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0日 · 投資基金公會一項退休調查顯示在職受訪者估計需要762萬港元才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公會退休金委員會聯席主席曹偉邦表示,過往市場預計500萬至600萬元已足夠退休,但近年通脹升溫,在職人士更關注人均壽命延長,以及提早開始計劃退休,並對退休期望增加,維持退休前生活的金額估算大幅上升,當中高收入人士的金額就更高。 提到受訪者對於強積金回報要求遠高於實際水平,曹偉邦認為,高回報來自高風險,如果未能承受過高風險,就應將目標期望降低;但不應過於頻密轉換投資組合,以換取更高回報。 他強調,不能盲目追求高回報,因為若果供款太少,實際獲利金額亦可能不多;亦要視乎資產類別、退休後如何管理資產等。 他又指,如果本身有強積金以外的投資資產,例如物業、股票和基金等,可以考慮調整其他資產投資策略,以改善回報。

  2. 6 天前 · 中銀基金自2018年成為全市場首批養老目標基金管理人以來已逐步建立起了養老目標基金產品體系涵蓋了養老目標風險養老目標日期兩條旗艦產品線產品線相對完善力求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人需求其中養老目標日期基金是根據投資者的退休日期設計相應投資策略隨退休時間臨近逐步調整權益資產的投資配置比例而目標風險基金則是根據投資人特定的風險偏好設定權益類資產與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養老目標風險基金的目標風險等級由低到高可分為保守穩健平衡積極等供投資者參照自身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2022年11月,證監會披露首批《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中銀基金的養老目標基金產品成功入選首批名錄。

  3. 04月26日 05:00 新浪網. A股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社保基金長期持有股浮出水面。 作為風格穩健的長期投資者,社保基金被譽為市場“神槍手”。 截至4月25日,已公佈2023年年度報告的上市公司中,社保基金最新出現在539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榜,合計持股533億股,合計市值高達3471.7億元。 向前追溯發現,48只社保基金持有期超過10期(一期為一個季度),華僑城A、華潤三九、華魯恒升等多隻個股獲社保基金連續持倉時間甚至超過10年。 重倉金融股. 社保基金對金融股一直情有獨鍾,同花順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社保基金僅對銀行行業的持倉就已經超過1600億元,銀行業成為社保基金第一大重倉行業。

  4. 2023年11月20日 · 投資基金公會一項退休調查顯示受訪的在職人士平均約37歲開始規劃退休預計約61歲退休平均需要762萬元才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高收入受訪者所需金額明顯更高調查指受訪者平均預計儲蓄僅能維持17年退休生活考慮到人口老化趨勢以本港平均預期壽命85歲計儲蓄明顯不足調查於8月底至9月中進行透過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1001名25至64歲在職香港居民以及80名已退休人士。 調查發現,65歲以下的在職人士要求強積金投資的每年平均回報為11.4%,退休人士要求8.9%;在投資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和基礎設施債券方面的回報,更要求高達13%和12%的回報。 不過,自強積金推出至今年6月底,股票基金回報僅約3.8%,混合型基金約3.7%。 你可能喜歡.

  5. 5 天前 · 新加坡2024年5月28日 /美通社/ —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知名聯合單一家族辦公室 Kamet Capital (以下簡稱「Kamet 」)在超低利率市場環境中低配傳統固定收益資產五年後,推出了其 收益最優化投資組合策略 。. Kamet是近三年來率先重新定義投資收益的家族 ...

  6. 2024年3月8日 · 03月08日 18:55 新浪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唐婧 北京報導. 養老是每年全國兩會都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這不僅是因為中國老齡人口眾多,也是因為養老是我們每個人都遲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解決14億多人口的養老問題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而“可負擔”正是其中的關鍵詞。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講席教授、中國信託業協會養老信託專業委員會主任金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養老金融是普惠金融轉型升級的方向之一。 從概念上講,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對象不僅包括小微企業,也包括居民家庭。

  7. CPPIB是加拿大最大的退休基金資產淨值逾3萬億港元據其向SEC的披露基金目前持有1085家美國上市證券投資組合規模約792億美元換言之CCPIB最新阿里巴巴持股只佔其美股組合約0.35%該基金上季增持最多的美國上市證券依次序是微軟MSFT)、蘋果AAPL和博通AVGO),阿里巴巴排行第5。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MD港股】港股兔年收爐,恒指累跌28%,為歷年最差表現的兔年. 【MD美股】Arm季績超預期加指引強勁,股價飈近48%、升穿100美元. 【汽車板塊】「未來能源」投資得過? 鎖定焦點股ETF. 【MD市場熱話】中證監主席吳清上任 換人後A股有運行? 【MD專家分析】2024年:AI醫療板塊必火,一圖看五大產業趨勢.

  1. 相關搜尋

    退休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