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郡王,男, 滿族 ,1697年出生,封果毅親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異母弟。 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七。 旗籍正紅旗。 三年戊午二月初二日醜刻卒,年四十有二,諡毅。 著有《春和堂》、《靜遠齋》諸集。
      baike.baidu.hk/item/果郡王/8980736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0月26日 · 《甄嬛傳》中,果郡王(即果親王)溫文儒雅、文武雙全,是後宮眾多女子的夢中情人,但果郡王卻不為所動,只傾心於甄嬛一人;後來,雍正皇帝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任職位
    • 人物生平
    • 妻與子
    • 歷代世系
    • 劇集人物

    果郡王,男,滿族,1697年出生,封果毅親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異母弟。其初行次為第二十七。旗籍正紅旗。

    三年戊午二月初二日醜刻卒,年四十有二,謚毅。著有《春和堂》、《靜遠齋》諸集。

    •中文名:果郡王允禮

    •別名:胤禮

    •國籍:清朝

    •民族:滿族

    •出生地:紫禁城

    •出生日期:公元1697年3月24日

    雍正元年四月,封果郡王,尋命管理藩院事。三年,以實心為國、操守清廉,特命食親王俸,班在順承郡王上。六年二月,以效力忠誠,晉果親王。七年七月,命管工部事。八年八月,命總理戶部三庫事。十一年八月,授宗令。十月,命管戶部事。十二年七月,命往泰寧,伴送達賴喇嘛還藏並巡閱沿途駐防及綠營官兵。十三年四月,回京。五月,命值辦理苗疆事務處。八月,雍正病危,受遺詔輔政。乾隆即位,命總理事務,解宗令,管理刑部。十一月,賜食親王雙俸,免宴見叩拜。乾隆元年三月,以事奪雙俸。三年戊午二月初二日醜刻卒,年四十有二,謚毅。著有《春和堂》、《靜遠齋》諸集。一子一女,早卒,以從子為嗣。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時生(公元1697年3月24日)。

    雍正評價皇十七子胤禮:“實心為國”“盡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胤禮從康熙四十四年,九歲開始隨駕巡幸,至康熙謝世無封。

    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給禮部諭:“景陵辦理修飾甚好,十七阿哥、孫渣齊、薩爾那甚屬盡心,敬謹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禮為多羅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五月二十七日,雍正命“以果郡王署右翼前鋒統領”,隸屬前鋒營。

    七月初六日,著果郡王允禮管理正黃旗蒙古都統事務。七月二十七日,著果郡王允禮管理鑲藍旗漢軍都統事務。如此,胤禮兼任兩個旗的都統事務。

    嫡福晉鈕祜祿氏,果毅公阿靈阿之女;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第一子,未有名,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時生,母為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雍正十二年甲寅十月初八日申時卒。

    第一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時生,母為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於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九日子時卒,年二歲。

    第二子(承繼子)雍正帝六阿哥、乾隆異母幼弟,多羅果恭郡王弘曕。

    1723年—1738年允禮,聖祖第十七子。雍正六年晉果親王,乾隆三年薨,諡號毅。

    1738年—1765年:弘瞻,世宗第六子,允禮承繼子。乾隆三年襲果親王,二十八年緣事降多羅貝勒,三十年復進多羅果郡王,尋薨,諡號恭。

    1765年—1789年:永瑹,弘瞻第一子。乾隆三十年襲果郡王,五十四年薨,諡號簡。

    1790年—1791年綿從,永瑹第一子。乾隆五十五年襲多羅貝勒,五十六年卒。

    1791年—1806年:綿律,弘瞻第二子永璨之第一子,永瑹嗣子。乾隆五十六年襲多羅貝勒。嘉慶十一年革退。

    1833年—1881年:綿徊,永璨第二子。嘉慶十一年襲固山貝子。道光十二年卒。

    電視劇的果親王的原型為甄嬛傳小說的虛構人物玄清,因此不要將電視劇的果親王當成歷史上的的果親王,當個虛構人物看待。

    《甄嬛傳》中,果郡王(即果親王)俊秀儒雅、文武兼得,被觀眾譽為“眾多後宮女子之中的春閨夢裡人”。然而果郡王卻不為所動,只傾心於甄嬛一人。對此,李東學表示,“果郡王不同於宮中爭權奪勢的皇室子弟,他慶幸自己並非帝王之身,不必將朝政瑣事縈繞於身,他不求嬌妻美妾如雲,只盼與愛人廝守到老”。而劇中的長笛(名為“長相守”)作為果郡王的隨身攜帶之物,不僅是他紓解心中煩愁的樂器,更是與甄嬛之間的“傳情”工具(劇中甄嬛的琴“長相思”與王爺的笛“長相守”原本就是一對,長相思與長相守似乎也注定了允禮與甄嬛這對苦命鴛鴦最終也只能“長相思”無法“長相守”的命運)。戲中,當甄嬛為舞蹈一籌莫展時,果郡王吹笛緩緩而來,以悠揚笛聲助甄嬛一臂之力,並使她突發靈感,翩翩起舞,令皇帝傾倒。之後,果郡王更是多次以吹奏笛曲的方式向甄嬛婉轉表達愛意。李東學稱,“果郡王愛著甄嬛,卻又不能僭越宮廷之禮,只能藉由笛子來抒發相思之情”。

    《宮鎖珠簾》中,果親王也有相關類似劇情上演。

    劇中情感:“甄禮戀”情深繾倦感動觀眾

    劇中,果郡王允禮初次邂逅甄嬛便對其一見傾心,之後兩人在詭譎多變的後宮爭鬥中譜寫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宮廷絕戀。“他只求付出,不求回報,願意為愛放棄王位,甚至獻出生命,這是全劇最讓我感動的細節。”李東學坦言,“允禮的愛情觀是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我想,真正的愛情,是可以超越生死、時間、空間這一切的。”

    當“果郡王”喝下毒酒,用生命換取甄嬛安全的情節更是成為《甄嬛傳》中的“終極淚點”,賺取無數觀眾的眼淚。如此“虐心”的橋段讓不少網友感到難以接受,而全劇唯一的這段真愛——“甄禮戀”的情路坎坷更讓觀眾感同身受。一位名為“草妖”的網友就直言:“被李東學深情而憂鬱的眼神秒殺,特別是他赴死前含情脈脈地注視著甄嬛的那一刻,真是讓人心碎。”很多女性觀眾也表示,可能每個女人都盼望背後能有一位像果郡王允禮一樣默默注視自己,而又永遠不求回報的戀人吧。

  3. 2024年4月28日 · 《 後宮甄嬛傳 》是 2011年 的一部中國古裝宮廷劇,根據 流瀲紫 的網絡小說《 後宮:甄嬛傳 》改編而來,由 鄭曉龍 導演。 該劇以 清朝 雍正帝 的在位期間為故事背景,以「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刻畫核心,鉅細靡遺的描寫了女主角 甄嬛 在入宮為妃後,一路過關斬將,參與毒殺皇帝,並榮昇為 聖母皇太后 的全過程。 《後宮甄嬛傳》是鄭曉龍拍攝的第一部古裝劇,電視劇版在小說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劇情改造 [1] ,播出後掀起了中國電視劇中 宮鬥劇 和 大女主劇 類型的熱潮。 該劇在全球 華語地區 收視長虹,多次重播,但也因作者流瀲紫 涉及抄襲 引發爭議。 背景與發行 [ 編輯] 簡述 [ 編輯]

  4. 《甄嬛傳》中,果郡王(即果親王)俊秀儒雅、文武兼得,被觀眾譽為“眾多後宮女子之中的春閨夢裏人”。然而果郡王卻不為所動,只傾心於甄嬛一人。

  5. 更多義項 . 《甄嬛傳》是 北京電視藝術中心 於2011年出品的清裝宮斗劇,由 鄭曉龍 執導, 流瀲紫 編劇, 孫儷 、 陳建斌 、 蔡少芬 、 劉雪華 、 李天柱 、 蔣欣 、 李東學 、 陶昕然 等主演。. 該劇改編自流瀲紫所著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 ...

  6. 甄嬛,小說《後宮·甄嬛傳》、電視劇《甄嬛傳》核心女主角,小說及電視劇中靈魂人物,原名甄玉嬛,後因嫌玉字俗氣而改名甄嬛,電視劇版由孫儷飾演。 甄嬛 天生麗質,與...

  7. 2017年12月11日 · 甄嬛傳》的人物,有的人嚮往愛情,比如甄嬛果郡王、皇帝、皇后、華妃、葉瀾依、浣碧、孟靜嫻…… 有的人對愛失去了信心,比如安陵容、敬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