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6日 · 我們可以自由發揮,操作也不難,就像是發布一則貼文訊息一樣。 張貼課程公告: 例如,我可以張貼一則課程公告,發布給所有學生,說明這堂課的目的,提供這堂課的簡報檔案。 訊息編輯視窗左下方,會有一個[新增]按鈕,可以插入: 超連結:任何網頁資料。 Google 雲端硬碟:插入 Google Drive 上的各種檔案。 檔案:上傳電腦中的檔案(上傳後,也是儲存在老師的 Google 雲端硬碟中)。 YouTube:插入影片,可以在「 Google Classroom 」頁面直接播放。 提供各種圖文影音課前資料. 我可以利用訊息串,不定時的發布一些課程相關資料,讓學生上課前、上課後,可以預習或複習相關內容。 其中,針對 YouTube 影片,插入訊息串後,如果學生點擊播放:

  2. 2015年1月27日 · 9. incompetech :自訂性高的內頁基本款. 這則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手帳內頁下載網站,提供最基本款的各式紙張格式,下載前則可以選擇紙張大小,甚至能夠調整頁面的線條數量等細節,自訂性很高。. 10. Zowie's Room :日系風格可愛計畫表. 這是一個非常日系風格的 ...

  3. 2016年6月28日 · 由 Esor 撰寫的雲端辦公室、數位筆記、時間管理等讓人生更美好工作方法. Google 表單測驗卷製作教學,幫老師自動改考卷評分. 作者: Esor Huang 6月 28, 2016. 「 Google 表單」是一個免費又有強大應用的線上工具,首先你可以掌握他的基本技巧來設計各種線上問卷調查: Google 表單的 10 個專業問卷調查設計秘密教學. 接著你可以延伸他的外掛功能,讓「 Google 表單」也能製作出專業的報名網頁: Google 表單自動關閉回覆教學:時間人數到達就過期. 如何讓 Google 表單報名成功後自動寄出確認通知信?

  4. 2018年2月20日 · 最近幾次在我的 時間管理、 Evernote 筆記術課程 ,都有大學生讀者來上課,其中很多朋友提到他們是從高中時代就開始看我的部落格,特別喜歡我安排時間、整理資料的方法。 於是也有朋友問到,我會怎麼去在 Evernote 中管理一個學期的課業筆記呢? 在這個寒假結束,下學期即將開始的時刻,就讓我用一篇文章來分享: 假如我現在要規劃一個學期的課表、課業筆記本,我會怎麼在 Evernote 中完成設計 。 基本上我的 Evernote 核心整理方法,在「 Evernote 整理3部曲:用最少記事本完成高效率管理 」這系列文章有完整說明,我會用同樣的邏輯,套用在課業筆記本中,然後我也會分享一個「範本筆記本」給大家下載參考。

  5. 2018年2月24日 · 1. 5個台灣老照片圖庫,歷史教學研究必備的免費歷史照片資料庫. 這是有一次我忽然想看看自己家鄉:基隆地區的老照片,找著找著,就研究了好幾個台灣有在收集老照片的資源網站,發現其實還不少,於是就整理成這樣一篇文章。 2. 十多萬張精美博物學手繪插圖,自然歷史老師免費使用圖鑑圖片. 這則是有一次我在找花的圖片素材時,找到了這類手繪的動植物圖片,於是就想說研究看看有沒有專門收集這類手繪插圖的資源,結果還真的找到了這樣一個龐大的收集網頁。 3. 台灣故宮開放 7張書畫器物圖片免費下載! 教學與商業皆可用. 我自己很關注博物館數位典藏的發展,所以看到台灣故宮終於更進一步的開放更多圖片資源的新聞,便也寫成一篇文章跟大家介紹。 4. 免費下載大英博物館歷史文物 3D 模型列印,包含復活節島石像.

  6. 2017年8月4日 · 學生填寫線上考卷時會出現類似下圖的網頁要先輸入自己的電子郵件然後開始針對每一題回答也會看到每一題所佔的總分數就跟真的考卷一樣當學生提交考卷後老師回到 Google 表單考卷編輯台進入回饋頁面點擊個別分頁就可以看到每一個學生填寫的每一份考卷了! 這時候就跟實體紙本改考卷一樣,你可以開始手動一份一份批改考卷,單選與複選題可以幫你自動計分,而簡答之類的題目就要由你給分數。 除了給分數外,你還可以在每一題的回答下面點擊「新增個別作答回饋」 ,這時候可以把你的意見回饋給學生看,或是跟學生解釋為什麼這一題應該或不應該這樣回答。 給學生回饋,學生收到考卷後就不會只看到分數,也會看到你批改的建議。

  7. 2016年10月7日 · 我做錯時這樣做筆記. 作者: Esor Huang 10月 07, 2016. 延續這個筆記術系列的前一篇文章「 [筆記術-2]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上一篇我提到比起抄他人的說法,寫下自己的說法更有用。 今天讓我們更進一步,討論當面對自己的錯誤時,如何利用「實驗筆記」的技巧,幫助自己「正確且高效率的犯錯」。 犯錯? 是的,你沒看錯,沒有犯錯通常無法找到更好的方法,但也不是說拼命犯錯的人就一定會不斷進步,這裡面的兩個關鍵在於: 是否學會正確的去犯錯? 是否能高效率的避免重複犯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