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8月7日 · 11月28日,方檢取被告的手機調查,發現她曾以手機上網搜尋「拐子佬」、「失蹤人士」及「疑人抱走BB」等字眼,亦曾瀏覽有關犯罪者心理、棄置屍體及嬰兒的資料。 4日後,方以涉嫌誤導警務人員的罪名拘捕被告。 手機32次搜「棄屍」「堆填」 被告於誡下承認凱晴被拐一事屬虛構,又稱於某晚發現凱晴躺於牀上沒有呼吸,驚慌下把凱晴屍體放入3個膠袋內綁好,然後棄置在大廈的垃圾房。 被告解釋,她無法接受凱晴已死,加上不想男友得悉女兒死去,才向方虛構拐帶事件。 方發現,11月17日、即報稱凱晴「被拐」前5天,被告於網上搜尋「BB無氣」,當晚更32次搜尋有關「棄屍」、「棄嬰」及「堆填區」等資料。

  2. 2023年9月24日 · 【明報專訊】秀茂坪邨前日揭發一對智障中年兄弟在母親5月因病入院後,疑乏人照顧餓死。 消息透露,七旬母親患有認知障礙,已得知兩子亡;醫管局則稱兩死者2018年後無再覆診。 事件揭示社區老弱家庭由殘疾者獨力照顧殘疾者的慘况,卻缺乏社工跟進或照顧。 勞福局長孫玉菡昨稱,無紀錄顯示該家庭曾向社署或其他社福機構尋求服務或協助,當局會盡最大努力冀將保護網織得更密,但有照顧者團體及學者質疑照顧者專線及關愛隊家訪等作用 (見另稿)。 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幹事會主席盧鄭玉珍說「傷殘、智障人士社署一定有資料」,質疑社署為何沒有相關紀錄,及曾否派社工跟進。 孫玉菡:保護網織更密. 孫玉菡昨出席活動後稱對事件深感惋惜及難過,兩度重申「社署或其他不同形式的社福機構」沒該家庭求助紀錄,社署事發後已第一時間聯絡家屬。

  3. 2024年4月8日 · 這部紀錄片由波普爾維爾 (Jenny Popplewell)導演,講述了前萬錦市居民珍妮花潘因僱兇謀殺雙親而被定罪的事件。 珍妮花潘在2010年11月8日晚致電報警,她告訴接線員有3名持槍的歹徒闖入她位於萬錦市於人村的住宅並索要金錢,當時,她與父親潘漢輝和母親梁碧霞在家中。 3名持槍歹徒其後將潘漢輝和梁碧霞 (下圖)帶到地庫,多次朝他們開槍,梁碧霞當場死亡,潘漢輝則因受傷陷入昏迷,但他幸免於難。 珍妮花潘一家最初看來是致命的入室搶劫案的受害人,但事件在潘漢輝從昏迷中蘇醒後出現驚人的反轉,因為潘向方表示,他的女兒似乎與歹徒相識,方遂將該案從入室搶劫案改為蓄意謀殺案來開展調查。 據傳媒的報導,珍妮花潘的父母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包括監控他們的課外活動和不允許他們出席派對。

  4. 2019年4月13日 · 【明報專訊】引發保安局修訂《逃犯條例》的港女潘曉穎於台灣被殺案,死者男友陳同佳昨於高院承認4項清洗黑錢罪名,還押至4月29日判刑。 控方披露案情,陳同佳在誡下稱,案發死者告訴他腹中胎兒的經手人是前男友,他更看到死者與另一男子性交的片段,激動下殺害死者,屍體放入行李箱,睡至早上決定棄屍,惟法官表明,只會處理洗黑錢罪。 保安局長李家超昨形容,局方對處理該疑犯「非常心急」,透露本月已透過兩個非官方機構,向台灣提出盡快見面商討案件。 有法律背景的建制派議員表示,陳所涉洗黑錢案金額不高,評估刑期或不會很長,有可能在月底判刑後能即時獲釋,若出現這情况,立法會肯定不能趕及修訂《逃犯條例》 (見另稿)。

  5. 2024年4月9日 · 暫委法官彭亮廷稱案中3名關鍵警員均於逾一年之後記起更多資料錄口供由目擊兩名女子改成3名女子逃跑,「對於警方處理手法本席不想再多說」。彭官認為警員證供不可靠且未能從片段確認兩人裁定她們罪脫。「警處理手法 本席不想多說」

  6. 2022年5月12日 · 明報專訊41歲前男警去年6月涉為要求與分居妻子見面恐嚇傷害8歲女兒在住所用懸掛於雙層 的皮帶勒住女兒頸部又手持水果刀戳女兒致其胸口擦傷他早前承認各一項刑事恐嚇及虐兒罪昨於區域法院處理判刑

  7. 2021年12月9日 · 圖為政府於10月30日在大埔舉辦「大埔區疫苗接種日」的情况。. (政府新聞處).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回答角色題型,學生或會發現難以定義持者角色,建議可從持者對該議題的立場、看法及行為模式歸納其角色。. 下文將拆解此題型,並輔以題目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