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分離性焦慮障礙 [1] [2]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又稱 分離焦慮障礙 [3] [4] [5] ,是一種 焦慮障礙 ,其特點是對與特定依戀人物分離的明顯和過度的恐懼或焦慮。. 一般在童年早期階段(6歲以前)就已起病,「特定依戀人物」通常為父母,也可能是其他家庭成員 ...

  2. 2022年3月25日 · 所謂的分離焦慮(英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指的是寶寶和主要照顧者分離時出現的過度擔心、焦慮症狀。 衛生福利部《 嬰幼兒心理發展與育兒EQ成長-家長照顧者手冊-0-6歲適用 》指出,分離焦慮是寶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情緒,當寶寶了解照顧者只是暫時離開,分離焦慮就會慢慢降低;相反地,當寶寶對主要照顧者的離開毫無反應時,照顧者也最好注意觀察寶寶是不是有其他的問題。 為什麼寶寶會有分離焦慮? 〈 0~3歲孩子黏TT,分離焦慮作祟 〉解釋,當寶寶開始會認人,卻還沒有具備物體恆存的概念,就會認為主要照顧者離開視線就消失不見了、不會再回來,寶寶面對的恐懼會讓他產生不安、被遺棄的感受,因此會哭鬧黏人,固執要求主要照顧者留在身邊。

  3. 分離焦慮症(英文: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是一種當某人與家人或依戀對象(通常是親人)分離時,會經歷過度和持續的痛苦和恐懼並表達不情願的情況。

  4. 2024年4月12日 · 分離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主要特徵是對於與親密對象的分離或預期分離產生強烈的焦慮反應 。 這種焦慮感不僅在生理上表現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更在心理上引發恐懼、不安和無助感。 分離焦慮症 通常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開始發展,但也可能在成年階段出現 。 這種焦慮疾病並非僅限於特定年齡範圍,而是影響著各個年齡層的人們。 分離焦慮症成因. 造成分離焦慮症的原因有很多種, 其中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早期生活中的親子關係 。 缺乏安全感和依附感的童年經歷,可能導致在成年後更容易產生分離焦慮。 此外,過度的保護、過分的依賴也可能對分離焦慮症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分離焦慮症的年齡分布範圍廣泛,從幼兒期到成年階段都有可能發生 。

  5. 2022年9月30日 ·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SAD):通常發生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最常見的初次發做行為為7~8歲,該症重要的特徵為患者離開家中或與依附對象(如:父母親)分離時產生焦慮與痛苦,患者是因為遺傳、個性、學習到父母親的焦慮性格、未與

  6.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簡稱SAD)在精神醫學的診斷系統中,被歸類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疾患。 主要的特徵是離開家裡或離開所依附對象(例如父母親)時,會產生過度的焦慮。 診斷的依據則分為下列四項準則來評估: 準則A 離開家或離開此兒童或青少年所依附對象時,會產生過度的焦慮。 所謂過度的焦慮,是指在下列八項焦慮症狀中,出現至少三項症狀: 1. 當離開家裡或與父母親分開時,一再出現痛苦。 2. 一直擔心會失去父母親,或擔心父母親受傷。 3. 一直擔心會發生不幸事件,導致和父母親分離(例如迷路或被綁架)。 4. 因為害怕和父母親分開,所以不願意上學或去其他地方。 5. 害怕獨自一個人。 6. 因為害怕父母親不在身邊,以致於不敢睡覺。 7.

  7. 2023年5月17日 ·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SAD)是指孩子跟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分開時會有過分焦慮、不安的狀態。. 原因可能是當孩子開始對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產生熟悉感,擔心他們離開就不會再回來,因而有不安的感覺,所以哭鬧不休。. 部分研究發現,分離焦慮可能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