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明報專訊現時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最有效的血管介入取栓手術」,治療黃金時間為6小時通常只允許中風時間明確在6小時內的患者接受手術港大醫學院一項為期逾5年的研究透過灌注掃描影像等高階影像掃描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先分析病人腦細胞壞死情况再篩選病人做手術研究發現發病逾6小時的中風病人接受取栓手術後亦有顯著效果36%病人術後可獨立良好生活。 研究團隊稱,經篩選再做手術,治療黃金期可延長,惠及更多病人。 偕瑪麗研5年 為415人施術. 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合作自2018年起提供全港首個24小時取栓手術治療中風,並研究成效,共為415名病人做取栓手術,有55名病人為發病超過6小時患者,當中九成接受手術後腦血管阻塞改善,36%於90天後可獨立良好生活,高於傳統治療的15%。

  2. 2024年5月14日 · 2024年5月14日星期二. 港大醫學院發現中風逾6小時病人接受取栓手術後效果仍然顯著 (15:44) 中風是本港第四大死因近八成中風為缺血性而取栓手術是現今最有效的醫治方法但傳統黃金治療期為6小時並只允許中風時間明確在6小時內的患者接受手術。 港大醫學院一項為期逾5年的研究,採用高階影像掃描篩選病人,發現發病逾6小時的中風病人接受取栓手術後亦有顯著效果,36%病人術後可獨立良好生活。 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合作自2018年起提供全港首個24小時取栓手術治療中風,並監測研究成效,期間為415名病人進行取栓手術,當中55名病人,即13%為發病超過6小時患者,年齡介乎33至92歲;55名病人中,超過9成人接受手術後腦血管阻塞有改善,36%於90天後可獨立良好生活,而傳統治療僅為15%。

  3. 2022年11月28日 ·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每年均接獲逾萬宗中風入院個案如患者屬缺血性中風送院後經評估可獲安排打俗稱溶血針的靜脈溶栓治療」。 不過有患者誤以為溶血針只限於龍頭醫院」,一度拒絕救護員送院圖自行前往另一醫院

  4. 2024年5月18日 · 屯門醫院放射科顧問醫生蕭志偉指出溶栓手術的黃金治療期為3小時團隊接獲消防處通報後會將懷疑中風個案即時送往急救房R房),跨專科團隊將會診包括臨牀評估安排電腦掃描檢查以至與家屬溝通等。 受惠病人增 嚴重者復原更快. 團隊2018年起採用灌注掃描、人工智能等技術,篩選合適病人做取栓手術。 蕭志偉表示,取栓手術傳統黃金治療期為6小時,2018年起他們為病發逾6小時的病人安排腦部掃描,分析壞死組織和缺血組織比例,壞死組織較少的病人可獲安排做取栓手術,現時病發16小時內的中風病人亦有機會做手術,故有更多人受惠。

  5. 2024年5月18日 · 他解釋口腔有大量細菌曾患心瘤做過心臟手術等病史病人在接受洗牙剝牙等見血治療時口腔細菌有可能經血流積聚在心臟引發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積聚的細菌或會連同血塊阻塞腦部血管引發缺血性中風

  6. 2023年7月21日 · 全港近3成缺血性中風由心房顫動引發其嚴重程度及死亡率屬所有缺血性中風病因中最高。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若在服用新型抗凝血藥、即「新薄血藥」期間出現中風,之後更換其他薄血藥或增加再中風的風險;其中若轉用傳統薄血藥「華法林」,復發風險將增96%。 研究團隊提醒,患者如非必要不應在首次中風後隨意轉藥,並須管理好自身的血糖、血壓等風險因素。 中大醫學院腦神經科運用電子健康數據庫「臨床醫療數據分析及報告系統(CDARS)」,收集及分析約4.6萬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於2015至2020年期間,在公立醫院接受新薄血藥的治療數據,發現當中2337人於服藥期間仍然現缺血性中風,其後7成病人維持服用同一種藥物,兩成病人轉用另一種新薄血藥,並有5%則轉用「華法林」。

  7. 2023年4月24日 · 根據統計曾中風人士在5年內再次中風機率達三成因此中風後自我健康管理包括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指數於正常水平極為重要。「三高是導致中風的主要成因三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令血管壁收窄繼而增加缺血性中風的風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