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7日 · 烏克蘭檢察總長柯斯汀(Andriy Kostin)指稱,當局正從洪災地區疏散逾1萬7000人,超過4萬人面臨被淹沒的危險。 烏克蘭總統顧問薩里夫納(Daria Zarivna)也在社群媒體發文宣布,「爆炸導致150公噸機油流入了第聶伯河(Dnipro River)」。 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還有「超過300噸(的機油)恐會進一步洩漏」。 這座被炸毀的水壩位於第聶伯河上,於1956年竣工,約30公尺高、長度約3.2公里,蓄水量相當美國猶他州(Utah)的大鹽湖(Great Salt Lake),也是新卡科夫卡(Novaya Kakhovka)水力發電廠的一部分。

  2. 2024年4月30日 · 牛煦庭說明,草案明定試用期薪水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但他不希望失焦,決定拿掉草案中試用期薪水不得低於80%的規定,回歸勞資議定。

  3. 2024年4月30日 ·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提案修改「勞基法」,主張試用期不應超過3個月,且薪水不得低於應聘工資80%,引發爭議。

  4. 2018年3月20日 ·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聯合國一份全球水情報告預測,由於氣候變遷、用水量增加以及污染,到二 五 年時,全球將有四十八億至五十七億人口,每年將至少一個月飽嚐水荒之苦,目前已承受缺水痛苦的人口約三十六億人。 該報告指出,唯有更依賴林木、土壤等以自然為基礎的方式,而非人工建設才能緩解水荒壓力。 受限淤塞與污染 興建水庫非解決之道. 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十九日公布指出,人類一年使用四千六百立方公里的水,其中七十%用於農業,二十%用於工業,十%為家庭用水,全球用水量比一百年前增加了六倍,並且每年以一%的速率增加。 目前已然吃緊的水情到二 五 年將更趨嚴重,因為屆時全球人口將由目前的七十七億增加到九十四億至一 二億之間,同時每三人中就有兩人生活在都市。

  5. 2021年5月13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目前在地球上所造成污染,包含空氣污染、廢棄物和化學物質等,歐盟於週三(12日)表示,將強化相關規範,來保護大眾身體的健康以及保護生物多樣性。 根據 路透 報導,歐盟提出在2050年前,逐步將空氣、水和土壤的污染程度降低,降至不會造成人體健康與自然生態有危害的程度;同時規劃在2030年前,因污染所造成的死亡率降至55%,目標還有減少50%海洋垃圾,以及減少25%對生態的空氣污染。 歐盟環境專員辛克維丘斯(Virginijus Sinkevicius)表示,「我們從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疫情危機中學到的重要經驗之一是,人類健康與地球健康之間的緊密關係。 目前這兩者都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他也指出各種污染嚴重危害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而空氣污染最為嚴重。

  6. 2023年3月22日 · 平均而言,全球約有10%人口生活在缺水嚴重的國家,亦即多達35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生活在缺水環境中。 至於水污染問題,最大污染源則是未經處理的廢水。 全球80%的廢水排放,未經任何加工處理程序,而在多數發展中國家,這一比例甚至達到99%。 由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King Willem-Alexander)和塔吉克總統拉赫蒙(Emomali Rahmon)共同主持、為期3天的「聯合國水資源會議」,將討論上述議題,及包括「水生生態系統保育」、「改善水資源管理」、「增加水的再利用」和「促進跨境水資源利用合作」等項目。 共計171個國家列席該會議,包括100多位各國部會首長及20多個非政府組織代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7. 2020年10月4日 · 美國太空總署(NASA)將於本週向國際太空站發一艘貨運飛船,運送了多項的太空補給品,而其中一項補給品是一個名為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也可簡稱為「太空廁所」,可以回收太空人的尿液,並轉化為飲用水。 綜合媒體報導,這個價格高達2300萬美元(約6.9億台幣)的太空廁所,比目前國際太空站使用的廁所的體積小約65%,重量輕約40%,有小便用的漏斗及軟管,也有大便用的座椅,採用自動氣流將排泄物吸入馬桶,男女太空人都方便使用。 最重要的是,太空人的尿液都被送到太空船上的回收系統,再轉化為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