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英語: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縮寫為 HKDSE 或稱 HKDSE Examination ),慣稱「文憑試」或「 DSE 」,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自2012年起舉辦的公開考試,為六年制中學的畢業試。

  2. 6 天前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英語: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縮寫為 HKDSE 或稱 HKDSE Examination ),慣稱「文憑試」或「 DSE 」,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自2012年起舉辦的公開考試,為六年制中學的畢業試。

  3. 6 天前 ·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英语: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缩写为 HKDSE 或称 HKDSE Examination ),惯称“文凭试”或“ DSE ”,是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自2012年起举办的公开考试,为六年制中学的毕业试。

    • 歷史及概述
    • 設立背景
    • 報考資格
    • 科目
    • 成績等級
    • 考試費用
    • 考試場地
    • 聆聽考試
    • 成績要求
    • 課程

    本考試原來是沿自英式教育的高級程度會考(再之前則是一年預科後的「大學入學試 (matriculation exam)」)。香港大學1954年起從四年制縮短至三年制,英文中學的中六預科因此從一年制加長為二年制。港大入學試於是設立普通程度(Ordinary Level)和高級程度科目,英中學生第一年中六(Lower Form 6,後又稱Form 6)後應考前者,完成第二年中六(Upper Form 6,後又稱Form 7)後應考後者。港大在1965年舉辦最後一屆普通程度考試,同年起承認香港英文中學會考的成績良好(Credit),相等於普通程度考試的及格,其後只舉辦高級程度考試,以減輕學生和大學教師的負荷。1967年,港大設立英語運用科考試。 1980年代,香港大學的大學入學資格為: 1. 在兩年...

    1980年,考試局接辦香港大學入學資格考試,並更名為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教育統籌委員會於1984年成立。委員會於1986年向政府提交的第二號報告書,建議統一中六課程為兩年制,並取消高等程度會考。而香港高等程度會考於1992年舉辦最後一屆。 而高級程度會考在1992年開始提供中文版試卷。當時的考試局在1994年新增多科高級補充程度(AS-Level)科目,新的高補程度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被列為預科必修科目。原有的各高級程度科目課程,因此被削減了約20%內容,自1992/93學年中六開始實施。在此之前,高級程度會考只設非必修科目中國語言文學科。同時停辦原有的英語運用考試,及將英語運用科列為高級補充程度科目之一。 自1992年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實施後,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為該計劃的主要參與資格,供大學甄選學...

    因為高級程度會考的難度相若,如屬首次報考的考生(不論為學校考生或自修生)都設有最低報考的資格,而另外配合應屆會考成績優異的資優生的升學(例如為報考海外院校),考評局也特許該等學生提早報考高考。 報考者需要符合以下最少一個條件,才能報考該學年度的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1. 考生於其上一屆香港中學會考或以前,取得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科E級/第2級,及在不少於18個月前的舉行的香港中學會考的非語文科考取得4科及格或3科5分以上。 2. 持有相當於(1)所列成績的資歷,並在報考前得到考評局書面許可。 3. 考生於該高考考試年份的1月1日前,已滿20歲。 4. 考生已應考過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另外,如以學校考生名義報名,該考生必需是教統局下註冊院校下就讀,並同時符合(1)的條件,方能經學校報名。而實驗科目...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提供19科「高級程度」(Advanced Level / A-level)和20科「高級補充程度」(Advanced Supplementary Level / AS-level,簡稱高補)科目(2001-2006年)。高級補充程度科程安排理論上之總授課時間約為高級程度的一半,但課程深淺度相若。通常一科高級程度科目考試有兩卷,每卷為3小時,於同一天應考;高級補充程度考試通常為一卷,長3小時。(也有例外,較多考生者如:高級程度物理科2003年以前,設有必考的試卷三實驗操作,長一小時,考試在三日期間分時段進行;高級程度中國文學科2004年以前,設三卷,每卷3小時,皆為必考,考試分兩日進行。)部分科目只設有高級程度卷或高級補充程度卷,其他則提供高級程度及高補程度(但不可同時應考)。...

    高考的成績共分6級(A、B、C、D、E、F)。A級為最高等、C級為良好、E級為及格,F級為最低,F級以下為不予評級(簡稱UNCL),F及UNCL視為不合格。 1980年的成績分成A(1)至H(8)八級。1981年起,香港考試局不再向香港大學提供考生科目積分,因而採用一級三等制,(即A(01)、A(02)、A(03)、B(04)、B(05)、B(06)等),但英語運用科自1989年起始用一級三等制。1985年起取消G、H級(G(19)至H(24)六等),改為不予評級。1992年起,改成一級二等制(即A(01)、A(02)、B(03)、B(04)等),由2002年起取消。 高考的及格(E級),無論是高級程度或高級補充程度的科目,均相當於英國普通教育文憑試高級程度考試(GCE A-Level)相應...

    雖然高考為香港其中一個主要的公開考試,但報考者仍雖繳交費用才可應考,考評局會向考生收取報名費,及每項應考科目的考試費用,惟領有綜援、或本來在學費減免計劃下受資助的考生可申請減免。一般支付全費的日校考生約需支付$2,000至$3,000,視乎應考科目數量而定。

    考試局一般會借用中學校舍作為考場。雖然學校有義務要提供考試場地作為保送學校考生的條件,但和會考不同,由於總應考人數較少,並非所有有學生報考的學校的所屬校舍最後都會被外借為試場。例如居住於離島的考生常需乘船到港九市區應考,跨區應考說話能力考核也較常見。

    每年的聆聽考試,除人數較少的中國語文及文化(普通話組)和個別使用紅外線接收系統的試場以外,皆採取電台直播的方式進行。(英語運用科自1997年起開始以電台播放。)最初由香港電台第四台直播,因屢有接收不清投訴,改由訊號較強的香港電台第二台直播。而且聆聽考試的其中一個特色是在正式播放考試內容前,均會先播放改編自英國著名民謠綠袖子的綠袖子幻想曲,因為本曲音訊長度為剛好5分鐘,容易計算時間。考評局也解釋綠袖子是大部分香港中學生上音樂堂時學過的,較易接受;此外考評局亦指出本曲和諧的調子可舒緩考生考試時的緊張情緒。而在英語運用科的聆聽考試中,除了在開考前5分鐘會播放綠袖子外,亦會在聆聽錄音播放完後播放10分鐘藍色多瑙河,曲目播放完後,聆聽考試便結束,考生必須停止作答。 雖然香港電台第二台在大部分情況都發揮...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考生經常批評考取好成績的難度太高,評審要求亦比中學會考更為嚴格。在大多數科目中,只有非常頂尖的學生才能考取較佳成績。在大部份科目中,只有平均4%的學生能取得優異成績(A級),而取得良好(C級)或以上成績的人總和也大概只有少於24%;部份科目如英語運用科,更分別只有平均1%和14%的學生能考獲A級和C級,因此在高考中取得C級已算是相當好的成績。

    有評論指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是世界上難度最高的大學入學試之一,其課程內容相等於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大學本科一年級的程度,故此香港高考一直受香港的教師和學生批評。教師學生均認為課程的設計過份困難和苛刻,不單學生的能力無法應付,而一般教師也沒法把課程教授得完全,部份香港教師自身對課程的理解和認識都遠遠不及學生,以致學生不能掌握其中概念,故很多中學會考成績或家境較佳之學生選擇於中六後赴美國升學或入讀香港中文大學,有些學生會同時報考程度較淺之英國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考試作保險。部份海外大專院校對持香港高考成績之學生採取較寬鬆政策,將入學要求等級或分數下調遷就他們,甚至給予額外學分使他們可直入四年制大學之第二年課程以快些畢業。 同時由於課程時間緊迫,從學校九月開課到後年三月考試僅有一年半時間(扣除考試、學校...

  4. 1 天前 · 香港中學會考 (英語: 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 ,縮寫為 HKCEE ,慣稱 CE 、 CEE 及 會考 ,亦有用英文舊稱School Cert.;Hong Kong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一個在 香港 已取消的考試。 香港中學會考 的最後一次考試在2011年,後被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取代。 過往考生主要為七年制中學正在就讀中五的學生由學校代為報考,但亦有自修生自行報考。 早期亦曾有為完成全部中學課程學生而設的中學會考。 2009年的報考人數是119,007名,其中88,308名為學校考生;30,699名為自修生。

  5.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簡稱 考評局 ;英語: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縮寫 HKEAA ),前稱 香港考試局 (簡稱 考試局 ;英語: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uthority, 縮寫 HKEA ),是專責安排及統籌考試的 香港法定機構 。 香港考試局於1977年5月成立,並於同年8月1日開始執行其法定任務。 考試局成立初期,財政來源主要來自政府;1981年,考試局才正式成為財政獨立及自負盈虧的 獨立法定機構 。 為更有效反映考試局的角色及工作,考試局於2002年7月正式易名為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歷史與發展 [ 編輯]

  6. 數學科延伸部分 ,又称 數學科延伸單元 、 數學科延伸课程 、 數延 、 M1M2 ,是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數學科的選修部分,是一門 高等數學 課程。 數學科延伸部分在2024年前不被視為獨立科目,地位低於普通選修科,一些 大專 理科 課程會計算延伸部分之成績甚至有較高的比重, 醫學 、 法律 等學系則不會獨立計算 [1] 。 在2024年後各大專院校則視為選修科。 數學延伸部份分為單元一(M1,微積分與統計)及單元二(M2,代數與微積分)。 文憑試考生可以選擇不修讀延伸部分、只修讀單元一或只修讀單元二,但不可以同時修讀單元一和單元二。 課程產生源起及經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