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地論宗 ,依《 十地經論 》 [28] 和《 楞伽經 》創立,第七識是作為 識 的 阿陀那識 [29] 。. 論宗 , 真諦 依《 大乘論 》據 安慧 學說創立 [30] ,第七識是作為 執識 的 阿陀那識 [31] 。. 法相宗 , 玄奘 依據 護法 學說創立 [32] ,「於第七但立 意 名 ...

  2. 阿摩羅識( amala-vijñāna )這個術語,義譯為清淨識、無垢識,主要出自真諦三藏譯經中的《 決定藏論 》 [7] 、《 三無性論 》 [5] [8] 、《 十八空論 》 [3] 與《 轉識論 》 [9] 。. 在Michael Radich的專文指出《阿毘達摩俱舍論(Abhidharmakośabhāṣya)》確實提及「阿摩 ...

  3. 釋義 [編輯] 身(kāya)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 [1] 。 應身(變化身),是諸佛為度化眾生,實行四法而權現世間的色身,如釋迦牟尼佛之肉身。 報身(受用身),是諸佛所修功德感報之圓滿色身,一般來說,常居色界四禪天頂——色究竟天,為入初地以上菩薩現形說法。

  4. 地論宗 ,依《 十地經論 》 [28] 和《 楞伽經 》創立,第七識是作為 識 的 阿陀那識 [29] 。. 論宗 , 真諦 依《 攝大乘論 》據 安慧 學說創立 [30] ,第七識是作為 執識 的 阿陀那識 [31] 。. 法相宗 , 玄奘 依據 護法 學說創立 [32] ,「於第七但立 意 名」 [33 ...

  5. 三身. 21种语言. 讨论. 不转换. 工具. 三身 (梵文:त्रिकाया, Trikāya ), 大乘佛教 理論中 佛 具有的三種身: 應身 (變化身;梵文: nirmānakāya ,藏文:sprul sku)、 報身 (受用身;梵文: sambhogakāya ,藏文:long spyod rdzogs pa'i sku)、 法身 (自性身;梵文: dharmakāya ,藏文:rdzogs sku) [1] 。 释义 [ 编辑] 身(kāya)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 [1] 。 應身 (變化身),是諸佛為度化 眾生 ,實行 四法 而權現世間的 色 身,如 釋迦牟尼佛 之肉身。

  6. 內容概述.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論 〉,亦稱〈 大乘入道四行觀論 〉、〈 達摩二種入四行觀論 〉或簡稱〈 二入四行論 〉、〈 二入四行經 〉、〈 四行論 〉、〈 四行經 〉、〈 二種入論 〉、〈 二入論 〉等,是一篇 佛教 禪宗 著述,描述二入(理入、行入)及四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之修行 法門 ,相傳由 中國禪宗 初代祖師 菩提達摩 口述,並由其弟子 曇琳 記錄、作 序 ,為《 少室六門 》之一。 作者.

  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心見性 ,或稱 明心 、 見性 , 佛教 術語,「 明心 」與「 見性 」是不同的意思,但都是指明證、悟解本心是 自性清淨心 。 明心見性 的重要性: 明心見性 是 破迷啟悟 的關鍵,也是 轉凡入聖 的樞紐。 以 佛法 的 精髓 來說,只有 '''明心見性''' 後,再弘揚 佛法 ,才有真實 功德 。 用以 淨宗 ,依據《 楞嚴經 卷五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最高修行指導原則,並以"阿彌陀佛"為常住不空的 佛 性之體。 用以 禪宗 ,並與 開悟 合稱;指佛法修行者能親證心與真心之區別。 大乘修學,需先見道,明自本有的真實心也,方能如法開修,即所謂「見性起修」、「悟後起修」。 禪宗 五祖 告 六祖 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