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23日 ·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昨日披露,去年受存保計劃保障的成員銀行,持有之相關存款總額為2.368萬億元,按年增長3%。 按統計處本港最新人口750.92萬計算,即人均銀行存款約31.5萬元。 另外,疫下經濟衰退,存保會調查顯示,不足七成港人有儲蓄習慣,而人均每月儲7,000元,回落至2018年水平。 近半人指儲蓄是為「應付不時之需」,並普遍認為要有50萬元儲蓄才獲足夠安全感,較去年的78萬明顯減少。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存保會今年8月至9月以電話訪問1,000名成年人,並對301名育有至少一名10歲或以下子女的家長進行深入意見調查。 調查顯示,67%受訪港人有儲蓄習慣,有儲蓄習慣的市民每月平均儲7,000元,按年跌7%,回落至2018年水平。

  2. 2019年9月19日 ·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昨披露,去年存保制下市民總存款2.29萬億元,年增4%,按本港逾752.41萬人口計,人均約30.4萬元。 調查顯示,有儲蓄習慣的市民每月平均儲7,500元,按年升7%,至於每月儲蓄中位數則為5,000元;市民認為紅簿仔要有78萬元才心安。 存保會今年8月以電話訪問了1,000名成年人,再向308名50至65歲在職人士進行深入意見調查。 昨公佈調查的結果顯示,65%受訪港人有儲蓄習慣,每人每月平均儲蓄7,500元。 銀行存款是最常用的儲蓄方式,比率達75%。 其次則為購買儲蓄保險,及投資股票、債券和基金,兩者比例均逾三成。 至於儲蓄的原因,最多(38%)受訪港人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29%表示是為了準備退休。

  3. 2019年1月7日 · 去年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的調查顯示,市民整體的理財偏向穩陣及保守,逾七成受訪者的儲蓄方法是銀行存款,包括銀行活期或定期存款;其次為 ...

  4. 2018年10月25日 ·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昨披露,去年存保制下市民總存款2.197萬億元,年增8%,按本港逾744.89萬人口計,人均約29.5萬元。 調查顯示,有儲蓄習慣的市民每月平均儲7,000元;市民認為紅簿仔要有72.5萬元才心安;1/3家庭主婦都有儲私己錢,平均每月儲起3,500元。 存保會今年8月以電話訪問超過1,000名成年人,再向221名全職家庭主婦進行深入意見調查。 昨公佈調查的結果顯示,70%受訪港人有儲蓄習慣,每人每月平均儲蓄7,000元,超過1/4(26%)受訪者每月儲蓄更超過1萬元。 按年齡層劃分,以30至49歲的香港人每月儲蓄最多,達8,537元。 至於儲蓄的原因,最多(37%)受訪港人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1/4(25%)表示是為了準備退休。

  5. 2011年9月21日 · 存款保障計劃於06年9月推出,原設保障額為10萬元,目的是為存款人提供存款保障,以及建立完善的金融安全網,促進銀行體系的穩定。

  6. 2011年1月10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余美玉)由08年10月起保障全港市民存款的「百分百存款保障」,已於去年底完成任務,接棒上場的是「優化存款保障計劃」。

  7. 2015年5月9日 · 香港文匯報訊 政府昨公布改善存款保障計劃存保計劃)建議的諮詢總結,有關建議旨在加快發放補償的速度,讓銀行體系更穩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