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3日. 歷時九年的 「喜閱寫意:賽馬會讀寫支援計劃」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二 六年撥款一億五千多萬港元主導推行,至今已惠及超過四十二萬名學生。 計劃為有讀寫困難的學生提供實證為本、全方位的學習支援,助他們跨越讀寫障礙,成效顯著。 其中的「小學中文分層支援教學模式」更被教育局採用,於本港小學推行。 「喜閱寫意」 是馬會與政府及社區夥伴三方協作的成果,由教育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協康會和香港扶幼會共同展開,涵蓋學前教育、小學中學及社區,並發展出針對讀寫障礙學生的識別工具、教材套及家長手冊。 計劃開展以來,已覆蓋全港約六成幼稚園學生、小學生比例更超過九成,亦培訓了約七千五百名幼稚園及小學教師。

  2. 這兩個計劃的教學資源可供所有學生、教師和家長免費下載和使用。 為中學生而設的「FiNet世代計劃」 馬會與香港青年協會合作,為中一至中四學生推出為期三年的「FiNet世代計劃」,透過有趣的動畫、教學簡報和其他互動工具,讓學生掌握網絡安全和理財的知識和技能。 歡迎學生、家長和教師使用以下的中文動畫短片作教育用途。 網上賭博及遊戲. 觀看. 分享. 網絡安全管理. 觀看. 分享. 網絡欺凌. 觀看. 分享. 社群焦慮與數碼形象. 觀看. 分享. 社交陷阱與朋輩支援. 觀看. 分享. 過度使用網絡. 觀看. 分享. 理財規劃. 觀看.

  3. 為了及早識別有需要協助的學生,香港明愛與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於去年九至十月,以問卷訪問了兩間小學的449名小五至小六學生,以及四間中學的464名中一學生。 研究使用兒童自殺潛在可能量表作評估,學生得11分或以上會被列為潛在個案。 結果顯示,分別有三成一的小學生樣本及四成中學生樣本被評為潛在個案。 面對轉變,例如升中、適應社交圈子等挑戰,學生更易出現情緒困擾。 調查同時反映,如果學生感到無助及認為自己是別人的負擔,自殺風險會較高;相反若學生感到快樂、肯定自己的能力,自殺風險則較低。 香港明愛為被識別為有需要的學生及其家長提供治療小組,以及轉介有自殺風險或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予社工、臨床心理學家或綜合家庭服務中心跟進。

  4. 馬會「喜伴同行」計劃進一步擴展 全面支援自閉症學童 2016年7月8日 教育局的資料顯示,於本港主流中、小學就讀接受融合 ...

  5. www.hkjc.com › chinese › pressreleaseMCS - 香港賽馬會

    2024年2月23日 · 八項措施如下,具體細節將會適時公佈。 由青少年至長者. 擴展並提升「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會將其卓有成效的社校一站式情緒健康支援服務,擴展至130間中學,並鼓勵師生共創的「平行心間站」和「平行心間學會」,將惠及8萬名中學生。 此外,計劃亦會培養學生、教師及青年工作者的情緒自我管理能力。 擴闊「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受惠年齡層及於地區康健中心提供精神健康支援.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將擴展服務至長者以外的年齡群組至45歲或以上人士。 計劃透過與三個地區康健中心開展先導計劃,在基層醫療層面促進精神健康支援服務,新階段預計為約1萬3千名有潛在風險或抑鬱的人士提供服務。 為社會服務單位提供額外支援.

  6. 她說:「本科課程提供很多考察的機會,讓我跳出課室的框框,走進社會不同角落,感受社會上不同的細節。 馬會的捐款還包括支持開展為期三年的 「港專賽馬會服務學習計劃」 ,讓同學有機會將課程中學到的專業知識及技能應用於社會服務例如透過研究了解社區情況再作出改善建議預計將有逾二千一百位同學參與令一萬二千位居民受惠。 馬會向來重視本地教育,過去十年已撥捐逾三十九億港元支持各項教育及培訓工作。 由二 一 年至今,共撥捐逾五千三百萬港元支持港專推行多項教育發展計劃,包括成立 「港專賽馬會馬鞍山校園」 及推行「暑期職場體驗計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一八八四年,現已發展成為世界級賽馬機構,亦是全港最大慈善公益資助機構,以及亞洲區內最尊貴的高級會所之一。

  7. 至於非在學青少年服務方面,將由今天公佈的五間非政府機構負責,包括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以及香港小童群益會,它們成立的五支地區專責服務隊,於全港各區開展服務,協助輟學、隱蔽、雙待青少年認識自我及發揮潛能。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加深公眾人士及家長對生涯規劃的認識,計劃團隊將不時透過簡介會等,宣傳計劃的內容;而參與的商界夥伴亦計劃為青少年提供實習機會,讓他們親身體驗商業社會的運作,幫助他們規劃未來發展方向。 此外,計劃團隊亦已就一站式網上平台展開籌備工作,完成後,該平台將可協助年輕人建立個人履歷、提供互動升學就業資訊以及實時就業諮詢,令用家可隨時隨地深化個人生涯規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