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17日 · 出版: 2017-04-17 19:25 更新:2017-04-27 18:13. 讀董橋的散文,需要些學識和文化底蘊。. 梁文道說董橋的散文既「貴」且「雅」,品味和氣派帶有貴族氣息。. 身為名人雅士,書房裏怎能沒有幾件古玩珍品?. 而他是董橋,又豈止幾件?. 過百珍藏,包括西洋古 ...

  2. 2018年6月6日 · 1. 一代才女林燕妮前日(4日)因肺癌在養和醫院逝世,享年75歲。 林燕妮的一生與文字密不可分,曾被金庸評為「林燕妮是現代最好的散文女作家」,其在原稿紙噴灑香水的習慣,令人無比深刻。 自1973年林燕妮在報章撰寫專欄,談愛情、談生活、談人生哲理,對世情的感悟深深影響不少讀者,直至今日(6月6日)《明報》刊出她最後一篇專欄,林以「肉身消失沒關係,精神不滅才是永恆」跟讀者好好道別。 林燕妮是香港80年代的高產作家之一,亦有為《明報》、《新報》、《明報周刊》等撰寫專欄。 (網絡圖片)

    • ▍「你離開了卻散落四周」—與李小龍不可分離的人
    • ▍武備志「李小龍80周年誕」訪問合集
    • ▍李小龍超越武術界限 開創武術無限可能
    • ▍向李小龍致敬的影視作品

    雖然李小龍在48年前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影響力卻不曾消去過。從李小龍的弟子、摯友、合作武師、粉絲,甚至是流行文化、電影、遊戲,處處都能夠見證到李小龍的身影。 在李小龍離開後的48年間,各地都湧現出大量李小龍專家,以不同方式消費李小龍的遺產。然而有位李小龍的嫡傳弟子,卻一直生活低調。現時年屆96歲的他,每周都會去到西雅圖的湖境公墓,探訪這位比自己年青近18年的師父及畢生摰友。他就是振藩功夫傳人木村武之 Taky Kimura。【文章連結】 李俊九與李小龍於 1964 年同為一個空手道比賽的表演嘉賓,兩人惺惺相惜並開始交流,其後雙方都有定期互相探訪和書信來往,後來更加出版過《Bruce Lee and I》一書。【文章連結】 其實除了對格鬥和武打電影有重大的影響外,李小龍的影響甚至擴展到格鬥遊戲上...

    武備志訪問到四位深受李小龍影響的人士:李小龍會會長、李小龍收藏家吳貴龍、原始截拳道高拔華師傅、八十後演員盧海鷹,藉著他們各自的敘述,帶出李小龍對他們人生的不同影響。 在香港成立的李小龍會(Bruce Lee Club),是全球龍迷重要組織,多年來積極宏揚李小龍電影藝術、哲學和武術文化,可是在這八十周年之際,會長黃耀強不禁慨嘆,香港政府仍然未有政策系統地推動李小龍文化成為香港無形資產,主力還是要靠民間力量來做。【文章連結】 2018年,收藏家吳貴龍出版《龍影中華》、《龍影香江》,書中展出他多年李小龍藏品,成為龍迷爭相搜購藏書。兩年後今天,吳貴龍繼續整理藏品以待出新書,可是相比出新書,他更希望政府能在發新鈔時選用李小龍像,他坦言:「若政府能在新鈔用上李小龍像,我願意不收費捐出所有藏品供新鈔設計使...

    王薌齋先生和李小龍先生兩位拳道哲人的武術觀點均十分相近,相信如兩位宗師生於同一時空,必能互相欣賞,把酒月下,談拳論道,成為知交。撰文者伍智恒師傅同時擁有詠春、截拳道和意拳教練資格,他深入淺出地從八方面比較王薌齋先生和李小龍先生武學思想。【文章連結】 11月27日是李小龍誕生的日子,作為一位武術家及電影人,在不同年代都是千萬人的偶像。面對各種言論,我們也已反思了很多次。當一切都好像已經論述過的時候,在搏擊這一個角度看,於這個時代繼續談論李小龍,又有什麼特別意義?【文章連結】 要了解清楚「Be Water」的內涵,方法之一便是閱讀由他親著的《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相信不論是否習武者,都能夠從中得到啟發。【文章連結】 生前提倡跨領域交叉訓練和「無限制」搏擊技術理念...

    李小龍誕辰81周年,我們寫了不少文章去紀念這一位巨星。除了懷念,很多人更想複製他:複製他的動作、複製他的外表、複製他的電影、複製他的成功,只不過大多數都失敗收場。究竟原因在哪?【文章連結】 李小龍與李連杰可謂是史上最傑出的兩大武打影星,但有沒有想過,原來他們都曾經「合作」過?1994年,由李連杰主演的《精武英雄》(Fist of Legend)正式上映。該片除了再次將陳真的故事搬上銀幕外,還對他的形象作出極大修改。例如他使用的並不是迷踪拳,而是一種糅合現代搏擊理論的新型武術。顯而易見,這是要向李小龍的截拳道致敬。【文章連結】 今年是美國武打電影《標殺令》上映17周年。由昆頓塔倫天奴執導的《標殺令》除了秉承昆頓塔倫天奴一貫的黑色幽默外,電影中還特別用上了不同的電影風格,向世界各地不同的經典武打...

  3. 2024年3月11日 · 對於青少年時代困在以無知為榮的同學之中的我而言讀黎堅惠的文字讓我知道世界很大有時裝時裝背後有文學電影音樂等等使我學懂細味生活思考問題從而改寫人生很多人比黎堅惠名氣更大但那些名人不一定比Winifred有Charisma。 (Winifred Lai個人網站) + 2. 2-Charisma. 有內涵有實力是好,但不足以令Winifred成為「明星級」時裝寫作人,還有的是卡里斯瑪——外型氣質上的優勢。 後世代最記得黎堅惠的,除了文字,還有她1999年就開始每日自拍的wardrobe diary,是本地 #ootd 的鼻祖。

  4. 2018年9月23日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高錕一生最大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亦因如此,他有「光纖之父」之稱,享譽全球。高錕一生都離不開科學,曾為入讀心儀的電機工程系,刻意到英國留學。高錕在六十年代已提出光纖理論,但初時不獲認同,更被批評「癡人說夢 ...

  5. 2021年7月20日 · 在掀起李小龍功夫熱潮前李小龍就已經受到不少的著名荷里活影星欣賞並獲邀擔任他們的武術導師當時與李小龍一起訓練的名人都對他的技巧和氣質有高度評價更有部份學生把之後在職業生涯上的成就歸功於李小龍。【 文章連結

  6. 2021年1月29日 · 真要找,可能是年輕時沒有好好鍛煉身體。. 現在每一天量度血壓、血糖,都正常,就是美好欣慰的一天。. 作者簡介|何福仁,香港出生、成長。. 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 寫作多年,文類廣泛,包括詩、散文、讀書隨筆、文學評論、先秦史傳散文賞析;並有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