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不過固定伴侶或未婚夫妻則會被接受但保險公司或有特定要求如需聲明固定伴侶與受保人均年滿18歲以上並且在提名受益人之時已經保持至少6 個月的公開承諾關係

  2. 2024年5月3日 · 根據稅務條例第31條如納稅人的子女在有關課稅年度的任何時間內符合以下一項條件便可在報稅時申索子女免稅額該未婚子女未滿 18 歲. 年滿 18 歲但未滿 25 歲,並在任何大學、學校或其他相類似的教育機構接受全日制教育;或. 年滿 18 歲,但因身體上或精神上的傷殘 / 缺陷而不能工作. 除非納稅人與配偶分開居住,否則只有 其中一人可以申索全部子女免税額。 在這情況下,納稅人或其配偶申索必需自行決定由誰提出申索子女免稅額。 供養子女有多少免稅額? 由 2023/24 課税年度開始,合資格的第一名至第九名子女每名可獲HK$130,000的子女免稅額,而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税年度,子女免税額可獲額外增加HK$130,000。

  3. 2020年9月16日 · Raymond是一位年輕的系統工程師,打算明年與拍拖6年的女朋友Alice結婚。 Raymond非常認同保險的重要性,大學一畢業便立即購買保險。 然而Alice卻沒有保險,事實上她對保險更有些抗拒。 為此Raymond和Alice也討論了好幾次。 最後Raymond決定自己為女朋友購買一份包括人壽,危疾和醫療等全面的個人保險。 起初Raymond以為一切會很順利,誰知結果卻事如願違。 為甚麼呢? 甚麼是可保利益呢 (Insurable Interest) ? 其實很多人也有類似的經驗,他們以為只要投保人願意,便可以替其他人例如男女朋友或親戚購買保險,結果卻被保險公司拒絕申請。 原來保險公司需要有可保利益才會接受投保。 甚麼是可保利益呢?

  4. 2022年10月17日 · 媽媽懷孕40周,最令人期待當然是分娩一刻,而分娩方式分為自然(順產)及剖腹(開刀),究竟兩者流程有何分別?. 在私家醫院生仔的過程是怎樣?. 相信不少孕婦都會好奇想了解,因此Bowtie 資訊團隊訪問了一位最近剛剛生完的媽媽,分享她生仔經歷的27小時 ...

  5. 不少人都會為伴侶或子女等至親購買保險送上重要的保障但如果對方是未婚夫妻同事甚至是朋友你又能否為對方購買保險令對方成為受保人呢其實保單持有人及受保人之間須要有可保權益」(Insurable Interest),這樣保單才會成立。

  6. 2024年5月6日 · 根據《稅務條例》第30條,如納稅人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有關課稅年度的任何時間內符合以下三項條件,便可在報稅時申索父母免稅額: 通常在香港居住. 受養人年滿55歲,或合資格申請政府傷殘津貼計劃的人士. 納稅人 至少連續6個月與受養人同住而無須支付十足費用/ 納稅人或其 配偶每年向受養人支付不少於HK$12,000。 納稅人 如 全年 與受養人同住,又符合上述條件,可享有額外免稅額。 如何定義「通常在香港居住」? 甚麼情況下會不被視為「通常在香港居住」? 如何定義「同住」? 供養父母有多少免稅額? 如何定義年滿55歲及60歲? 延伸閱讀. 【個人免稅額計算2024】連同8個扣稅方法,節省薪俸稅項! 【報稅2024】年薪幾多要交稅? 即睇 20 大常見問題!

  7. 2023年6月15日 · 1. 醫療保險. 如果自己和伴侶已購買醫保,一旦不幸因患病/意外需要住院,相關治療費用(如手術)都可以獲得賠償,不必自行承擔所有開支;但你可能會問,市場上有林林總總的醫保,我應該要購買哪一份呢? 以下有兩個常見情況,可作為參考: 情況一:有公司醫保. 情況二:沒有公司醫保. #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系列全數賠償診斷、住院、手術及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等合資格醫療開支 (美國除外),並受限於每年保障限額及終身保障限額。 如索償牽涉中國內地的指定醫院名單以外的中國醫院 / 中國內地的指定醫院名單以內的高端醫院 / 超出指定病房級別 / 投保前已有疾病,有關之賠償金額可能會作出調整。 ‍^ 全賠償指定醫療套餐費用須受其自願醫保靈活計劃之保單年度保障額上限約束. 延伸閱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