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24日 · Shutterstock. 最近常看到一些荒謬的社會新聞有些人會問這個社會教育怎麼了但我思考一下新聞報得大多是特例或是那些會吸你眼球的煽動內容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還是腳踏實地在過生活秉持著善良和辛勤的努力在自己的角色上面好好生活而這些默默的人們不代表這些在媒體上報導的這些特例跟統計學的取樣有關係如果你是隨機採樣那麼也許可以代表群體但如果你取樣的都是那些標準差以外的樣本報導出來的內容全是這些那麼有些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會以為世界就是這樣了那麼這也許就是一開始採樣的偏誤跟自己假設的錯誤。 我們要怎麼教導小孩,甚至是我們自己,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站穩腳步呢?

  2. 2021年3月19日 · 每一句話都有力量都有我們看不見的力量 親愛的我們那些關於我們的美善曾經有人述說過的美善都是真實的現在該輪到我們帶著孩子看見他們心中的好自此他們會因這份看見而變得有力量我們所傳達的話語將默默地轉化他們的心

  3. 2015年1月8日 · 當孩子考一百分時候我們沒什麼特別反應,可是如果他在外面看見長輩卻沒打招呼就會被罵,別的家長看到我們這種「另類」教養,這種莫名反差,也許能夠激起他們多去想一想教育另一種可能性。

  4. 2019年5月8日 · 2019-05-08 00:00 更新:2019-05-09 09:52. by 曾多聞. 童話故事教我們相信善良的人一定有好報但現實生活中卻並非總是如此。. 我們希望孩子既仁慈,又懂得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被欺負時懂得反擊。. 照片:Shutterstock. 少女時代曾經歷性侵的美國作家克莉絲汀·范德黑 ...

  5. 2017年10月11日 · 為什麼我會以為孩子肚子餓了是我一個人的責任孩子病了只有我該擔心家裡髒了是我不夠能幹碗沒洗衣服沒曬是我該反省?. 總是在責備自己不夠好,恨不得能夠趕快做完所有的事情,得到一個好太太獎章,直到有一天猛然發現,當妳把這些 ...

  6. 2018年7月12日 ·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在追尋歸屬感」。從我們長期的實地觀察孩子可以從下述四項正項情境中得到歸屬感: 無條件的愛 作主的權力 貢獻的價值 成長的能力 如果孩子無法浸潤在上述的情境中,就會衍生出錯誤目標,錯誤目標也是孩子獲取 ...

  7. 擁有從容的生活 作者慕顏歌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她慧黠又有態度的觀點與文字經常一語道破世道困境為千萬人指引迷津屢屢成為網路瘋傳的金句語錄她最直指人心的觀點就是在這時代善良寫下新的定義破解許多人心中長久的兩難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