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8日 · 2018年3月通过国际竞标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院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和以廖海黎为首的桥梁风工程团队成功中标大桥的风洞试验项目。 历经4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圆满完成。 一定要做好. 2018年3月底,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收到大桥承包商从土耳其发来的邮件,告知中心中标恰纳卡莱大桥风洞试验项目,这个喜讯让整个团队沸腾了起来。 回想1989年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建立之初,风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廖海黎与团队成员一起做梦、圆梦,直到2008年终于建成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边界层风洞,使实验室具备了跻身国际先进风工程科研机构的硬件条件。 30年来,实验室先后完成了国内外100多座大桥的抗风试验,包括刚刚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

  2. 2018年9月4日 · 如今,轻金属&电池材料研究团队,不仅在电池负极材料设计制备、储氢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而且开发出可在宽温(-45℃~60℃)域应用的新型镍氢电池,更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遇冷则弱”成电池短板. 你或许有过 ...

  3. 2018年2月1日 · 澳门科学馆:科学原来很近. 从金莲花广场出来,沿着海岸一直走,远远眺望,只见一个造型奇特、科学味甚浓的银色建筑矗立于海面之上。. 它由一个倾斜的圆锥体、一个半球体和一个菱形的基座组成,外墙以银灰色的金属铝板饰面,辅以深色的花岗岩。. 这个 ...

  4. 2017年3月15日 · 李连生造假案水落石出. 2011年1月,科技部发布通告,因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被科技部公开撤销其昔日获得的国家科技奖项。. 具体原因为李连生存在代表著作 ...

  5. 2022年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确定为“创新争先、自立自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广大 院士 不仅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是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的典范。 2022年,有20位中国 科学院 院士 迎来百年诞辰。 回望百年,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他们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成为启迪后人的榜样。 科学 网特 设专题,带您走近百岁 院士 的人生历程,讲述他们求真求实、科技报国的感人故事,展现他们开拓进取、潜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头条. 更多>> 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在京启动.

  6. 2017年11月27日 · 在中国,科技史研究在“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中成为一个学科及一项职业化和建制化的学术事业,其标志是1957年元旦中国科学院创设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60年来,科技史学家肩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术使命,认知科技传统,勾勒发展之迹,探求创新规律,为科技事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科技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 早在20世纪前半叶,竺可桢、叶企孙、李俨、钱宝琮、朱文鑫、李乔平、章鸿钊、思成、刘仙洲、王振铎、万国鼎、王庸、李涛、钱临照和严敦杰等学者就开始发掘各种史料,追溯中国的科学技术传统。 科技史研究在中国的职业化和学科建制化得益于时代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

  7. 2014年12月3日 ·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龙的尾巴是拖在地上的。今天科学家们才发现,实际上, 龙的尾巴是悬在空中的,且具有防御作用。 1905年,威尔士王子爱德华七世将这副复制品从美国卡耐基博物馆要了过来。明年,这幅骨架将迎来入馆的110周年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