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10月1日 · 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筋膜因過度勞損而發炎會感到腳跟部位疼痛骨科專科醫生林國基表示足底筋膜炎患者以筋膜正逐漸退化的中老年人居多四十歲以上的病人佔八成,「病人主要係一啲要經常企同周圍行的售貨員同營業員試過有一個四十幾歲的營業員因為腳痛已經成日去做腳底按摩同食消炎藥但都無效尤其朝早起身真係會好痛結果要接受衝擊波治療。 毋須接受手術. 衝擊波治療是指利用高能量的射線,「打散」足底筋膜已勞損的組織,以便身體自動製造新的筋膜組織,令發炎情況不再。 林國基表示,多數病人接受三至四次的衝擊波治療後已可痊愈,不須接受手術。 每年只有百分之一至二的患者情況嚴重至須以手術治療。 醫生亦可處方口服藥物及為病人進行物理治療以紓緩即時痛楚,冰敷方法亦可減輕炎症。

  2. 2014年4月9日 · 足底筋膜炎是指足底筋膜因受傷過勞或退化引起的發炎疼痛。 扁平足、高足弓或小腿肌肉蹦緊均是常見誘因;其他外在因素如肥胖、長期站立或走路致勞損、穿着不適合鞋履、工作量或運動量突然增加等,也會令問題加劇。 伸展運動 有助紓緩. 治療方面,除針對患處消炎止痛,更應留意小腿肌肉的伸展度是否足夠,以及有否激痛點。 要尋找激痛點,可在小腿中平均地畫一個「井」字,其中兩個激痛點處於「井」上方的兩個交接點;至於另外兩個激痛點,則可想像小腿由上至下用三條橫線平均劃三份,激痛點於第一及第二條線之中間。 鬆解以上位置,對足底筋膜炎及經常小腿抽筋的人都有幫助。 治療時可平臥,將網球放在小腿下,利用腳的重量按壓。

  3. 2022年12月15日 · 從前醫學界相信足底筋膜炎是由發炎引起但最新的醫學證據顯示此病的成因是因為足底筋膜長期受壓而引起退化。 類似症狀也可以因為神經線受壓、關節炎或慢性骨折而引起。 為了準確診斷,醫生除了會為病人作詳細檢查外,必要時也會用超聲波或磁力共振等工具輔助診症。 常見治療方法,可以分為保守治療及介入治療兩大類。 保守治療包括休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衝擊波等。 若保守治療無效,患者便可能需要接受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的效果比保守治療為佳。 傳統上醫生會在患者足部注射類固醇,以達致止痛及消炎效果。 但這個方法由於可能會增加筋膜退化風險,已逐漸較少使用。 注射血小板 可刺激修復. 由於足底筋膜炎的基本成因是退化,近年有醫生開始用增生療法來處理足底筋膜炎。

  4. 2017年3月24日 · 小柔答道︰「除了選擇合適的鞋子外適當運動可預防足底筋膜炎例如足部肌肉強化運動小腿肌肉伸展運動腳掌運動及腳踝運動等但應循序漸進不可隨意驟然增加運動量因為過度反覆的運動更容易構成下肢傷害

  5. 2010年6月24日 · 遇到這種足底筋膜炎的疼痛急救員可透過按壓足跟痛點及按摩足底筋膜及小腿肌肉來使其放鬆以減少疼痛並應由家庭醫生轉介接受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會為病者進行全身的手法檢查看看身體會不會有其他地方有問題例如腰部過緊),而導致 ...

  6. 2011年11月4日 · 足底筋膜炎的主要風險因素共有以下四項: 1.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令足底受壓 2.經常攜帶重物,足部的負荷過大 3.長期穿着不適當的鞋如鞋身太緊鞋底過硬或鞋跟過高等 4.過胖扁平足腳掌內翻等 要預防足底筋膜炎我們首先要讓足部有充足的 ...

  7. 2011年12月15日 · 香港一半人口有腳形結構問題即使毋須長期步行站立亦較易引發足底筋膜炎有足科矯形師表示若早上起床雙腳着地時或久坐後站立的第一步腳跟感刺痛已是足底筋膜炎的先兆須及早治療及做牽扯運動否則痛症有機會進一步惡化甚至 ...

  1. 相關搜尋

    腳踝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