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團體醫療保險market research 相關

    廣告
  2. Ensuring your promising therapy isn't delayed by risk or limited resources. Helping design &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plans to enable successful product development.

    • Locations

      Headquarted in RTP, NC, USA

      Global offices across NA, EU & APAC

    • Contact Us

      Request Information

      Get in touch with Premier Research

  3.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bluecross.com.hk

    保障包括個人意外、教育基金及在升學期間前往的消閒旅程等。 醫療費用保障高達HK$120萬。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7日 · 財經快訊. Bowtie推團體醫療保障 投保者以20人以內中小企居多. 撰文:胡學能. 出版: 2020-08-27 11:00 更新:2020-08-27 11:00. 虛擬保險公司保泰人壽Bowtie推出團體醫療保險計劃提供入門成長企業等3種級別計劃選擇當中入門級別計劃每人每月保費10港元3人或以上即可投保。 成長級別每人每月保費98元。 除住院及手術保障外,員工可無限次以會員尊享價使用網絡門診及牙科服務,部分計劃級別更包括每年一次身體檢查及身故賠償。 入門級別每人每月保費10元,提供BowtieGo醫療網絡的門診保障,普通科、中醫自付額(參考)分別低至50元、145元一次,牙科保障自付額(參考)低至195元一次。

  2. 2021年2月2日 · 撰文:黃祐樺. 出版: 2021-02-02 15:14 更新:2021-02-02 16:11. 滙豐保險於2020年4月進行的僱員福利調查發現僅有49%及15%的僱主提供團體醫療及團體人壽保險福利而38%的僱主更無提供任何相關福利。. 對於無提供團體醫療保障的僱主而言有56%的受訪者認為 ...

    • 好處:平等、高效益
    • 不足之處:醫權主導、開支龐大
    • 公私營體系欠連繫、醫管局角色矛盾
    • 建議b:政府為醫療預算設置上限
    • 建議d:聯合保健與護老儲蓄
    • 建議e:競爭性一體化醫療護理
    • 報告未觸及醫護人手

    平等:報告讚揚,香港的醫療制度相當平等。「從病人的角度看,全港市民不論貧富,都能獲得必要的醫療服務。而且不論身在香港何處,大都能夠在30分鐘內抵達醫療服務的地點。」市民亦不至於因為無力繳費或地理隔涉,而被迫少用醫療服務。 管理效能和醫療效益:政府在1990年成立醫院管理局後,醫療服務的質素和效益有所改進。病人對醫療的技術質素和醫護人員的態度比以前滿意,藥物採購等方面的效益也有顯著的改善。而與歐洲國家相比,香港的醫療制度以低成本、高效益見稱,亦即用同等數量的資源獲得較多的醫療成果。

    服務質素參差:報告提到,縱使香港有一流的醫護人員和設備,而所有人都可獲得至起碼的醫療服務,但服務質素參差不齊。同時,香港亦缺乏公開資料以監察醫療服務的成效和提供者的表現。 欠缺制衡:與不少發達國家和地區一樣,香港醫生擁有醫學知識、享有專業地位,欠缺制衡。醫學界出身、所受訓練和利益一致,每當遇到外界批評時容易互為後盾(即醫醫相衞),發生醫療糾紛時亦未必能交出讓公眾信服的結果。加上以往殖民地管治通常借助本地精英階層穩定管治,令醫權主導問題更嚴重。 醫療開支龐大:醫管局成立後,管理架構獨立,但絕大多數開支仍是源於政府。隨著人口老化、醫療分工日益精細、市民對服務質素的要求提高、新穎的醫療技術相當昂貴,醫療開支將繼續大幅上升,日後更可能影響政府在其他公共政策的投入。所以報告質疑,現有醫療融資制度長遠能...

    醫療制度分裂隔離:香港基層醫療和住院服務之間、急性病治療和社區醫療之間、以及私營和公營服務之間,均缺乏溝通和連貫性,以致不必要地重複檢驗,醫療服務亦缺乏連貫性,令病人無所適從,更無法應付日增的慢性疾病。 醫療制度以醫院為中心:政府在制訂醫療服務發展緩急和分配資源時,都優先考慮醫院的需要,而忽視基層護理和社區醫療,醫管局更幾乎是專門為提供專科服務而設,這亦導致香港忽略基層護理和社區醫療。此外,傳統中醫藥可令不少慢性病人得益,但當時未被納入正規的醫療服務。 醫管局角色矛盾:儘管報告認同醫管局在管理上比以往進步,但同時認為,政府無法制訂健全的醫療衞生政策,得過且過。例如醫管局既要為公眾採購醫療服務,同時又要維持醫院營運,包辦「買」和「賣」,角色有嚴重矛盾。加上醫管局不會直接對病人或公眾負責,因此所...

    如果怕開支控制不了,可考慮為醫療預算設置上限。不過報告引用英國經驗指,為醫療預算設置上限後,非緊急的外科手術大排長龍,部分服務要實施配給,加上投資不足,醫療設備和科技無法及時更新,長遠會拉低公共醫療服務質素,有損公平性。

    以坊間的說法,即類似「強醫金」。第一步,全港市民均須開設個人「護老儲蓄戶口」,在每月薪金抽取約1%進行投資,供退休後或不幸殘障時購買長期護理保險用。 第二步為「聯合保健」,初期約佔薪金1.5%至2.0%,由僱主和僱員分擔,支付住院和某種慢性病的專科門診費用。政府成立半公營公司承保全港市民醫療風險,選購最合適的醫療服務。政府可把多出來的錢補助無力付費的市民、提供更多基層門診和社區醫療服務予貧困和低收入人士。

    這是報告終極建議,以方案D為基礎,繼續「錢跟病人走」,由半官方的公司管理供款。再進一步地,醫管局可重組為12至18個地區性醫療一體化系統。由醫院與普通科和專科私家醫生(或聯營執業的私家醫生)設定合同,共同提供預防、基層醫療、門診、住院、復康護理等一條龍服務。 私家醫院和聯營的醫生亦可自組一體化系統,提供上述服務,促進競爭,並由服務提供者自行監察成本和質素,切合病人需要。政府再立相應法規,向業界作出制衡。 方案D和E實際上是一體的,將落實「錢跟病人走」的概念。報告本身亦有明顯立場,支持這兩個方案,並仔細評估其能否達到預期的改革目標。(見下圖) 報告對於以上五大建議的優劣,再整合成一個簡單的圖表,讓讀者比較:

    當年哈佛報告對本港醫療體系,已作頗為仔細的評估,不過主要局限是並未觸及醫護人手問題。現時公立醫院負荷過重,流感高峰期例牌迫爆,與醫護人手不足有極大關係,在人口老化、人口不斷增加的趨勢下,這需求定必繼續上漲。往後幾集會逐一評估各個重點議題,在20年間的改善狀況。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3年5月30日 · 作為本港首家虛擬保險公司,Bowtie目前已成為最多人於Google搜尋的自願醫保品牌,去年自願醫保保費收入達8,000萬港元,有望在年內增長至1億元。 至今年5月底已達1.9萬張保單6月有望達到全年目標的2萬張保單去年經常性收入按年翻逾一倍保障額也突破600億元團體醫保產品銷售方面去年保費收入增逾1倍服務超過500家中小企及擁抱科技的企業當中包括虛擬銀行電信商及航空公司等。 保泰委任財庫局前局長劉怡翔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保泰人壽委任莫樹錦出任醫療顧問. Bowtie 保泰人壽. 曾俊華. 3. 0. 由「薯片叔叔」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擔任資深顧問的虛擬保險保泰人壽(Bowtie),聯合創辦人及聯合行政總裁顏耀輝表示,公司作為創科企業已成立四年.

  5. 2016年7月21日 · 社會新聞. 私家住院收費增7% 小手術費升18% 保聯:醫療成本升所致. 撰文:張善彤. 出版: 2016-07-21 20:39 更新2016-07-21 20:39. 醫療通脹持續影響下市民購買醫療保險也受牽連香港保險業聯會 (保聯)今日21日公布2014年醫療保險的索償數據顯示個人及團體醫療保單平均費用上升超過170元估計是由於醫療成本上升及住院比率上升所致。 保聯指出,90%受保人選擇在私營機構求醫。 保聯又分析指,投保人若在日間手術中心接受治療,需自掏腰包繳付的費用較入院治療便宜,又可紓緩醫院的病床使用壓力,建議投保人考慮自身需要,盡量使用日間手術中心及門診服務,。 香港保險業聯會公布2014年各級病房的住院費平均上升7%。 (張善彤攝)

  6. 2020年2月21日 · (HK01) 各保險公司的額外保障,詳情請向保險公司查詢: 友邦香港. 如團體及個人客戶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而須進行隔離將提供一筆過診斷賠償1.5萬元全新個人保險客戶可獲發每日700元的隔離賠償」,最長可達30日若客戶因染上新型冠狀病毒離世將獲15萬元身故賠償」。 香港人壽任何計劃的客戶,若不幸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入住香港公立醫院,將可獲得每日1000元的免費額外住院現金保障,最多賠償日數為30天,上限為3萬元;如客戶不幸身故,可獲10萬元額外身故賠償。 富衛香港.

  7. 2019年4月3日 · 經濟. 專題人訪. 暫專注標準計劃產品 保泰人壽CEO每個香港人都應該買. 撰文:區嘉俊. 出版: 2019-04-03 21:05 更新:2019-05-06 16:24. 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保泰人壽Bowtie),去年底獲保監局經快速通道批出香港首個虛擬保險牌照今宣布正式推出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產品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顏耀輝Fred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由於產品純在網上或手機程式銷售節省佣金開支保費性價比較高。 而公司暫沒有計劃推出有投資成份的產品,認為香港最缺乏純保障類產品。 Fred指,希望藉推出首個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產品,測試市場反應和收集意見,提升平台的方便程度,而未來數月亦會陸續推出活動,先做好第一批客戶,「再一浸一浸咁推」。

  1. 相關搜尋

    團體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