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石硤尾大火 是指於1953年12月25日 聖誕節 ,在 香港 九龍 石硤尾 木屋區 發生的 火災 [1] ,受災面積達45畝,有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 這場大火最終導致了 香港公共房屋 的誕生。 背景 [ 編輯] 國共內戰 前後,大批中國大陸難民湧到香港,於九龍北部山邊多處搭建木屋區,一度有近25%人口居於寮屋。 由於政府在1950年代初認爲湧入香港的難民,只是來香港逃避中國的戰亂和動亂,不會在香港落地生根,認爲他們在中國局勢緩和後便會離開香港,所以政府並未有主動大量興建房屋安置難民。 因爲香港住房不足,所以大部分難民都自行用木頭、木板及鋅鐵片建造木屋,形成雜亂無章的 寮屋 區。

  2. 硤尾大火是指於1953年12月25日聖誕節,在香港 九龍 石硤尾 木屋區發生的火災 [1],受災面積達45畝,有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 這場大火最終導致了 香港公共房屋 的誕生。

  3. 石硤尾 (英語: Shek Kip Mei位於 香港 九龍 西部,是 窩仔山 及 喃嘸山 一個的谷地,以住宅區為主,東與 九龍塘 及 又一村 以 南山邨道 及 大坑東道 為界,南至 窩仔山 的 窩仔街 ,西至 大埔道 與 深水埗 及 李鄭屋 連接,西南面與 塘尾 及 元洲 以 巴域街 為界,北面與 大窩坪 以 龍悅道 為界 [1] ,行政上屬於 深水埗區 。 歷史 [ 編輯] 1947年的地圖同時標示現在石硤尾一帶為「Kap Shek Mi」和深水埗「Shek Kip Mi Street」 石硤尾又名夾石尾(碣石尾),原指 深水埗 南昌街 街尾起的一帶山嶺谷地,早於1900年前已有人定居於兩條從山上流出 長沙灣 的溪澗旁邊。 1911年,石硤尾村有居民75人。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2月28日 · 因為香港歷史有名的「石硤尾大火」,正正是在這年的平安夜發生。 今日焦點 政治外交 經濟發展 社會民生 體育運動 中國科技 智慧生活 超級工程 航空航天 軍事技術 科學探索

  6. 美荷樓的誕生源於1953年12月25日夜晚在石硤尾發生的一場大火(後通稱「石硤尾大火」)。 大火發生在石硤尾山邊寮屋區,使接近58,000人喪失家園。 為了向災民提供長期的房屋設施,包括美荷樓在內的首批8座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應運而生。

  7. LETTERS OF THANKS. 4. MISCELLANEOUS GENERAL MATTERS” ,它的涵蓋年份是26.12.1953 11.03.1955 。 檔案內有不少關於石硤尾大火的照片,是了解這場火災和相關事宜的重要資料。

  8. 石硤尾大火. 講述的是1953年12月25日晚九時半, 九龍 白田村發生空前大火,首由白田上村八家坡起火,除了整個白田上村、中約、下村付之一炬外,還波及 窩仔村 、石硤尾村、大埔道村,直至26日晨二時始被控制,燃燒將達六小時。. 初步估計,被焚去木屋、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