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环境保护部。 国家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名录——生物分册》中的名词. 本词条由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天花病毒 是DNA病毒,结构复杂。 天花病毒只会在人身上传染,不会通过动物传染,可引起传播迅速的烈性传染病天花天花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间接接触被疱疹、痂皮、飞沫污染的衣物、玩具、食品及尘埃等,也可成为传播途径。 中文名. 天花病毒环境暴露. 出 处. 《环境保护部。 国家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名录——生物分册》 目录. 1 传播途径及人体暴露. 传播途径. 人体暴露. 2 健康防治及处理措施. 健康效应. 预防与控制. 传播途径及人体暴露. 播报. 编辑. 传播途径.

  2. 天花的潜伏期为10~14天(7~19天),患者感染天花病毒后,病毒先在呼吸道内繁殖,然后迁移到区域淋巴结。原发性病毒血症无症状,在感染后3~4天后,病毒可进一步迁移到 脾脏、骨髓 和远端淋巴结。 继发性病毒血症发生在感染后7~11天,随后出现发热、头痛、背痛和极度疲乏,然后出现斑丘疹 ...

  3. 天花(smallpox,variola)是一种由天花病毒(VARV)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疾病之一。 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天花已被消灭。 虽然天花已被消灭,但由于天花病毒具有非常高的传播力和致病性,天花病毒作为潜在的生物武器,仍然为全世界所关注。 目前已知的唯一剩余的VARV储存在两个安全的冷冻库中,分别是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科尔索沃的俄罗斯病毒学和生物技术载体研究中心。 流行病学. 起源和传播. 天花病毒大约出现于3000~4000年前。 天花的传播与全球人口增长及各区域和各大洲之间的人口流动密切(包括战争)相关,具体何时传入中国尚有争议。 致死率.

  4. 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 性传染病 ,也是在世界范围内被人类消灭的一种 传染病 。 感染天花病毒后的 潜伏期 平均约为12天(7-17天)。 感染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疲累、头疼、心跳加速及背痛。 2-3天后,会有典型的天花 红疹 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 在发疹的初期,还会有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 疹子 而出现。 病灶在几天之后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 接下来的3-4周慢慢发展成 疥癣 ,然后慢慢剥落。 天花是感染 痘病毒 引起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中文名. 天花病毒. 科. 痘病毒科 [4] 属. 正痘病毒属 [4] 常见发病部位. 红疹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 常见症状. 高烧、疲累、头疼、心跳加速及背痛。

  5.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消灭的惟一的一种传染病。. 39年前的今天,1979年10月25日,整整两年中,全世界再没有发现一个新的天花病人。. 于是,这一天被定为人类天花绝迹日。. 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曾在全世界流行,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 ...

  6. 天花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人类传染病之一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惨痛的印记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烈性传染病也伴随西方的殖民活动而来,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导致部落人口急剧下降,有些甚至彻底消失。 天花由西班牙人带入美洲,并轻而易举摧毁了阿兹特克和印加两大帝国。 美洲土著人口的大量死亡及其社会结构的瓦解,快速推进了欧洲征服美洲的历史进程。

  7. 天花彩画,建筑彩画工艺之一。天花即现代的顶棚或吊顶。天花有死、活之分,天花板可取下来的为“活天花”,天花板不能取下或平顶画出的天花为“死天花”。用木枝条天花板的又称为硬天花,无枝条天花板的并在白樘箅子(顶 )上糊纸的称为软天花。软天花又称“软作天花”。第一步,由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