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5日 · Mandy除了講述過去的工作倦怠經歷,亦分享了「Work Less, Live More」的秘訣,鼓勵大家採用聰明而高效的工作方式,為真正重要的事情騰出更多時間。 Cass則分享了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引領大家在工作與生活之間找出一個完美平衡,為一眾來賓帶來了不少啟發。

  2. 2021年5月11日 · 然而,即使物業代理態度誠實,亦需要有其他方面的服務質素配合,才能幫助準買家越洋購得心水房產。在投資本地房產而言,因買家對本地市場、樓盤、環境、價格等因素相當熟悉,而相關資訊及資源亦十分豐富,故此對物業代理經紀的倚賴程度相對 ...

  3. 2017年2月16日 · 從招聘週期來考慮,企業招聘一位全職員工平均需要90~120天時間,從自由工作者平臺聘用一位自由工作者平均只需要3天,兩者的對比一目了然。 5. 對傳統工作方式的脫離往往會導致工作者忠誠度的變化。 引領工作要求管理者必須做出正確決策,確定妳的工作任務在多大程度上需要依賴傳統全職工作方式完成。 小公司更適合脫離傳統工作模式,因為當一家公司成立之初就採用全職工作思維模式時,其內部所有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都是以全職員工為目標進行設計的。 而小公司更容易脫離這樣的固有模式,選擇自由職業者可以更有效控制經濟付出。 6. 在當今工作機動性大大提高的時代,全職員工往往更難留住。 反之,與自由工作者或外包公司建立持續合作關係其實可以更有效地留住工作者。

  4. www.jessicahk.com › 職場中的四類人才職場中的四類人才

    2020年10月9日 · 年前和廣州中山大學 EMBA 課程合辦了一個人才管理論壇,席上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管理學敎授沙迪 (Mahmood Zaidi) 見解精闢,他認為所謂人才,雖然因行業環境及組織發展階段而有所不同,但共同點都是為組織作出重大貢獻 (Mak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的成員。 沿此思路,從個人的觀點,不同成員對組織的貢獻不同,另一方面從組織的角度,為取得成員的貢獻而付出的代價亦有異。 我們只要將兩者比較,以人才對組織「所作貢獻」 (Impact) 的大小,以及組織「保留人才」 (Maintenance) 付出代價的大小,就可把人才大致分為四類,以便管理及改善。 冒牌人才 (Mistake) 有此類成員,是組織的不幸。

  5. 其實很多公司也沒法談工資,收入都是定好的,最多500到1000的浮動。 第一份工作,是你甚麼還不懂的時候,不要想著工資能拿多少,而是要想法設法去學習一些東西,主動去向別人請教,不斷積累經驗,這才是你在這份工作中獲得最大的財富。

  6. 2024年5月25日 · 本年度頒獎典禮日前於深圳舉行,除了揭曉得獎者名單,亦公佈了2025年的評選細則。 創辦於2006年的「卡地亞女性創業家獎」(Cartier Women’s Initiative)致力支持為社會帶來重大正面影響的女性創業家,協助她們獨立自主,從而促進變革。

  7. 自我設定「軟餐女俠」身份,文慧妍(Queenie)既可愛亦實際。從事建立品牌工作差不多十年,她毅然投身社福界,進入安老業工作。繼而她創辦了「TheProjectFuturus」,協助更多老人院舍及長期病患者的需要而製作「軟餐」,願景更是推動社會各界重新審視社會面對「老齡化」的逼切問題。 沒有老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