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近日,一项发表于 Nature 子刊的关于新冠后遗症的大型研究,引发全世界广泛关注。. 研究横跨日本、韩国、英国 3 国。. 共纳入370.3万人(其中 76.7万人感染过新冠 );. 韩国队列纳入了 83.6 万人其中 14.8 万人感染过新冠);. 英国队列纳入了 32.6 万人 ...

  2. 2024年4月29日 · 具体来说感染者患哮喘的可能性是未感染者的两倍多是未感染者的2.25倍感染组患过敏性鼻炎的几率高出25%但食物过敏或特应性皮炎没有显着增加另外虽然感染后过敏性疾病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

  3. 2020年1月30日 · 这篇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的文章作者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学等十几个机构论文对截至2020年1月22日已报告的经实验室确诊的425例病例的数据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们发现,这些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56%为男性。

  4. 2020年2月5日 · 28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风信子. 爱幻想的研究生. 26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和第四版做了简单对比,主要关注点有以下几条,不完全,有问题欢迎指正: 在传染源中,正式增加了「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的表述,对应于近期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的发现。 2. 气溶胶 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之前讨论的「粪-口传播」尚未得到证实。 3. 诊断标准对湖北省与湖北以外省份做了区分, 湖北省疑似病例临床表现无需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而将之作为疑似病例中的临床诊断病例标准 。 相当于疑似病例标准放宽,疑似病例中同时具有影像学特征者作为临床诊断病例,这两者都可成为确诊病例。 关于这一点也已有专门的问题讨论: 4.

  5. 2020年2月27日 · 李雷.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谢邀 @王心零. 2.5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其实这个看法很早就有了,就是: 病毒宿主很大可能是非中国拥有的马来穿山甲 ,也就是钟院士提到的发源问题。 基本上三杀: First blood纯粹生信分析发现马来穿山甲最有可能,接下来分别从广东海关和广西海关抓到的穿山甲身上检测到了冠状病毒,其核心区域和2019ncov非常相似,而中华穿山甲却不感染可以说是double kill和triple kill! 真是非我华夏产,其身可带毒啊! 还是要声明: 这依然是一种可能性,除非我们真的找到了那只和人类病毒基本一样的动物身上病毒。 First blood——1个月前,首篇分析:病毒可能来自 马来穿山甲. 这是我1个月前写的一个草稿,但是我胆子太小,所以就没敢发出来。

  6. 15. 被浏览. 9,848.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嗨嗨柠檬. 有武汉人员接触史,然后19号开始低烧。 期间大年初一初九去做了两次血常规以及CT都显示正常医生说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但除了肺部腹泻恶心食欲不振外其他症状基本吻合表现为畏寒低热37-37.4且一天体温早上起来最低)、肌肉酸痛干咳无痰。 怀疑自己是轻症患者,但是未达到做核酸检测标准。 只能靠自己免疫力让其自行退烧了,已经烧了14天。 发布于 2020-02-01 19:00. 现实里的童话.

  7. 2023年5月18日 · 89. 被浏览. 75,464. 1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江晓熙. 伯明翰大学 临床医学硕士. 93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近日来在临床工作中很明显感觉到四月底五月初开始再次感染新冠的人在逐渐增多。 新一波病例增加的部分原因是新的 变异株BQ 和 XBB 变种正在迅速传播 [1]。 距离去年广州新冠爆发,差不多过去了六个月,又迎来了第二波感染的高峰。 不仅仅是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陆陆续续中招。 二次感染的症状大家也轻重不一,从低热、喉咙痛轻微疼痛、身体酸痛,到高热数天、剧烈咳嗽、“小刀拉嗓子”等等,有的也有腹泻了几天的。 大多数人反映第二次感染的症状都比第一次感染轻,体感稍微好一点,病程也更短一些,至少能忍受,不至于影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