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6日 · 「每一次上堂都好開心,想再繼續上! 」另一位同學說。 為期十節的課程,每節也有不同的主題,包括身體及腦袋、情緒、想法與行為、合作及社交技巧等,學生透過不同的活動,從而認識自我,學習自我管理,懂得與別人溝通合作,當中也會有家長課堂,讓家長了解更多,並配合導師在課堂所教的,進一步實踐。 班主任黎老師表示,情緒課對學生有正面的幫助,他們可以學習什麼是情緒,懂得用身體去表達,也從中學識跟別人相處,尊重別人等,「透過靜觀練習及呼吸,學生可以平復情緒,令自己靜下來。 」她更指課程很適合一年級學生,她說:「情緒管理愈早學愈好。 + 10. 柏霖媽媽指兒子參加校內的情緒課程後,有很大的轉變,懂得顧及別人感受,控制自己的情緒。 兒子學會控制情緒 顧及別人感受.

  2. 2017年4月20日 · 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社會服務協調主任吳健文推介以下多本處理小朋友不同情緒和行為的繪本父母可以從中選擇幾本趁本周日23日世界閱讀日」,跟孩子一起展開親子共讀之旅。 攝影:陳嘉元. 1. 自理能力:《衝衝衝超人》 此書用幽默的方式與小朋友討論衝衝衝準備好的優缺點幫助孩子改掉拖拖拉拉的習慣家長又可掌握到管教技巧。 面對小朋友的偏差行為,父母可跟他們訂立自然後果和訂定後果。 例如小朋友賴床,父母可任由他遲到一次,在校受罰,製造自然後果,讓他明白行為會帶來的影響。 之後家長可以以一個陪他一起解決問題的角色,跟小朋友商量下一個早上要如何避免遲到。 另外,父母又可因應子女不當行為而訂定的後果。 例如小朋友答應了起床但做不到,可取消原本周末編排了的玩樂活動。 作者、繪者:秋山匡.

    • 甚麼是靜觀?
    • 梳理情緒 避免衝動回應
    • 「新生‧身心靈」 靜觀親職課程

    「靜觀親職」 (Mindful Parenting)課程是由荷蘭教授Professor Susan Bögels創辦,是一項著重體驗而有實證支持的介入方法。靜觀親職的原理是這樣的:家長可以學習更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留意和子女相處的「此時此刻」,對於自己和子女的身心狀態和需要更為敏銳,並在親子相處時培養出寬容的心去面對自己和孩子。 與此同時,家長亦可以善用這種覺察力,探索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經驗所發展出來的負面反應,同時以更有智慧的方式對待孩子、伴侶或家人。取而代之,家長可以選擇更有效的方式回應,從而提升親子關係的質素。

    有見香港家長壓力日增,新生會近年引入「靜觀親職」八星期課程,希望幫助本地家長減輕親職壓力及改善其子女身心健康。課程內容涵蓋不同主題,例如靜觀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提高自我覺察、如何處理與子女的衝突,也會探討父母成長的過程及經驗如何影響他們管教下一代。此外,課程亦包括不同靜觀練習、小組討論與分享,同時設有家課,參加者需每天花約45分鐘進行練習。 那麼,甚麼人才適合參加「靜觀親職」課程?Candice指,課程對象包括任何父母,願意照顧自己身心需要、改善親子關係的人士。有興趣人士可以先作登記,職員會為其進行簡單評估,以了解其壓力程度,如屬於較大程度即可報名參加課程。 Candice認為,參與靜觀親職課程的家長,更能察覺自己日常對子女的衝動式教育方法,透過留意自己的情緒及反應,給自己時間及空間去照顧子女...

    新生會旗下newlife.330於2019至2021年舉辦「新生‧身心靈」靜觀親職課程,並招募4至17歲小朋友的家長參與研究計劃,藉此了解靜觀親職對減少香港家長親職壓力及改善其子女身心健康的成效。課程主要針對父母在教養子女時的壓力反應、如何以靜心的態度和子女相處、探索家長自己的成長過程、學會更加照顧自己。課程適合對於教養子女感困難和壓力、願意照顧自己身心需要、改善親子關係的父母參加。 四月份靜觀親職課程現正接受報名,費用全免。 詳情及報名:https://forms.gle/RH7p6RPdGZybSbWr5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3年3月28日 · 自我意識. 能察覺情緒並可以監控情緒變化透過對內心的情緒有足夠的把握性可以更理解自身的優缺點價值觀及相關目標並準確下決定. 自我管理. 建立於對自身意識察覺力具自我管理情緒並控制情緒避免失控的能力當負面情緒例如悲傷緊張痛苦等情緒來臨時懂得自我安慰並於短時間可以走出情緒的波動。 自我激勵指的是因為某一個目標而指揮情緒的能力,尼爾.高曼認為這一個能力透過情緒控制而實現自我激勵,從而積極熱情的投入而取得成功。 移情. 情緒智力中的一種重要能力,它是一種關於人際關係的能力,具移情能力可以透過社交信號感受到別人的需求與慾望,理解他人的情緒從而達至有效率的溝通。

  5. 2020年4月23日 · 因為發脾氣心情就變好嗎?簡單的文字和獨特的畫風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是能引起孩子共鳴的情緒管理繪本。 2.《顏色妖怪》 出版社:華碩文化 系列:立體書系列 作者: Anna Llenas (撰文/繪圖) 譯者:華碩文化編輯群 出版社:華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顏色妖怪》內容介紹:顏色妖怪覺得今天的心情有點亂,他需要修補他混亂的情緒。 他有辦法把快樂、憂傷、生氣、害怕和平靜放回原位嗎? 藉著這本書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情緒,就像我們教孩子認數字、認顏色、認形狀一樣,做父母不該壓抑他的情緒,而是要幫助孩子表達自己、 認識自己的感覺。 《顏色妖怪》 3.《暴跳牛的心情罐子》Moody Cow Meditates. 作者/繪者: 凱莉.李.麥克林 (Kerry Lee MacLean)

  6. 2023年7月21日 · 社會新聞. 書展2023精神科醫生藉克服讀寫障礙 教父母管理情緒助子女成材. 撰文:鄧穎欣. 出版: 2023-07-21 17:17 更新:2023-07-21 17:40. 10. 為人父母期望子女成材,但子女的心理健康亦不能忽視。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前教授兼系主任黃重光花6年撰寫新書,向家長分享如何培育子女成為「百萬富翁」,自幼有中文讀寫障礙的他大談個人經歷,因讀書成績不佳幾近不能升中,在父親鼓勵下發奮成為醫生,認為子女成長與父母的心理健康息息相關。 就日前DSE放榜後有考生墮樓,黃重光認為,學生和家長都要了解自己的情緒,父母可聆聽子女抒發情緒,鼓勵接納事實「放開所失」,及計劃未來。

  7. 2022年3月30日 · 出版: 2022-03-30 11:51 更新:2022-03-30 11:51. 3. 第五波疫情殺到,全港學生由半日制面授課堂,被逼轉回網課。. 過去兩年,疫情反覆令學校的授課模式變來變去,網課、半日授課,又轉回網課,令學生難以適應。. 家長與孩子相處機會增多,想保持良好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