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呂樂,CPM (1920年5月16日—2010年5月13日),人稱哥、阿叔,廉政公署稱之為老虎,生于廣東省 海豐縣,香港警務處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後淪為香港 通緝犯。

  2. 呂樂,CPM (1920年5月16日—2010年5月13日),人稱樂哥、阿叔,廉政公署稱之為呂老虎,生於廣東省 海豐縣,香港警務處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後淪為香港 通緝犯。

  3. 2022年5月19日 · 呂樂出生在廣東省汕尾市,後來他與家人偷渡來港,居住於洲,來港初期,他只靠擦鞋和派報紙為生。 在1940年起,香港警察經常派人到碼頭,要求在碼頭工的苦力加入警隊,大部分人都會因為穩定收入而接受,呂樂也是這樣加入警隊。 初時,呂樂只是軍裝警員,執行簡單巡邏任務,由於他行事充滿幹勁、屢破奇案,所以成功迅速升職,其中最廣為報道的就是 1955 年鑽石山14k群英大會,同事他獲升為高級目,駐守銅鑼灣。 翌年,發生在中華民國國慶的雙十暴動,在警方鎮壓暴動時呂樂擔任重要角色,亦讓他再升職為新界區探長,駐守荃灣警署。 在 1958 年,他再在油麻地警署升職,並於兩年後獲頒發長期服務及操行良好獎章,走上權力頂峰,黑白兩道人人都認識他。

    • 呂樂 探長1
    • 呂樂 探長2
    • 呂樂 探長3
    • 呂樂 探長4
    • 呂樂 探長5
  4. 2023年2月18日 · 1968年,年僅48歲的呂樂便提早退休,有指當時他貪污所得的財產達五億元,故呂樂被稱為「五億探長」。 及後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以英籍總警司葛柏及「四大探長」為重點打擊對象,葛柏廉署成立後逃到英國、但於1975年被引渡回港;呂樂則為逃避廉署追捕,先 ...

  5. 又名,人稱哥、阿叔,有“五億探長”的稱號。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污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

  6. 呂樂升任總華探長後收到的賄款豐厚,有傳他十年間陸續以父母的名義在香港各區置業,每次都是以現金買樓,非常豪氣,直至他1968年退休,有指當年48歲的他靠貪污所得的財產已達5億。 後來貪污問題嚴重致民不聊生,政府成於1974年成立廉政公署,矛頭直指四大探長,呂樂在前一年帶同妻子移民加拿大,後來再移居台灣定居,據知除了女兒,七個兒子都留在加拿大發展。 廉政公署成立後,由於呂樂身家驚人,明顯與官職不符,廉政公署曾越洋向他追討合計港幣九百九十三萬八千二百二十七元,亦於1976年11月4日向他發出通緝令,但直至他在2010年於加拿大因患胃癌末期而病逝,始終未能將他引渡回港,而他的通緝令有效期長達34年,成為香港歷來最「長壽」的通緝令之一。

  7. 《五億探長雷洛傳:雷老虎》(英語: Lee Rock )為1991年上映的香港傳記電影,以1950至70年代香港為背景,講述知名探長「雷洛」的一生(影射史實中的總華探長 呂樂)。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