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6日 · 發布時間: 2021/02/06 15:00. 分享:. 【乳癌瑜伽導師患乳癌歷乳房全切 化療後積極練體能重拾運動. 乳癌是女性的大敵本港在2018年就錄得逾4,600宗乳癌個案平均每14名香港婦女就有1人患乳癌數字是亞洲之冠」。. 瑜伽導師Char生活習慣健康 ...

  2. 2024年5月2日 · Sun Life永明最新宣布推出3款危疾保險,屬「萬家康系列」。 永明金融人壽及康健業務總經理楊娟 表示,務求全面照顧不同客戶群的需要,解決大家的各種痛點。 豁免等候期︰ 非相同的三大危疾不設等候期. 有病史也可投保︰ 曾患心臟病或中風,也有機會承保. 男女加護額外保障︰ 針對不同性別需要,設10%-20%額外保障. 豁免等候期. 楊娟指出,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治療癌症成功率及存活率愈來愈高,但癌症患者患上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非癌症病人更高,而心臟病也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然而,市面上一般保障在危疾之間設有一定等候期,患者很可能要面對等候期期間保障中斷的風險。

  3. 2018年11月24日 · 2017年發現患乳癌),術前化療術後化療手術重建乳房)、電療加埋口服化療至今已用咗96萬元。 」記得一清二楚,因Doris特地開了個Excel檔案,單是一年醫藥費已近百萬元。 「梗係要開個Excel,唔係會唔記得,因太多覆診,就算家庭醫生(診症)都計,因為都係因此病而起。 化療療程費用如無底深潭. 治療乳癌的路漫長,Doris指現仍未完化療,只去到第三周期,仍有5個周期療程,而每個周期藥費加診症費要4,000元、5,000元。 換言之,完成整個8個周期的化療療程,總費用約4萬元。 但Doris本身的白血球不夠,需要打『升白針』,試過要打6支,每支要900多元。 「睇私家醫生就係咁,你睇開佢話要做,你都要做,少少無底深潭。

  4. 2020年10月30日 · 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指,及早發現和診斷有效提升乳癌治癒率,惟好多人聽到乳癌、癌症都會恐懼,甚至有不少謬誤。 「發現自己乳房有硬塊時難以啟齒,不敢告訴家人和求醫,有少許諱疾忌醫的情況,反而或錯過治療的黃金機會。 【無綫前監製錢國偉患胰臟癌病逝 患胰臟癌6大徵狀: 按此 】 患乳癌一定要局部切除? 醫生拆解迷思. 傳統印象覺得患乳癌,就要把整個乳房「一刀切」免留後患,外科專科醫生黃德敏指可因應腫瘤大細、病人狀況來決定可否做局部切除。 術後需連同電療一併做,以鞏固療效、減低復發風險。 但到底是否人人都可做局部切除,做之前應考慮甚麼因素? 黃醫生解釋: 「如乳房不只一個位置有腫瘤、腫瘤位置好散,或病人本身患有硬皮症,皮膚受少少刺激就易敏感和硬化,一電就受太大影響的話,就不適合做電療。

  5. 2018年12月5日 ·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6年的數字在女性十大癌症中確診乳癌的新症數目最多2016年患乳癌的新症數目較2006年急升近六成其餘女性癌症包括子宮體癌卵巢癌和子宮頸癌亦佔了十大女性癌症病發總數14%。 女士們要為自己着想,除了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外,購買一份女性保險也能減輕額外的財政負擔。 儘管不少危疾保險也會保障女性癌症,例如乳癌、子宮癌、卵巢癌和子宮頸癌,但投保人就要留意,癌症保障未必承保原位癌(Carcinoma-in-situ)。 若希望包括原位癌保障,市面上同樣有選擇。 部分女性保險則覆蓋原位癌的患病風險及賠償,而且保障原位癌的位置包括乳房、子宮頸、子宮、卵巢、輸卵管或陰道等。

  6. 2022年7月10日 · 自1993年至今香港的乳癌確診數字上升了3倍已成為本地女性最常見的癌症而每年10月已定為國際乳癌關注月旨在提升大眾對乳癌的認知。 李醫生認為也要設法減輕公眾對乳癌的恐懼。 「現時資訊多數是有關治療藥物、患病後治療、防止復發等。 如果不是身邊有人有事,多會忽略這些資訊,覺得不關自己事,很難談得上認知。 諱疾忌醫手尾長. 李醫生慨嘆:「好多人聽到『癌』字就覺得不吉利,不關我事、好想避開,如果能讓公眾減少恐懼,多認識乳癌,提高警覺性,及早發現的話,可能動了手術,便可以完結事件,甚至輔助治療也不用做。 一般而言,乳癌常見種類有原位乳管癌、侵襲性乳管癌、侵襲性乳葉癌等,另外亦有三陰性乳癌,或是侵略性高、擴散速度快的HER2型乳癌等。

  7. 2021年11月19日 · 巿面上的危疾保險一般承保逾百種嚴重疾病,較全面的計劃會針對常見及復發機會較高的疾病,例如癌症、心臟病或中風提供多次賠償。 【與末期乳癌共存25年 比較12款多重賠償終身危疾守護力: 按此 】 問:嚴重疾病的治療過程一般較為漫長,選擇危疾保障時,該怎樣確保獲得足夠的保障? 答: 市面上有些計劃除為承保危疾提供一筆過的賠償外,更會為常見及復發機會較高的癌症、心臟病或中風提供危疾現金津貼。 較貼心的計劃一般不設現金津貼的等候期,一經確診,即時發放,可供隨意運用,用作支付醫療費用及彌補因患病造成的收入損失。 問:市面上有不同的危疾計劃,選購時要注意甚麼? 答: 投保危疾計劃,自然希望計劃的保障完善,因此要留意計劃除覆蓋主要疾病外,是否亦針對都市人常見的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