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3日 · 實際上,現時就有網上購買山姆商品免費送港的途徑︰内地電商平台京東最近推出山姆宅配到港服務,港人使用京東App,將地區切換到港澳版,即可在山姆專頁選購山姆商品,買1件就能包郵送貨至香港,無需山姆會員也可享會員同價。 付款方式支持國際銀行卡(Visa、Mastercard、JCB、Diners、Discover)和WeChat Pay。 另外,京東新用戶還有¥30優惠券。 不過,相比於種類齊全的山姆實體店,京東山姆專區提供的貨品種類相對較少,主要是零食、飲料、紙巾、洗衣凝珠、厨房用品等熱門商品。 點擊圖片放大. 港人北上購物 本港零售數字跌.

  2. 2023年12月1日 · 近年來網上購物在香港甚為普及不少市民已甚為熟悉淘寶京東亞馬遜等國內外網購平台並積極參與雙11黑色星期五等各種網購活動。 大部份香港市民都選擇使用信用卡付款,但他們可能不為意這種付款方法可能存在隱藏收費。 以淘寶為例,每次付款時,用戶需繳付1-5%手續費,具體數額視乎實際使用的支付工具而定。 按今年7月的數據,如果直接使用國際信用卡如Visa或Mastercard付款, 需支付3%手續費,再加上1.95%外幣簽賬手續費,總費用接近5%。 若使用支付寶香港(AlipayHK)餘額或銀行賬戶付款,手續費為1%;如果透過支付寶香港使用信用卡付款的費用則為1.2%-1.5%,這與直接使用國際信用卡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

  3. 2021年7月26日 · 除了香港電商最為熟悉的主要市場,如中國內地、英國及美國;報告亦涵蓋了展現龐大跨境電子商務機遇的新興市場,當中包括年度電商零售額錄得20%升幅的印度,以及逾65%網上消費者都會跨境購物的墨西哥。 隨着全球各地經濟開始復甦,今年將成為企業收復市場失地的良機。 「2021年無國界商務報告」歸納出的一些主要趨勢,有助欲開拓跨境業務的電商把握眼前機遇。 消費行為改變帶來的黃金機遇. 報告內種種數據均顯示,網上購物勢將在全球持續錄得強勁增長──逾85%的受訪網消費者表示,其消費水平與去年相比會維持不變或有所增加。 以美國為例,其電商市場於2020年出現強勁增長,當中52%的消費者較疫情前進行更多網上購物。

  4. 2019年1月2日 · 此舉大大打擊於從事澳洲奶粉代購的店舖。 問: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有甚麼影響? 答: 法案雖對部分網店造成衝擊,消費者或少了選擇,但對他們的權益則有所保障。 當中包括捆綁銷售、虛假評價、商品說明及個人資料的收集均有針對性的條例,能保障消費者網購權益。 以後在內地網站如淘寶京東等都平台上消費可以更放心。 欄名 : 商業快訊. 內地由今年1月1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規管在網上進行商業活動的商戶,包括近年興起的代購、微信商戶及直播賣物等,均須註冊及納稅。 這個法案對內地網上店舖造成衝擊,對經常淘寶的港人又有甚麼利.

  5. 2018年12月31日 · 不過八達通公司沒有就此放棄網上支付業務除了較早前宣布與另一內地大型網購平台京東合作容許以八達通卡付款亦宣布將於2019年首季與MasterCard推出虛擬預付卡可以透過手機App好易畀為虛擬預付卡增值而淘寶網及天貓網是接受預付卡的付款方式意味着八達通卡可以透過另一種形式接入淘寶網及天貓網。 AlipayHK餘額零手續費. 不過,使用預付卡付款,與使用信用卡付款一樣,用家都要支付較高的手續費。 就算沒有了八達通卡和Jetco的選擇,淘寶網及天貓網仍支援多種的支付方法。

  6. 2022年4月28日 · 自疫情爆發以來錄得強勁增長,單單是東南亞的網上消費者人數便已經增加了7,000萬。 疫情下大大小小的零售商需要適應各種社交距離措施,以及各種複雜的環境變化。 現時,商家已具備條件利用數碼轉型獲得成功,而非僅僅生存。 單在亞洲,數碼轉型的市場額預計將於2027年或之前超過1.3兆美元。 零售商採用各種數碼工具拓展顧客群並加強與他們的互動,同時開發服務及產品以滿足顧客不斷變化的需求,並利用雲端技術進行數據分析。 預計零售商於2022年的發展將取決於愈趨成熟的數碼化進程。 2. 個人化及無縫體驗需求增加. 在持續的網熱潮下,僅僅涉足網上世界並不足以讓零售商從蓬勃發展的電商市場中分一杯羹。 「無縫商務」正變得不可或缺,從消費者登入到結帳的過程中,每一秒的延遲都會導致轉換率下降7%。

  7. 2020年11月13日 · 11月11日「雙十一」幾乎成為十年來的季節性熱門搜尋關鍵字,這多得十二年前起阿里巴巴集團在內地發起「雙十一」購物節,令每年的11月11「雙十一」都變成各家電子商務平台的必爭之地,不少網店都依賴「雙十一」的訂單來「賺埋落雨柴」。 今年尤甚,上半年中國受肺炎疫情影響,各中商家要跑的數都要在「雙十一」併追回來。 但也許疫情的無常,也開始讓人反思「雙十一」的存在意義,有商家質疑「雙十一」鼓吹過度消費,因而高調宣布退出「雙十一」推廣;也有在後反撐著「雙十一」物流的快遞小哥發水起罷工,目的就是為自己的尊嚴發聲。 若與北京當局在「雙十一」前公布加強規管平台經濟,防止其濫用市場優勢來欺壓其他商家,今年的「雙十一」會否是最後一年呢? 薑餅人對「雙十一」沒有太大的反應,本身不是什麼購物狂。

  1. 相關搜尋

    京東商城京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