅毅不屈的烏龜超過了。 聰明的孩子領悟力強,往往容易輕視學習,態度懶散,老想着怎樣投機取巧,卻總不肯循序漸進,按部就班,踏踏實實地努力。 學習是一個求知的過程,當中必定有疑,疑而不問,疑問終不可解。 因此學與問是緊密相連的。 據說孔子多智,亦源於童年時「每事問」的良好學習態度。

  3. 為有學問、有智慧的士人君子,從一開始時就 必須謹慎,不要養成壞習 慣,以免積習難返。 本文旨在說明學貴慎始, 立意高遠,又 饒有新意。作者父親 提到的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與《禮記‧大學》「修齊治平」之 道,有互相照應之妙 。

  4. 全句的意思是:不要因為好事微不足道而無心去做,不要以為是小小的壞事就放膽去做。 體悟與應用. 這句話最早見於《三國志‧蜀書》裴松之的注解,是劉備逝世前告誡兒子劉禪的話,原句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此話目的是勸勉劉禪多為好事,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好事,因為小善積多了就是利天下的大善;不要做壞事,哪怕只是小小的壞事,因為小惡積多了就足以成為擾亂國家根本的大惡。 朱熹調動了先後次序,收入了《朱子家訓》內。 整句話的精髓,體現在一個「積」字。 「積」源於時間,日積月累而不知不察。 尤其現今社會,事事講求速度,人們已忘卻了水滴石穿的道理。 做小小的好事,久而不見其功,故失去了為善的動機;做小小的壞事,久而不見其弊,故存着圖僥倖的心理,鼓動不起改善的決心。

  5. 全句的意思是:只要肯下定決心,便能克服任何困難,天下間沒有不能達成的事。 體悟與應用. 大家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碰上不同的困難,甚至挫折,即使古今中外的偉人,都曾經歷過克服各種困難的艱辛過程,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孔子遭困厄而成至聖,屈原遭流放而賦《離騷》,司馬遷受腐刑而傳《史記》,相關例子,不勝枚舉。 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只要肯做,困難的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如果不做,�. 易的事情也會變得困難了。就像「鐵杵磨針」,看似是不可能辦得到的難事,但只要有. 心,肯下功夫,天大�. 1. 終還是可以完成。又像「愚公移山」,看似是癡人說夢,但只要愚公和他的子子孫孫都是「有心人」,即使沒有神仙幫助,終有一天,這個夢想還是可以實現的。

  6. 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製來充當消化麵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 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

  7. 出處與釋義. 上面的經典名句,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士季進諫晉靈公的一句話,指出一個人犯錯後能夠改正,痛改前非,也是一種美德。. 「過」,錯誤。. 「善」,美好。. 「莫」,沒有。. 「焉」,這。. 全句的意思是:試問誰人沒有過失呢?沒有比知錯能改這修養更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