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30日 · 內容分析. 1)交代身份. 作者因為革新失敗,被貶永州,一直被投閒置散。 由於自己是帶罪之身,因此自稱「僇人」,至於「恆惴慄」,就是指終日戰戰兢兢的心情。 2)遊歷過程. 作者在公餘與友人結伴,在永州附近遊歷。 作者寫一行人遊歷了「高山」、「深林」、「迴溪」,並自言是「幽泉怪石,無遠不到」,自以為已經盡覽永州奇山異水。 3)宴飲過程. 作者在遊歷的時候,跟友人「披草而坐」,甚至是「傾壺而醉」,喝醉後就「相枕以臥」,平日思慮的事情,在夢中也會出現,醒來之後,就想離開當地。 佈局重點. 作者撰寫這一段的目的: 1.交代身份,並為遊西山作鋪墊。 2.以永州各處山水,突出西山景色奇特,與別不同。 3.作者遊西山前「起而歸」,跟下文遊歷西山後「猶不欲歸」的表現,形成強烈對比。 第二部分:得見西山.

  2. 2015年10月5日 · 郵筒搜索隊隊長冼偉文6年前創立搜索隊,與大學教書時的學生四出搜尋舊郵筒,又製作地圖記錄殖民地時代鑄造的郵筒特色。 他指圖中這款喬治五世時期郵筒在香港只有7個仍在服務,上面用美術草書組成的GR標記內有羅馬數字V,代表君王年代。

  3. 2020年12月15日 · 文言遷移:仁、禮、孝、學——〈論仁‧論孝‧論君子〉的概念結構. 【明報專訊】孔子去世後,學生整理上課筆記,編輯成《論語》,共20章,記載了492則孔子的說話與故事。. 「論」有編撰的意思,「語」指孔子的說話。. 〈論仁‧論孝‧論君子〉從《論語 ...

  4. 2015年4月29日 · 【明報專訊】萬事萬物皆順勢而行,待人處世該循理而為,這樣的處世態度至為恰當。 莊子提出「緣督以為經」,原句是:「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意即謂不偏不倚,順循中虛之道,以順着自然的理路為常法。 「緣督以為經」源出《莊子.養生主》,當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更為人熟悉。 〈養生主〉本意論養生,我們經常提出要順應自然,原因何在? 莊子給予最佳的詮釋——「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循自然之理,可以保障自身,免受傷害,以達養生益壽之效。 庖丁解牛 按牛天然結構解剖. 要清楚理解「緣督以為經」之義,可先閱讀「庖丁解牛」的故事。 有天庖丁為惠君宰牛,手接觸的地方、肩膀靠着的地方、腳踩着的地方、膝蓋頂着的地方都有規律作響,宰牛手法嫻熟,惠君對此讚歎不絕。

  5. 2015年5月15日 ·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6. 2018年12月7日 · 【明報專訊】由台灣「九合一」選舉、香港立法會九龍西補選以至校園學生會選舉,站台人物都展示出不同的領袖姿態。 在台港選舉結果出爐前的周五黃昏,福建中學(小西灣)與衛理中學中六生齊集禮堂,談談對領袖的看法。

  7. 2021年4月28日 · 【明報專訊】「唔緊要」可分為心甘情願的「禮讓」和強迫「忍讓」,分別在於前者是發自內在的禮,尊重別人的善心;後者則是禮教外在的約束。 常人比喻「忍」字就是「心字頭上一把刀」,有一把刀架在心上,動輒被砍,只好默不作聲,故作「忍」。 把氣往肚子裏吞,忍久了卻化成怒火的計時炸彈憋在心裏。 在忍不住要去廁所時不禁思考:我們為什麼要忍,什麼時候需要讓? 宋襄公之仁 讓敵軍佈陣. 諺語「戰場無父子」,意指在戰場上決一勝負,只論輸贏,不講情義,儘管是父子也「無情講」。 史上有君主打仗時,也能把「唔緊要」精神發揮到極致,現世看來就是笑話。 「春秋五霸」指春秋時期爭霸中最具代表的五個諸侯,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高舉仁義大旗的宋襄公被廣泛認為是春秋五霸之一 (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

  1. 相關搜尋

    木村文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