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國博弈之下地緣政治風險持續累積2022年2 月底俄 烏衝突以來全球能源與糧食供應鏈遭到破壞短期內俄烏衝突仍不見解決的曙光其對全球 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在2023年也將持續最近幾年地緣政治引發的各類黑天鵝事件不斷湧現

  2. 緩了國際輸入型通脹的衝擊。以近期大漲的國際能源和食品價格為例,俄羅斯烏克蘭 是全球重要的化石能源以及糧食產地,衝突爆發以來,歐美制裁導致 全球能源項與食品項價格大幅上漲,產生輸入型通脹壓力。不過香港的能源和 ...

  3. 俄烏衝突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攀升與疫情和供應瓶頸等因素疊 加導致通脹壓力持續高企促使聯儲局加快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 美國貨幣政 策正常化次序是先行減少買債、繼而停止買債、溫和加息,最後才是縮表。 聯 儲局公布的點陣圖顯示,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會有七次以上的加息,甚至個別時 段可能加息0.5 厘,從而加快返回長期利率水平的步伐。 長期以來,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取向主要看國內經濟資料,完全不考慮 其國際溢出效應。 目前美國面臨嚴重的通脹壓力, PCE 上調到4.3%,未來兩 年通脹水平將顯著超過目標區間,核心通脹率亦呈現同樣的趨勢。 通脹長期上 行是加息的重要基礎。 市場亦擔心通脹與經濟停滯疊加,面臨滯脹的風險。

  4. 圖表2. 2020 TED 利差和LIBOR-OIS利差. 根據TED 利差指標和2007 年至08 年的重要事件,在2007 年8月9 日至2008 年9 月15 日雷曼破產,我們選擇了三個時間段與2020年2 月24 日至3 月23 日作比較。. 鑒於過去兩個月不僅有COVID-19的衝擊還有3 月8 日沙特和俄羅斯石油戰的衝擊,我們將 ...

  5. 從全球資產配置中國的比例來看,這一數值仍然遠低於中國經濟佔全球經濟的比重。. 現時,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中國GDP 佔全球GDP 的比重約為14%。. 然而,外資在中國資產的配置比例遠低於這一數字,外資入場中國仍處於初級階段(圖2)。. 從股市數據來 ...

  6. 2015 年12 月31日. 美加息對東南亞貨幣衝擊不一. 張文晶 經濟研究員. Tel: 28266192 anniecheung@bochk.com. 過去聯儲局數次加息,均引發新興市場貨幣不同程度的貶值。 就算聯儲局在2013 年只是暗示QE結束時間可能較預期更早,當時的“ 縮減恐慌” (Taper Tantrum)已令新興市場股、滙大幅波動,足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決定對新興市場影響深遠。 如今聯儲局終於邁出加息的步伐,相信新興市場表現會再現波瀾。 隨著“ 一帶一路”的開展,東南亞市場將較其他拉美、東歐等新興市場與我們有更多的經貿往來,因此聯儲局加息後的東南亞貨幣走勢尤其值得關注。 東南亞貨幣表現相對堅挺.

  7. 1. 市場展望與投資策略. 2020年06月. 環球經濟 總體上對風險資產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但應該謹慎 挑選投資對象 . 經歷了3月的恐慌性拋售之後,市場的風險情緒持續改善,風險資 產表現在5月繼續復甦。 流動性緊絀已有所紓緩,這從倫敦銀行同 業拆息(LIBOR)下降和美元走勢平穩中得到印證。 截至3月23 日,MSCI世界指數最多下挫了34%,到撰文時(5月22日),反 彈幅度已經達到29%(圖1)。 科技股、健康護理股等領先板塊已經 重新錄得正回報,但本年至今,環球股票仍報跌12%。 信用債券 和高息債息差收窄,可是與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 19)爆發前的水平仍有一些距離。 金融板塊也尚未恢復過來,令 人驚訝的是與房地產相關的資產在這一輪大市反彈中屬表現最差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