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11日 · 根據美國 Emory 大學教授 Andrew Francis 和 Hugo Mialon 對 3000 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情侶的年齡差距和他們感情關係持續的時間長度之間存在著明確的相關性。 毫無懸念,雙方年紀差距越大,分手的風險就越大。 年齡差距在 5 歲的情侶分手的可能性在 18%,差距 10 歲的分手可能性大幅上升至 39%,而差距 20 歲的則達到驚人的 95%。 分手機率最低的年齡差距是相差 1 歲,這些情侶只有 3% 的分手可能性。 而關於身高,一項研究證實了異性戀中男女的身高差距(男高女矮)和女性的幸福感呈正相關性。 一般人都知道,女性會傾向喜歡比自己高的男性是基於演化的關係;但並不知道高個子的丈夫是否會讓妻子更高興。

  2. 2020年4月8日 · 曾著有《日本人真妙》、《東京 OL 不能不約會》等暢銷書的旅日作家 中古小姐,寫下這段期間在疫情嚴重的美國,她與醫生老公魔人的甘苦談和身為醫療人員的辛苦與使命感。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旅日作家 中古小姐 多麼希望能失業。

    • 「只看了遺體一眼,便觸動我身為法醫的直覺反應」
    • 一通電話,一張傳真,觸動思考的神經
    • 若以「溺斃」結案,真相擁有不會水落石出
    • 推薦閱讀

    「醫師,遺體已經準備好了。」助理前來喚人,我隨之前往解剖室。 近畿大學法醫學教室位於大學附設醫院旁的研究棟一隅。研究棟中最寬敞、明亮、乾淨的地方,就是解剖室。遺體運達後會直接送往解剖室,安置於解剖台上。 其實,被送來的遺體不見得都是「完好如初」的狀態。有的渾身是血,有的則有部分損傷;或許會遇到已腐敗的情況,也有可能已經化成白骨。在這些狀況下,只會先打開屍袋確認遺體全身的狀態。不管怎麼樣,若須解剖,送上解剖台的遺體必須是軀體打直的仰躺狀態。 這天要解剖的遺體據說是溺斃的,是一名年紀大約 30 多歲的魁梧男性。應該才剛過世不久,損傷部分甚少。 不過,只看了遺體一眼,便觸動我身為法醫的直覺反應。 我問助理:「確定是這具遺體沒錯嗎?我接到的聯絡說是溺斃……」 警方在幾天前接獲下述通報:「我朋友跟貓玩...

    從前法醫必須親赴事件現場,如今則不需要。若現場留有遺體,會先請驗屍官勘驗。無論是病故還是自殺,甚至是殺人事件,最先檢視遺體的人是驗屍官。勘驗過後,若被判定為「具有疑點的死亡」,遺體便會被轉送至法醫處,透過解剖找出死因。因此,我的任務往往從一通電話、一張傳真開始。警方所發出的傳真會列出各項資訊:接獲報案時刻、抵達現場時刻、是否曾送醫、遺體的直腸溫度為……。 在遺體送達之前,我會先將這些資料看過一遍,掌握遺體發現時的狀況。在這過程當中,有時也會產生疑惑。關於此案件,事前我所收到的傳真記載的是「溺斃」,隨後接到的電話也是如此說明。可是,「溺斃」這點分明有異。一看便知頸部以上的部位明顯充血,檢視過死者的眼睛後,讓我更加確信這點。眼球何止是充血而已,甚至已完全反黑。溺死是不會這樣的,這是頸動脈被勒住時...

    思考半晌後,我突然靈光乍現,詢問了在場陪同相驗的刑警:「案發現場有柵欄嗎?鐵製圓柱形的那種,高度大概 1 公尺左右。」 「醫師,您知道現場環境長怎樣喔?」 「不,我不知道。可以幫我確認一下嗎?」 他們立刻請位於現場附近的偵查員進行確認,果真如我所言。 「我沒說錯吧?死者是遭人殺害的。」 事情始末大致如下:當時被害人倚著環繞池塘設置的鐵欄杆站著,而凶手則從背後接近,伸出左臂勒住被害人頸部的同時,右手抓住其肩膀使勁將其身體往下壓。被害人在背部貼著欄杆的狀態下遭到勒頸而身軀後仰,此時所產生的欄杆壓痕被身體線條吸收,才會形成略顯彎曲的形狀。 凶手正是向警方報案的男性。男性供稱:「他老是把我當成跑腿呼來喚去,真的很不爽。當天也是被無理刁難了一番,還被罵白癡。」看著站在池塘旁毫無防備的被害人背影時,這名...

    【與死囚對眼,你敢按下板機嗎】輪流當槍手、千萬別對到眼,法務部擬減輕法警心理陰影 翻倒的椅子、濺滿血跡的床單、敞開烤箱裡的蛋糕——這些袖珍小屋居然是命案現場 台灣為何禁止死刑犯的器官捐贈?醫師:槍決完還有呼吸就送醫院根本是「活摘器官」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解剖台上的真相:相驗超過2萬具遺體的日本法醫鑑識檔案》,由 台灣東販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3. 2019年12月6日 · 那是「9 號地下室」,房間內牆壁貼滿泡棉,房門不曾關閉,僅有一人在門旁看守,沒想到這個房間,竟然是刑求最慘烈的地方,後來共有約 24 人對紀萬生嚴刑拷打。. 紀萬生的左耳也因當時的刑求而失聰。. 他說,「我進去的時候 70 公斤,41 天後只剩60 ...

  4. 2017年4月20日 · 2016年八田與一的銅像遭狠心斷頭,也出現不少文章探討他對台灣付出的奉獻。. 然而鮮少人知道的是,將一生獻給台灣農民的八田與一,妻子最後卻不得善終─選擇投水自盡。. 這背後,到底是怎麼樣的故事?. (責任編輯:黃靖軒). 八田與一銅像。. (圖片 ...

  5. 2017年4月27日 · 這篇文章為我們整理出3點差異。 (責任編輯:王愉賀) 無論男女,台灣人都很介意「老」這回事,偏偏歲月是把殺豬刀,該來的總是會來,殺得快還是慢而已。 但老天總是不公平,有些人就是不易顯老,30歲看起來像20歲、40歲看起來像30歲,硬是凍齡10年。 到底是什麼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呢? 主要的差別在於膚質、骨相與心態。 膚質畢竟是最重要的年齡判斷依據,為什麼說 娃娃臉的人不顯老 ,因為娃娃臉比較圓潤有肉,代表皮下脂肪較多、膠原蛋白較豐富,表皮不易失去支撐而產生皺紋。 皺紋又分為動態紋與靜態紋,動態紋是指一些因為重覆性動作而產生的皺紋,如笑紋;而靜態紋是指臉部失去彈性而產生的皮膚細紋。 雖然都會顯老,但靜態紋的殺傷力較強。

  6. 2017年2月7日 · 經營愛情. 「年齡差距」真的不是問題嗎?. 美國兩性作家建議:戀人最多相差 8 歲.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曾經轟動台灣的修杰楷和賈靜雯戀情,因為相差 9 歲而被受關注。. 事實上,年齡差真的會成為阻礙雙方相戀的關鍵,本文作者 Scott Spinelli 是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