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6日 · Bowtie故事. 【CEO Channel】野生捕獲曾俊華. 2018年的RISE,筆者邀請Bowtie的醫務總監Dr.Jacky去會展朝聖,誰料巧遇「薯片叔叔」曾俊華先生。 在思考公司發展的同時,筆者想起「薯片叔叔」必然熟識香港社會民情,其正面及「落地」形象,很適合擔當Bowtie的顧問。 作者 顏耀輝. 日期 2020-05-06. 更新 2022-05-13. 分享. 突然又一年,大型初創及科技會議 RISE 即將來了。 多年來,會議録得過萬參展人數,評價好壞參半,有的人滿戴而歸,有的人則覺得會議名過其實。 2018 年的 RISE,筆者邀請 Bowtie 的醫務總監 Dr.Jacky 去會展朝聖,吸收初創方面的「日月精華」。

    • 袁富華叔叔1
    • 袁富華叔叔2
    • 袁富華叔叔3
    • 袁富華叔叔4
    • 袁富華叔叔5
  2. 曾俊華 John Tsang, Bowtie 專欄網誌

  3. 2021年4月15日 · 日期 2021-04-15. 更新 2024-04-19. 分享. 自己健康自己話事,醫療保險亦最緊要有得揀。 Bowtie聯合創辦人兼聯合行政總裁 Fred(左)和 Michael(中)和 John一齊摸杯底傾吓偈。 最近我(John)和Bowtie兩位聯合創辦人兼聯合行政總裁陳鯤宇(Michael)和顏耀輝(Fred)討論香港醫療體系該如何大變身,讓香港人可以明白自己權益,自己話事。 香港醫療制度病了? John:香港的醫療制度問題可以說是「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多數人側重於有質素的診症和收費相對低的公立醫院服務,造成了公營系統「爆煲」的困局。 因此如何能夠好好運用私營資源,同時令私營服務能夠保持在可負擔水平,是重要的議題。

    • 袁富華叔叔1
    • 袁富華叔叔2
    • 袁富華叔叔3
    • 袁富華叔叔4
  4. 2020年7月22日 · Bowtie保泰人壽的信念是以科技為本要成為一間有温度的保險公司作為香港第一間虛擬保險公司Bowtie 的目標是致力令保險變得簡單和貼心。 Bowtie 聯合創辦人兼聯合CEO 顏耀輝決定自告奮勇,親身上陣,透過電話與客戶進行「與CEO對話」。 作者 顏耀輝. 日期 2020-07-22. 更新 2022-05-13. 你是怎樣認識 Bowtie 的? 你以前有買過醫療保險嗎? 為何你需要醫療保險? 你有沒有比較過其他保險公司? 為何你會選擇虛擬保險公司? 為何你信任我們? 你的投保體驗如何? 你有沒有聯絡過我們的客戶服務部? Bowtie 如何能做得更好? 你有沒有向朋友推薦 Bowtie? 我們在第一年學到什麼? 真正的保障,其實並非遙不可及。

    • 袁富華叔叔1
    • 袁富華叔叔2
    • 袁富華叔叔3
    • 袁富華叔叔4
  5. 2020年9月28日 · 這對於平時生活已捉襟見肘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人被迫用火酒消毒口罩重用,也有人要和子女共用一個口罩,情況十分惡劣。 疫情當中,社會每個人都在面對逆境。 幸好香港不乏有心人,眼見一眾港人心力交瘁,自資開設工廠,極速投入生產口罩和投疫物資,務求人人能自保;有企業在全港18區設置「自助口罩提取機」,讓基層市民免費領取;即使沒有雄厚經濟實力,一些小業主儘管自身難保,也會體諒租戶生意艱難,大方減租或免租。 很高興香港有這麼多良心企業。 說到底,眼界不但決定一個人的成就,也決定了一個企業的上限。 縱觀古今中外,絕大多數有所作為的企業,都秉持着「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初衷,樂於透過不同方式回饋社群。 賺錢固然需要,但創造共享價值,才是現代企業「最核心的核心價值」。

    • 袁富華叔叔1
    • 袁富華叔叔2
    • 袁富華叔叔3
    • 袁富華叔叔4
  6. 2020年9月14日 · 除了保險與銀行業外,就連教育也走向虛擬化。. 一直沿用19世紀模式的課堂教育,也終於在這個數碼化年代出現一次徹底的變革…….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愛書之人,我堅信閱讀的魅力無可取替,再浮躁的人,只要手執一本好書,也能靜靜地坐 ...

  7. 2020年8月24日 · 日期 2020-08-24. 更新 2022-05-13. 分享. 現在和人談合作,我有三大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對方必須是年輕人。 沒錯,和年輕人溝通並不輕鬆,有時他們的率直性格甚至會讓我先三思應如何反應。 不過,我相信感覺是雙向的,說不定在我在猜度他們的同時,他們也對我開口埋口話當年感到老氣。 我欣賞有激情、有活力、滿腔熱誠的年輕人。 不僅是因為他們能展現出無限創意,更是因為他們會為了將概念打造成具體可行的方案,而不斷探索新方法,表現出強大的執行力,帶來無數驚喜。 或許有人會覺得年輕人衝動任性,常常不跟規矩辦事。 但其實只要結果讓人滿意,試問又會有誰追究何人逾規越矩呢? 只是不論結局好壞,我們都得承擔責任,成功的話就精益求精,失敗的話亦要虛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