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2日 · +2. 無創產檢 經歷逾20載才成功. 現年57歲的盧煜明已經獲得無數獎項和榮譽,但其科研路並非一帆風順。 他曾試過8年做研究沒有任何成果,無創產檢由構思到臨床應用也經歷20多年才成功。 但他坦言,從未有一刻想過放棄,亦沒有打算退下來,「我想如果我一天還有創新能力,而中大又不解僱我的話,我也會繼續做。 2020年,是盧煜明回流香港第23年,他與太太一直視香港為家,除了想在香港工作,亦希望透過教學,培育出下一代學生,成為他的繼承人。 他說:「要判斷我的事業成不成功,是我退休後有沒有人繼續接棒,如果你退休後便沒有,亦不能算是很成功。 【強積金戶口太多? 】一站式平台推回贈鼓勵打工仔整合、轉移強積金戶口︰ 按此了解. 責任編輯:賴偉雄. 欄名 : 退休理財. 有云「功成身退」。

  2. 2020年9月2日 · 1.每天做帶氧運動半小時,邊做邊深呼吸及唱喜愛的經典歌曲,釋放安多酚。 2.每天喝一公升水。 多食種出來的蔬果(Natural food),少食人工製成的食品(Artificial food)。 3.每天最少令三個人愉快地歡笑。 4.遠離負能量人,負能量事,一於割蓆! 5.人生從來不是一場公平遊戲。 我們的身高、膚色、種族、美醜、天份……全部與生俱來。 若不停比較,等於自尋煩惱。 再者,個個都有自己人生路,正是「你睇人好人睇你好」,背後的辛酸歷程,你會知嗎? 盡量享受自己擁有的好了。 6.得饒人處且饒人。 寬恕不單贏得更多朋友,兼且,會令自己更祥和,心理更健康。 7.切忌事事認真,太執著,自己不開心,別人怕了你。 記住,一切皆會過去! 8.沒人有責任為你製造快樂。 一切,必須自己雙手創!

  3. 2020年10月20日 · 山下英子也是中年人,自然知道這年紀層的心事與感受,並提議大家——斷絕以好意為名的束縛;捨去對過往回憶的執著;離棄為他人而活的人生。 能完成以上三點,就可以「找回做自己的力量」。 曾智華建議各位退休人士,盡快落實兩項斷捨離: 1.錯誤投資. 2.無聊關係. 香港人,十之八九有這樣那樣的投資。 一般都是少部分成功,大部分失敗。 投資當中,亦大部分是揸股票的。 普遍結果是贏粒糖輸間廠! 小股民有種壞習慣——買錯唔識沽,買啱太快賺。 相信萬計退休人士的投資倉內,必定有幾隻到十幾隻根本無法返家鄉的股票。 弊在,絕少人能做到痛下殺手,斬之,一了百了。 退休斷捨離第一項,正是來次「一了百了」。 將看錯了,已跌了三年以上,蝕去超過三成的股票斬掉,以免「愈看愈傷心」。 投資,就要敢於承認失敗,讓人生再上路。

  4. 2021年6月25日 · 1. 收入不高兼負債 決心學理財. Nicole Victoria現時是一名母親,身兼理財教練及地產經紀的工作。 但年輕時跟很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後任職年收入只得5萬加元(約31萬港元)的工作,同時,要背負4萬加元(約25萬港元)的學費貸款。 她本以為進入職場後,能夠賺足夠的錢讓她過理想的生活,但由於收入不高,而且要償還債務,她經常入不敷支,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 後來,她意識到,問題不在於她的收入不高,而是她沒有妥善管理個人財務,「人可以憑年收入4萬美元而致富;也可憑年收入10萬美元而過得潦倒,這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善用手上的金錢。 」於是她決心開始學習一切有關於理財及投資的知識,由償還債務及投資,將個人資產滾存至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並建立她想要的生活。

  5. 2023年1月20日 · 據SmartAsset引述2020年美國心理學會一項 研究 發現,一些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在退休後脫離艱鉅的任務和目標,隨著年齡的增長,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更大。 另外2017年的一項早期 研究 稱,近3000名調查參與者,在退休後基本認知功能出現下降,退休後語言記憶的下降速度比退休前快38%。 Nikolov 還説道,退休固然有好處,但它也有相當大的成本,老年人的認知障礙,即使不是嚴重虛弱,也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如何避免認知功能衰退? 相信很多提前退休人士的初衷是想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而不是幫自己按下暫停鍵,離開職場的規章約束,也不應該暫停自己全部活動。 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由於很多退休人士離開職場後,縮減很多社交機會。

  6. 2021年3月4日 ·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我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理財,可以對他們人生有較大利益。 年輕人未來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愈早開始計劃,愈早去投資,對他們未來重拾信心的幫助會較大。 以30多歲之齡「退休」,令不少人稱羨。 Rain指,目前她的資產及現金流已經足夠她應付日常支出。 至於她有何理財心得? 個人的投資組合又是如何分配? 成績又係點? 下一篇文章會跟大家分享,密切留意。 責任編輯︰玉蓮. ========= 立即選股,參加抽獎,贏取總值超過HK$10萬獎品! 退休 財務自由 美股 股票 債券 概念 銀行 IPO 香港 YouTube.

  7. 2020年9月4日 · 踏入50歲,麥子麒指,人們應更加密切地檢視個人退休儲蓄的進度,衡量其退休儲備是否足夠應付理想的退休的生活模式,若進度落後,或要考慮降低對退休生活的期望,甚至要延遲退休。 此外,退休投資組合的投資策略或要從財富增長的目標,逐步調整至為退休自製長糧,或要考慮年金及債券等投資產品。 50歲的投資策略或要從財富增長的目標,逐步調整至為退休自製長糧。 60歲做好開支預算 避免花光積蓄. 進入60歲的階段,麥子麒建議開始退休生活的人士,需做好生活開支的預算,定期檢視退休投資組合的回報,以免因開支增加或投資回報未如理想,而花光退休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