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痛症治療課程 相關

    廣告
  2. 中華經筋醫學研究會林會長親自教授臨床實用技術,令學員在最短時間内掌握箇中技巧。 親自編制課程。講解清晰易明。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0日 · 專題報導. 關節痠痛,如何抗最有效? 緩解篇. 列印. 文/張甄芳. 諮詢專家 PROFILE. 王貞棣 台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李科宏 長庚桃園中醫醫院骨傷科主任. 緩解篇. 痠痛,是退化性關節炎最明顯也是最困擾的症狀,無論是中西醫學,目前都是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來緩解疼痛。 疼痛是退化性關節炎最大的困擾,患者經常每天早晨起床,都是感覺骨頭僵硬、疼痛,必須暖身好久才會覺得活絡一點,上下樓梯時,膝關節也常是一陣陣痠痛。 針對退化性關節炎,中、西醫各有不同的緩解方法,能避免無止盡的疼痛,減少患者的生活困擾。 【西醫止痛】 台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貞棣表示,軟骨是骨頭間的緩衝墊,它像是避震器一樣,可以避免骨頭和骨頭的磨損。

  2. 台灣疼痛醫學會林至芃理事長表示纖維肌痛症的核心症狀是廣泛性疼痛這些病友的中樞神經系統會把一般人不會引發疼痛的訊息異常放大可能會感受到劇烈無法忍受的疼痛。 而且這些廣泛性的疼痛,在全身的很多部位都有可能發生,像是出現腹痛去看腸胃科、胸痛去看心臟科、筋骨痠痛去看復健科或骨科、神經外科等,也因為長期痛苦不被了解,往往會情緒比較低落、煩躁,工作表現也可能比一般人來得差。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蔡佩珊教授表示,纖維肌痛症病友,若同時有失眠的情形,也會加重疼痛的強度,就會看更多的門診、服用更多的藥物,他們所受的折磨,並不亞於其它病痛,期盼應被國人理解、重視。 教育、心理、藥物、健身四大支柱 緩解疼痛要耐心. 在疼痛門診,也常常會有纖維肌痛症的病友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問,「這是絕症嗎? 會不會好?

  3. 2024年5月25日 · 醫療特寫. 胡新實 融合中西,打擊疼痛. 列印. 文/吳靜美. 台北榮總疼痛控制小組組長. 胡新實 融合中西打擊疼痛. 別以為胡新實只專注在疼痛治療對於麻醉技術的改良只要對患者有益他也很用心。 他是正統醫學訓練出身、在醫學中心濟世救人的醫師,但眼看著許多患者跑遍各醫院,也不一定能改善病痛,於是以西醫解剖學為基礎、加上中醫學的經絡觀念,用最簡單、最便利的方法,為病患解決雖不一定會致命、卻讓人痛不欲生的疼痛問題。 他,就是台北榮總疼痛控制小組組長胡新實。 一心嚮往海洋 為父母學醫從小嚮往海上浪漫生活的胡新實,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放棄了高分錄取的第一志願海洋大學輪機系,進入國防醫學院就讀。 雖一心想走外科,覺得外科才像真正的醫師,但當時三軍總醫院外科剛好沒有缺,於是選擇了與外科.

  4. 腰背部就如支撐房子的樑柱一旦腰背部初期出現痠痛症狀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與復健經過10年或20年後再出現問題時症狀將會變得嚴重治療 ...

  5. 2024年5月5日 · 醫療特寫. 這裡、那裡,該掛哪一科? 列印. 文∕楊琇雯. 醫師來幫您診斷後再決定. 這裡、那裡,該掛哪一科? 有嚴重症狀困擾許久或初上醫院,真的不知道該掛哪一科的患者,可找一位有經驗的醫師當您的家庭醫師,讓這位醫師來幫您診斷後,再決定該掛哪一科? 在台中從事業務工作的陳先生經常腰痛,以為只是工作勞累多休息就好,也不願請假看醫師,偶爾到受不了時,買個痠痛藥布或止痛藥應急。 大半年過去了,情況未見好轉,反而演變成天天都到無法起身上班,才去附近診所求診。 吃了些肌肉鬆弛劑,做了幾次物理治療之後,症狀有減緩,但並沒有完全癒,於是北上到大醫院看醫師。 但醫院裡這麼多科別,陳先生根本不清楚腰痛到底該掛哪一科,於是服務台人員建議他不如先掛家醫科,請醫師診斷。

  6. 3 天前 · 專題報導. 板機指好痛,該不該動手術來改善? 列印. 文/林嬪嬙. 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出現板機指症狀應熱敷多讓手指休息進行超音波蠟療等復健治療若未能改善可局部注射類固醇來緩解發炎並使消腫假如疼痛得很厲害針劑效果的維持時間會縮短還是會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手指卡卡會腫痛,甚至一彎曲就伸不直,這可能就是「板機指」,初期板機指可能只是痛,休息便能緩解,如果吃藥、復健、打針都難改善,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時,應該考慮手術治療,才能一勞永逸,免除板機指帶來的不適及困擾。 手指卡卡、彎曲喀喀響,小心得了板機指.

  7. 2024年5月2日 · 醫師建議以下3種預防方法: 1.維持正確姿勢: 不良姿勢的形成往往是長期累積而來,加上重複性動作造成對身體的傷害。 因此,不論是走、坐、站、提重物等,維持正確姿勢,可減輕對肌肉、骨骼的負擔,避免產生痠痛不適。 2.適度伸展及休息: 不要維持固定姿勢太久,宜增加工作間的休息次數,盡量每小時休息1次,並且做伸展運動5~10分鐘,尤其加強頸、肩、腹背部的肌肉放鬆。 3.訓練肌力: 要減少痠痛的根本解決之道,可以透過運動訓練,維持肌肉的彈性和力度,並增加脊椎穩定度。 例如:瑜伽、太極、游泳等,都是很好的肌肉強化運動。 (詳細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55期) 推薦閱讀: (1)貧血調理藥膳 (2)97年度優良醫師表揚 (3)頭皮做Spa 絲絲不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