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aneskey.com

      圖片: aneskey.com

      • 叉神經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它的運動部分從腦橋與腦橋臂交界處出腦,再併入 下頜神經 ,一同經 卵圓孔 穿出 顱部 。
      zh.wikipedia.org/zh-tw/三叉神经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6年9月5日 · 三叉神經由腦幹而出至顱骨底部時會一分為三個分支分別接收由額頭面頜和下顎的神經感覺訊息形狀彷如一支三角叉因而得名為三叉神經」。 三叉神經在正常情況下對我們非常重要。 但如有某種病因,令神經受刺激,產生一些不正常的強烈信號,便會產生痛楚,名為「三叉神經痛」。 病人在發作時會有面如刀割般的劇痛,通常一般的止痛藥並不能有效地控制。 而最重要的是患者每每在擦牙、洗臉、咀嚼時均會引發痛楚,生活可算是大受影響。 甚至因進食不足而體重下降,或影響心情而做成抑鬱等。 到底三叉神經受了甚麼「刺激」而產生不正常的「感覺」--痛楚呢? 從病理上來說,成因可分為以下幾類: 神經線發炎. 神經線腫瘤. 神經線受到腦血管觸碰. 其他.

  3. 2021年2月25日 · 一文了解位置成因看哪科治療方法. 三叉神經痛症 可說是「天下第一痛」,表現為顔面部驟發驟停的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的劇烈性疼痛,痛不欲生。. 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疼痛發作,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不等 ...

  4. 2023年12月21日 · 三叉神經是第5對腦神經左右臉頰各一條主管臉部及口腔的感覺由於此對神經會在耳前位置分為三個分支通往眼部上顎和下顎就如同三叉路因此稱為三叉神經」。 當三叉神經受壓迫或損傷引起神經分佈相應的位置疼痛如眼周牙齒周圍或臉部灼熱疼痛或電撃痛就稱為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的原因. 現代醫學將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較常見,多見於中高年人士,以女性較多,但具體原因不明,有可能是由於腦動脈壓迫三叉神經、三叉神經供血不足或多發性硬化症等因素誘發。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 有比較明確的病因,多見是腦部腫瘤、神經長瘤等壓迫或帶狀疱疹後遺症等。 中醫學則認為三叉神經痛是由於「風、火、痰、瘀」等病邪侵襲面部,令經脈凝滯不通而痛。

  5. 眼神經是三條分支中最小的一支僅含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在三叉神經節處與上頜神經及下頜神經分開後穿入 海綿竇 外側壁,在動眼神經和滑車神經下方經 眶上裂 入進入眶部。 眼神經又有三條分支: 淚腺神經 (lacrimal nerve)、 額神經 (frontal nerve)、 鼻睫神經 (nasociliary nerve)。 第二分支 上頜神經 (Maxillary) 上頜神經僅含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從三叉神經節出發後同樣進入海綿竇外側,在 圓孔 (Foramen rotundum)處出顱後進入 翼腭窩 ,經 眶下裂 進入入眶部,成為眶下神經。

  6. 2016年2月1日 · 面部的感覺由三叉神經Trigeminal nerve)」控制及負責傳遞訊息三叉神經會透過頭顱骨的小孔進入腦逅體連接神經核中心而頸推第一第二及第三節頸椎的感覺神經正與三叉神經的中心連接及相匯所以如頸椎第三節椎間盤突出或出現病變時痛楚或麻痺訊息亦會傳送到三叉神經的中心匯點令患者的臉部感到痛楚或麻痺是一種神經反射的現象。 要正確診斷此症,亦先要排除其它引起面部麻痺的可能性,包抱腦中風、脊椎病變、神經感染發炎、神經病變、腫瘤、缺乏維他命、其它如自體免疫疾病、壓力,抑鬱、驚恐、等等。 顳下顎骨關節綜合症 Temporo-Amndibular Joint Syndrome (TMJ) 顳下顎骨關節痛俗稱 「牙骹痛」。

  7. 三叉神經痛 (Trigeminal neuralgia,TN,或TGN)是一個嚴重的神經性慢性疼痛症,主要影響 三叉神經 (也稱為第五對腦神經:由三個分支的神經將面部感覺傳導到大腦,並且從大腦控制面部運動的功能,例如咬和咀嚼等)。 證據表明,三叉神經痛是由神經根本身內部的感覺纖維的 髓鞘 損失引起的。 [7] 典型表現的三叉神經痛 (1型)為突然爆發的一側面部的劇烈 疼痛 ,持續時間為數秒到數分鐘,少部分患者的疼痛會持續數小時。 [8] 非典型形式的三叉神經痛 (2型)也呈現出三叉神經痛典型的陣陣疼痛,但同時還有疊加的持續疼痛,從悶痛到劇烈的爆發。 [9] 三叉神經痛通常被醫學專家認為是最痛的生理疼痛之一,並可能造成患者 抑鬱 [10] 。

  8. www.brain-spine.com.hk › symptoms-tc › symptoms-pain-tc三叉神經痛 - Brain Spine

    三叉神經痛症是常見的神經痛症,每年香港約有350個新症。 女性發病機會較高。 部份是因為腦血管壓著神經線,但大多數成因不明。 症狀患者會間歇性感覺一邊面劇痛,象觸電或刀割一樣,刷牙,洗面或飲食都可能引至發作。 不發作時便正常一樣。 藥物治療. 基本的治療是服用止神經痛的藥,很多時要長期服用。 約三成病人服藥亦無效,長期仍受痛楚影響。 手術治療. 當藥物不能夠控制痛楚時,應考慮以 開顱骨神經線減壓手術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放射外科治療 (Gamma-knife or Cyberknife Radiosurgery),或 射頻治療﹝Radiofrequency Trigeminal﹞ 等手術治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